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到山前必有路,世说新语:车到山前未必有路

人们总是爱说“车到山前必有路”,似乎有了这句话,一切艰难险阻都不复存在,顺其自然地走下去,前方必是一条通途。可事实确实如此吗?

三国时期的蜀后主刘禅即位时,蜀与魏、吴鼎足而立,基业显赫。另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为他出谋划策;赵云、魏延等能征善战的大将为他开疆拓土。有如此坚强的后盾,刘禅自然可以稳坐泰山,无论遇到何种情况,肯定都会“车到山前必有路”。但是刘禅最终却为魏所虏,被后世嘲为“扶不起的阿斗”。

世说新语:车到山前未必有路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他的“车”驶着驶着就没“路”了呢?刘禅先天“性驽”,才疏学浅,且又喜欢寻欢作乐。如此不堪之“车”,走进“死路”,实属必然。由此可见,即使车到山前,但车子本身出了问题,“有路”也会变成“死路”。

同事小王也是这句话忠实的信奉者。前段时间,单位举行业务培训,要求竞争上岗,所有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会被单位劝退。压力之下,大家积极参加培训,业余时间努力“充电”。小王对此很是不屑,他悠然自得地自语“车到山前必有路”,依旧如从前那样得过且过。考核结果出来后,小王果然没有合格。随后,他便接到了单位劝退的通知,此时的他才后悔莫及,却欲哭无泪。

在“草船借箭”这个典故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面对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诸葛亮却轻摇着羽扇说:“三天足矣。”立下军令状,两天过去,诸葛亮仍毫无动作,不明真相的手下着急地催促,诸葛亮微微一笑:车到山前必有路。又是一个“车到山前必有路”!但这次事情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诸葛亮毫不费劲,轻松的超额完成了任务。

也许有人会质疑,同样的一句“车到山前必有路”,为何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结局。其实,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小王的“车到山前必有路”,从精神到行动完全贯彻,面对压力,小王全无反应。而诸葛亮仅仅是在精神上贯彻了“车到山前必有路”的理念,在行动上他一点都不敢怠慢。他暗中吩咐鲁肃准备草船草靶子,并利用气象知识,预知三天后必有大雾,另外他还深知曹操疑心过重。这些都是他能成功“借箭”的关键!所以,车到山前,有准备,才有路!

正所谓,在思想上要藐视敌人,在战略上要重视敌人。这里的“山”就是我们臆想中的敌人,我们要用“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思想鼓励自己,给自己信心和勇气。在行动上,却要做到“车到山前,未必有路”的应对措施,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只有这样,“车到山前”才会“必有路”。

(大浪淘沙摘自《南华时刊》)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32570.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3月10日 下午1:07
下一篇 2023年3月10日 下午1: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