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的中国是怎样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也可以说从此开启了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

那么,当时的中国是怎样的一个中国呢?关于,有太多太多的研究与论著了,不是在这里一千几百字就能说清楚的。今天,就换一个角度,举几个例子,看看外国人是怎么看当时的中国吧。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的中国是怎样的图1

(威廉·亚历山大笔下的清朝士兵)

欧洲列强对中国真正深入的了解,恐怕始于1793年英国使节马戛尔尼代表英王,率团以贺乾隆80大寿为名出使中国之时了。这个英国使团中的多位成员,日后都撰写大量关于清帝国的文章。其中有团长马戛尔尼的见闻编著的《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副团长斯当东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使团的财务总监巴罗著的《我看乾隆盛世》、使团所乘“狮子号”轮船副船长爱尼斯·安德逊见闻日记编著的《英国人眼中的乾隆盛世》,还有随团的画师威廉·亚历山大的大量画作。这些作品,可以让我们一窥巨变前夜大清帝国,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的中国是怎样的图2

(威廉·亚历山大笔下的清朝市肆)

这些作品都是欧洲人研究清朝历史的主要材料,让人有点诧异的是,他们对当时中国的所见所闻以及了解却是有很多的不同的。

巴罗著在《我看乾隆盛世》一书就对后世推崇的“乾隆盛世”就很不以为然,他在书中写道:“所经每个省的农民大都一贫如洗。就是那些受雇到船上来伺候大使及其扈从的人,情形也强不了多少。我们把吃不完的残羹剩饭以及不要的旧衣物送与他们时,每次他们都如获至宝,然后跪地磕头,千恩万谢,甚至感激涕零。北京城内屋宇老旧,街道狭窄、肮脏,平时灰尘扑面,一下雨便满地泥泞,沿街到处是行乞讨饭的乞丐,人们衣衫褴褛,面容枯槁。 城内居然有大片大片的荒地,不是长满蒿草就是房屋坍塌已成废墟”,他最后的结论是:“目之所及,无非是贫穷落后的景象!”。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的中国是怎样的图3

(威廉·亚历山大笔下的清朝普通老百姓)

爱尼斯·安德逊的《英国人眼中的乾隆盛世》则是另一种态度:“一个很大的雄伟的城市,有城墙,名叫‘庆丰’。它的郊区直伸到水边,其地区之大也就可观了。……这城市的周围至少有8英里。从它的外貌和四周环境看来,无疑地,商业是繁盛的;从它的居民的服装和举止来看,同样可以说,人民是文雅而富裕的”;又说“一般地说,人民具有健康的容貌:患过天花病的人除了在广州和澳门的沿海口岸以外,实在很少见到。有几种在欧洲不幸经常发生的病在中国看不见”,他对清朝的评价倒是不低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的中国是怎样的图4

(威廉·亚历山大笔下的清朝流动小贩)

而威廉·亚历山大画笔下清朝百态,大家可以从这几幅画作看出,威廉·亚历山大并没有刻意丑化清朝,他笔下的老百姓还是正常的,至少没有面黄肌瘦的感觉、商业也还算繁荣。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的中国是怎样的图5

(威廉·亚历山大笔下的清朝商铺)

那么,他们到底谁说的才是当时的真相呢?或许,他们说的都是真实的,他们看到的只是“乾隆盛世”的不同侧面。

但我想,团长马戛尔尼的评价却是最值得我们深思的:“中国人首次看见欧洲的船只,至今已经有250年了,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过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的沿用他们无知祖先的笨拙方法,由于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比中国更需要航海技术,因而中国人这种惰性更加令人难以置信”;“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她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她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果然,仅仅47年后,马戛尔尼一语成谶,顶着“乾隆盛世”衔头的这艘世界“头等战舰”,就开始它被击沉的命运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的中国是怎样的图6

(清末的装备落后的清兵)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18880.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2月4日 下午5:10
下一篇 2023年2月4日 下午5:1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