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真的特别想知道怎么培养,那我建议你要耐心点把下面的内容仔细读完,会一些些难听的话语,会有一些我的个人抱怨,但是绝对都是满满的干货。剩下就看你们能不能吸收了。(附上我正在带的一个英国的孩子上课的小录像。)
我教学也快20年了,眼睁睁看着无数家长在兴趣培养上把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毁掉,还拿着孩子的考级证书自豪得不得了,结果孩子这辈子都不想碰那所谓的“兴趣”,还自以为自己在为孩子好。总想着自己为孩子投入了金钱去逼孩子学这个学那个为了孩子好,还自以为投入了这些金钱,一定要孩子在“家长认为的兴趣爱好”上一定要产出实质的成绩。这都是毁掉孩子童年,毁掉孩子真正兴趣爱好萌芽的罪魁祸首。
首先,孩子喜欢什么,想学什么,最好不要过分干涉。他想学什么,力所能及去帮助,给费用,让他去学,专心学一样,孩子自己会在这个过程慢慢自己寻找到底自己喜欢什么。一般到了10岁左右,基本上会慢慢定下来一两样不会疯狂喜欢,但是会自己持续去做的感兴趣的事情。这种事情未必是艺术的,未必学科的,只要不是太影响正常学习,只要不是违法犯罪违反校规违反道德,最好就不要太干涉,让孩子自己慢慢继续探索,沟通,接受他们因为高兴而向你分享他的兴趣的快乐。
太多太多家长会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自认为的兴趣,强加给孩子,甚至会听信什么孩子不懂什么是兴趣,都是家长给予的,家长帮孩子选,这种毒鸡汤。我可以说,我深爱音乐,并且从小就自己探索音乐,直到我靠音乐吃饭,我父母除了默默支持我,没有干涉我一分一毫,甚至在影响到我学习的时候,还制止过我继续研究音乐。所以,家长要做的就是默默帮助孩子,但是不能过分干涉。
孩子才一年级,如果想要培养兴趣,像你这么广撒网让孩子学这么多,除了让孩子看花眼,除了让孩子精力过分分散,基本上没有什么好处。一个成人要分心做好2-3件事都已经很难做精致,更何况一个孩子?任何一样技能,往往都是要多年才能有所见长,越是小的孩子,越是进步慢,这个学一年,那个学半载,对于6-7岁的孩子而言,跟没学几乎一样。还不如找准一项两项他自己觉得能坚持的,持之以恒学个5-6年。否则,到头来会发现全部都白费,不论钱,还是孩子的精力。当然,如果还在探索阶段,那也没办法,这个着急也没用。但是一旦发现孩子能有兴趣表现的,其他一定要尽快停了,否则就会分心。
兴趣培养,家长要做到的仅仅是投资,以及鼓励,陪伴。如果想要在这个事情上,让孩子得到实质性的产出,我建议就别浪费钱了,你还不如用这个钱做理财,若干年后,起码还有一大笔钱。再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关你家孩子什么事?非要比较?别人学钢琴,跟你孩子有什么关系?就不能把关注放在,你的孩子到底喜欢什么上?别人家孩子学这个那个已经有好成绩了,那跟你家孩子有啥关系?一定要争赢?一定要你的孩子也要做到,为你争光?
真正的兴趣培养是,你想要孩子在什么项目上感兴趣,那家长就要自己先去做这个事情,持之以恒让自己先保持兴趣,持之以恒去做。孩子永远都是以父母为标杆,为榜样,为楷模。家长做的事,孩子永远都会觉得是对的,也会愿意跟着父母做,也会非常心甘情愿去模仿,这就是兴趣培养的真相。
很多家长觉得兴趣培养是身外物,都指望别人能让自己饿孩子产生兴趣爱好,指望培训机构,指望教育机构。从来没有从自身考虑过,自己去给孩子做榜样,把自己喜爱的事情,让孩子继承,成为孩子自己的爱好。因为,我说难听点,就是这些家长自己都没有兴趣爱好,也不愿意去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会觉得兴趣爱好很难,自己学不来。我可以肯定地说,孩子只会以这样的你作为榜样。
所以,培养兴趣爱好,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谈何容易。自己本身是个“无趣”的人,又怎么可能让孩子真的“有趣”?
我带过的好的学生,能产生浓厚兴趣的学生,他们的家长都是实实在在为孩子付出的,一个跟我学音乐制作的孩子,他的爸爸即使不懂,也永远跟孩子一起保持着兴趣,跟孩子一起探索音乐,家长自己也会偶尔主动研究一下我给孩子布置的课题作业,偶尔会私下找我问问题,从来不会像有的家长自己不懂,还装着很懂,要检查孩子有没有弹好琴,有没有这样那样出来成绩。孩子一切都是看在眼里的,即使孩子不说,他也知道家人对他的支持。有一次他还跟我说,有个课题他爸竟然先做好了,他很不爽,要我教他更多,要超越他爸。你说,这样的孩子,能不牛逼吗?我带的国外的孩子,他们的家长就很多都能做到,所以他们基本上在这方面学习都能一直保持很长久很深的兴趣,即便兴趣不算浓厚或者疯狂,因为他们父母也都很喜欢音乐,也会学一点,那孩子也会觉得自己也想要学好,超越自己的父母。
好了,大概就这样吧。希望这一篇文字能帮助更多迷茫而又能保持理性的家长带来一点帮助。至于那些过分自我,不会愿意听人话的,你们爱怎样怎样,我真的见多了。说实话这种不懂又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听专业领域的人建议的家长,真的很悲哀。
如何为孩子挑选兴趣班
1.自己的教育目标是什么?
教育,一定有最终的教育目标。为孩子选择兴趣班也一样。
例如学美术:你是想培养孩子的画画技能还是把重心放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上面?学舞蹈:你是想培养孩子舞台表演能力还是形体气质?
当然并不是非要挑选其一不可,因为技能和品质是相辅相成的,重点是长远目标还是近期目标。
一般每个孩子报的课外班大致是3-5个比较合适,不要太多。主要是分学科教育和素质教育:
学科教育主要是:外语、数学逻辑、阅读绘本……为将来的语数外做准备;
素质教育主要是:体育、音乐、美术、舞蹈、围棋等。
2.社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当孩子出社会之后,届时的社会是什么样子?他又需要具备怎样的品质去适应?
我们没有办法为孩子选择将来的职业道路,没有办法规定孩子将来做科学家、企业家或是领导者。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未来社会需要的能力的是什么,这并不是指具体技能,而是指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等。
3.下一个阶段孩子需要的能力是什么?
孩子接下来面对的是幼儿园?小学?还是初高中?每一个发展阶段孩子所需要的能力以及自体的需求是不同的。
幼儿园: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偏向于动觉型。教授他们的方式也都是以动手操作为主,并且这个时期通过动手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效果也是最好的。年龄越大,孩子的固有化思维就会随着吸收的知识慢慢增加。
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以动觉为主,会偏向于听觉。所以授课方式也会相应做出调整,三年级开始,很多孩子都偏向于听觉了,相应的授课方式也会以老师说,孩子听为主导。这时候在以“听”为输入的过程中,也是到了考验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的基本素养的时候。因此,家长们口中常说的“三年级效应”也逐渐显露出来。
初高中:初高中的孩子学习知识基本运用的都是儿童时期形成的思维模式,(其中还包括了对于价值观,人生观的思考模型),善于创造和思考的孩子各方面一定不会太弱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20262.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