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走就走的旅行有多难

工作累了,看书乏了,手边闲了,一个人了,我们总会掏出手机放上几首歌曲,感受音乐带来的精神按摩——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是草原美景的惬意;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脸……”

又被带入西域风土人情;

“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宫……”

相信胜地的纯净能洗清我的风尘;

“茫然走在海边,看那潮来潮去,徒劳无功想把,每朵浪花记清……”

让人向往大海的无边无际;

“马德里不思议,突然地想念你……”

钢琴轻快,空气也里飘出甜味儿;

“塞纳河畔,左岸的咖啡,我手一杯,品尝你的美……”

跟着周董,真想来一场法国之旅!

……

这些歌词仿佛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播下了一颗种子,总觉得自己应该去歌里的那个地方看看。

其实,这种情况已经被实实在在的印证了。歌词中的城市、景点,在多年的“安利”下,终于成为了“打卡圣地”。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下那些年被歌词带火了的地方吧。

1、最爱祖国大好河山

60、70后爱听的歌曲有个特点,那就是不分年龄人群大家一定都听过。它们要么在小时候的电视广播中经常出现,要么总挂在爱好文艺的父母嘴边(甭管五音全不全,想唱就唱要唱的响亮是他们的宣言),要么啊,一定在你家小区附近的广场舞背景音乐里常常出现。这样高密度的宣发水平,比起现在的新媒体联动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比如,从电影里唱出来的——

广西桂林

在“桂林山水甲天下”风靡全国之前,真正让这里出名的,还是电影《刘三姐》。众所周知,广西是我国的山歌之乡,也是刘三姐的故乡。1960年拍摄的电影《刘三姐》是中国大陆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该片以桂林阳朔一带为背景,风光秀美,片中有大量的歌曲则都是根据当地的山歌改编而来。如今,《刘三姐》已成为中国音乐风光片的经典作品,其插曲传唱了数十年,为原本就颇有名气的旅游胜地桂林、阳朔进一步提升了美誉度和文化品位。

新疆与内蒙古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溶化灌农庄。”事实上,新疆比歌里唱的还要好。老一辈眼里的新疆,是承载了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阿米尔和真古兰丹姆重逢故事的发生地,电影的热播也唱红了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那些年说走就走的旅行,有多少是被歌词“怂恿”的?

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截图

新疆古称“西域”,位于亚欧大陆的中心位置,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重要纽带。从古时起,新疆地区的音乐文化就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以“龟兹乐”“高昌乐”“疏勒乐”为代表的西域音乐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跨过高原,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

那些年说走就走的旅行,有多少是被歌词“怂恿”的?

大美西域——新疆

新疆民歌大多是人们根据自身的生活实际而创作演唱,因此无论在题材还是唱腔上,都带有浓浓的农耕、农牧风味,比如有反映放牧生活的《牧羊人之歌》,有反映农耕生活的《收割歌》,有反映游牧搬迁的《搬迁歌》等。

那些年说走就走的旅行,有多少是被歌词“怂恿”的?

新疆草原游牧民族

新疆民歌流传至今大体上可分为抒情、叙事类民歌和歌舞类民歌两种,其中最能反映新疆民歌特色的还是前者,如经典的《掀起你的盖头来》,直抒胸臆的唱词充分体现出了歌唱者对心仪姑娘的爱慕之情。

之所以听到新疆民歌就对当地有了向往,还源于歌词中强烈的地域色彩。新疆地区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都十分独特,有高山、沙漠、绿洲和内陆河等自然风貌,还有特色舞蹈、服装、食物等人文元素。人们将这些特色鲜明的自然人文元素融入到新疆民歌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魅力。

那些年说走就走的旅行,有多少是被歌词“怂恿”的?

新疆卡拉库里湖

那些年说走就走的旅行,有多少是被歌词“怂恿”的?

新疆安集海大峡谷

那些年说走就走的旅行,有多少是被歌词“怂恿”的?

新疆白哈巴村

除了影视作品,60 70后们最爱歌曲的一个重要分支,非草原歌曲莫属——

而前两年腾格尔对流行歌曲的硬核改编,也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到这一位来自草原的艺术家的独特声线和美感。

内蒙古草原歌曲发展的70年间,大量吸纳和发展了内蒙古民歌、说唱音乐、及歌舞音乐等民间音乐素材资源,出现了多样的歌曲作品。

第一种是民歌改编,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其格改编创作)来源于兴安盟民歌《莫莱玛》,两首乐曲的曲调、节奏完全一致;《敖包相会》曲调改编于科尔沁叙事民歌《韩秀英》;《草原晨曲》的曲调则来自于乌兰察布民歌《花斑马》。

第二种是将民歌元素运用到草原歌曲中。电视剧《成吉思汗》的主题曲《传说》是在鄂尔多斯民歌《送亲歌》旋律基础上加工而成;腾格尔的《天堂》中,则贯穿运用了呼伦贝尔民歌《辽阔的草原》和《乌和尔图灰腾》的曲调元素。

草原歌曲最大的特点在于歌曲辽远的曲调和歌者旷达的嗓音珠联璧合,听来往往能让人顺势联想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景色。如果说,山峰因为高度而奇伟,海洋因为深度而深邃,那么草原的美在于让你置身其中无比踏实,蓝天的尽头与绿地自然相接,你能无拘无束,也依然有枝可依。

那些年说走就走的旅行,有多少是被歌词“怂恿”的?

