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自己大学四年一直都是浑浑噩噩的,或许从小家人为了转移我的压力常说的一句话是 “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这句话虽然我不认同,但其实也在践行。即使当时高考发挥失常,大学里五花八门的时光也很快让我把学习这件事情抛之脑后,加上本来学的就是新传,偏文科的专业,专业考核相对来说不是很严苛,就特别随性。到大三,好像身边人都在考研,因为我也不打算考公、当教师,就随波逐流般考研了,自己感觉第一年考研也没什么目标,现在想来,自己从来就没在那样一个逆势的情况下想过翻盘,反而是“顺势而为”迎流而下,也压根没好好努力,第一年就可想而知的成为了考研的分母。
临近毕业,经朋友介绍进了一家小公司做新媒体运营,其实就是“专业洗稿+各种杂活”,每天花要在地铁上花四个小时,就感觉自己生活的很没有意义,
于是,就跟自己说:“我要二战”。现在想来,这是我从小到大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完全自己做的决定。决定二战、决定报考院校、决定学习的专业、决定复习场地、决定自己的一日三餐、决定自己的居住地…做完这些决定时,我就知道——我要自己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其实也很感谢当时父母的支持,因为其实我家里的兄长姐妹都没有经历过考研的,父母叔伯对于考研也不甚了解,但他们依然会支持你所做的决定,这是一种很可贵的信任,就这样,2019年7月我正式开始了第二年的复习。
至于考研真正给我带来了什么,我觉得真的很难明确的把它说出来,只能以一种经历的方式让你去体会在我的这段时光之中可能会有触动你的。
其实第二年的复习我也有和之前做过对比,在第一年考研的时候,我觉得可以先用“被动”两个字来形容,因为当时自己还处于一种“高中生”的填鸭式学习,就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考研这完全就是一个人的路,没有人会像高中老师那样催促鞭策,也没有人义务给你指导,这些东西都是要自己一点一点筛选、相信、采纳、实践。努力很重要,但是努力之前的选择和鉴别也同等重要。因为第一年考的是陕师大,参考书目有七本,自己就觉得的只要把书都背下来就够了,没有思考一知半解的读下去,背几遍记不住,气到哭、把书一扔赌气似的我不背了,等到冷静下来乖乖拾起书继续背,我觉得这无异于一种变相的精神折磨。
第二年二战期间自己慢慢打开,学会“主动”,我在微信搜索框上发现很多东西已经有很多公众号、个人经验贴都整理好了,第二年我就不再执着于自己做笔记、抄书这种物理搬运工作,把这些人工劳动步骤省略,把这些知识框架记在脑子里。
第二个就是“关于报班”。其实对于报班这个事情,我之前一直都挺抵触的,因为很多报班无用论、浪费钱、消耗时间、老师不负责等言论很多,确实很多辅导班就只是纯粹为了凑课时加的课,很多辅导机构里面,一个人报班,大部分提成给了销售,授课老师是工资最低的。所以大家报班一定要擦亮双眼啊!第二年,我在总结了第一年的失败之后,选择专业课报班,(因为公共课免费的资源很多啦~)当时报班也是小小纠结了一下,因为自己刚毕业也没钱,几千块钱的课程让我有些发愁,后来还是和父母沟通,没想到父母特别支持就说“只要是你学习的,你觉得合适我们就大力支持”。我当时很感谢很感谢父母的信任和爱护,22岁虽早已成年,但父母依然是我最强大的护盾。当时报班也已经很晚了,也是学长姐推荐我的机构,九月初,课程刚开始。因为本身学的就是新传专业,比较前沿,以往那些只在课本上的理论,在学长的引导和研友的思想碰撞下,我开始学会了思考,一种自我意识开始唤醒,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也有了不同的角度,或许我的觉醒有些迟缓,很多人早已在大学之初就有了想法,可我很感激,依然有这样一段心无旁骛一心向前的时光让我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去面对接下来的人生!
其实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还是没有吃过苦的,在校时的“天之骄子”,毕业后发现自己很难接受现实,或许等我研究生毕业我依然会为找工作发愁,或许在物质上,研究生这段时间并不会给我带来很多帮助,但我心里明白,这段时间并不是浪费了。当我看着一些人每天睁眼看手机,泡在网上,低头刷屏,下单,交友,支付,他们好像很适应这个时代的一些潮流,但是如果我们每天日复一日的活着就是为了等待最后的死亡,不觉得有些索然无味吗?人是寻求“刺激”的生物,抽烟、酗酒、蹦迪、KTV…如果乐趣不再被这些低级的感官刺激所限制,是不是能活得更加自由?
其实考研带给我的还有很多,例如学习的方法,也让我看到自己还有很多很多没有涉足的领域,还有很多没有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但是在慢慢学习中不断用这些新事物给自己加上新的标签也是一种新奇的尝试啊!比如我开始尝试在这个平台用文字去分享我的专业,分享一些专业知识。当然我也很希望我的经历可以帮助到你们,如果有任何关于考研的疑惑,都可以留言给我哦![耶]
因人而异!我个人觉得如果不是像比尔盖茨、扎克伯格、马云、马化腾、马斯克等这类人才,还是考研比较靠谱!
第一、考研带给我们最直观的成效就是学历的提高。
说点务实的话,在中国学历真的很重要(天才特例除外)。
以国家电网招聘为例!双985高校可以直接被录取,退一步说,单985或211也是可以参加校园招聘,而且很大概率也是能被录取的。
但是如果是本科,好像除了几个特别顶尖的高校,进国家电网必须要参加统一考试,而且录取人数也很少。
比如我在河南某地市供电公司,我们这一届一共招了24人。其中,有19人是研究生,5个本科生。研究生里面也有好多重大、天大、大连理工、东北大学、武大、东南等985院校。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侧面反应,我国成千上万个企业第一看重的都是学历。
第二、考研带给我们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成长。
考研和高考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高考是老师一直在管着我们学习,每天把学生学习照顾得无微不至。而考研是没有人监督的,靠的就是自己自觉,而且很多考研信息,报考流程,学习方法,考试内容,注意事项是没人告诉你的,全部需要自己去搜集,去查找。这个过程考验的就是我们搜集问题的能力。
第三、读研能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读研期间,虽然有导师带,但是其实导师是不管的,全部论文课题,研究方法,实验数据都是自己一点点摸索出来的,而这锻炼的就是我们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读研真的可以开阔视野,积累人脉。
读研期间,我们会认识很多比我们优秀的人,等毕业后也会遍布天南海北,而这些人脉都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
所以,你说要不要读研,三年的磨炼,真的会使我们的眼界提升一个档次,越优秀的学校越是如此。
#2022高考季#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22061.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