蒙古草原

作为地域特色的直观反映,地方歌曲其实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大多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包括历史传说、人文掌故、地方特色、艺术风格等。

反之,歌曲的传唱自然会帮助异乡人认识歌中的地点,起到不自觉的“地点安利”作用。而说到歌曲传唱对地方的宣传效果,四川民歌《康定情歌》最具代表性。康定原本是一座遥远的西南小城,虽然素有“藏卫通衢”“川藏要冲”的名号,但在全国的知名度并不高。《康定情歌》的出现,让康定成为国人心向往之的风景胜地。此外,《康定情歌》被誉为“中国第一情歌”,20世纪70年代曾作为唯一入选美国太空局“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十首歌曲”,而跟随“旅行者2号”宇宙飞船在太空播放,90年代末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歌曲。

那些年说走就走的旅行,有多少是被歌词“怂恿”的?

云雾康定

2、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时间往后推移,到80、90后们进入少年、青年,常听的歌曲开始大变样。从歌曲里提到的地名来看,新一代年轻人的版图更大,开始向往远方。

1994年,中国内地摇滚歌手郑钧创作并演唱的《回到拉萨》,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浓郁的藏族民歌气息感染了一大批听众。歌词不仅描绘了气势恢宏化的布达拉宫、咆哮而又纯净的雅鲁藏布江、巍峨奇丽的雪山、美丽的雪莲花,将西藏特有的人文自然景观呈现在人们眼前,更是将西藏塑造成在现代喧嚣都市中生活的人的精神家园,也正是从那时起,民众开始将西藏与人间净土、精神家园联系起来。

那些年说走就走的旅行,有多少是被歌词“怂恿”的?

西藏布达拉宫

除了《回到拉萨》,在90年代和21世纪初推出的《青藏高原》《天路》《坐上火车去拉萨》等推介歌曲,也会进入年轻一代的歌单。这一时期,“民歌”仍然是在华语歌坛中占有重要地位,1999年,由国家旅游局主办,中国旅游报社和广州陈小奇音乐有限公司承办了“99 首届全国旅游歌曲大赛”,让《大地飞歌》《神奇的九寨》《烟花三月》等歌曲相继面世,同样,它们也带火了一大批风景地,吸引了一大批游客们前往观赏。

这一时期,港台歌曲大量进入内地华语乐坛,如罗大佑的《鹿港小镇》《皇后大道东》,张雨生的《大海》等在年轻人中广为传唱。这类歌曲的特点是,地名或地理意象大多是创作者用来寄托情感的载体,通过在歌中唱出自己对人生的感受和对爱情的看法,让这一时期正处于人生迷茫阶段的年轻人找到内心的情感共鸣。

同样善于“借景抒情”的,不得不提周杰伦。近期一首《Mojito》引得一批“中青年”粉丝熬夜刷屏,也让MV取景地古巴得到了一波强势安利,国历君已经在《被周杰伦甜宠的Mojito,跟古巴有什么关系?》一文中讲了很多,这里就不赘述啦。

在周杰伦大放异彩的那几年,华语乐坛中也有许多其他优秀的歌手贡献出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因此,称那个时代的华语乐坛是“神仙打架”,可以说非常恰切了。

林俊杰的《江南》记录了在江南小镇的古代“侠士”穿越古今而恒久不变的朴素情感,曲调在西洋R&B的节奏中特别加入了洞箫与古筝演奏,印和着歌词“梦被埋在江南烟雨中”,产生朦胧又清新的独特观感。而这也与“江南”的文学意象相近,从古至今,无论是意气风发的畅怀,还是愁肠寸断的凄婉,都可以在江南的意象中抒发得淋漓尽致。

那些年说走就走的旅行,有多少是被歌词“怂恿”的?

江南水乡

飞儿乐队的《月牙湾》取材于敦煌月牙泉,作词人借其比喻将要消失的爱情,希望大家勇敢追寻真爱。歌曲运用了笙、美国的斑鸠琴和印度西塔琴等乐器,巧妙结合东西方乐器的精华。此外,主唱特有婉转的唱腔,将歌曲细腻的情感表达的丝丝入扣,而梵音堆叠式的合音的加入,也为歌曲增添些许神秘风情。现实中的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5公里鸣沙山北麓。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不被掩盖。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

那些年说走就走的旅行,有多少是被歌词“怂恿”的?

月牙湾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不能前往实地取景,后来出现在《月牙湾》MV中的是导演人工搭建的长约80米,宽约60米的人工湖。而飞儿乐队另一首极具异域风情的歌曲《千年之恋》在拍摄MV时就来到了新疆的乌鲁木齐,一度跨越吐鲁番、火焰山直到浩瀚无垠的沙漠,甚至还从新疆喀什深入中巴边界取景。

同一时期,中国内地也有许多歌手成长起来。

如许嵩的《断桥残雪》,呼应了西湖十景之一。每当瑞雪初霁,站在宝石山上向南眺望,西湖银装素裹,断桥的石桥拱面无遮无拦,在阳光下冰雪消融,涵洞中的白雪和桥面灰褐形成反差,远望去似断非断,故称断桥。

那些年说走就走的旅行,有多少是被歌词“怂恿”的?

断桥残雪

同年,不似音乐才子许嵩文艺而细腻的音乐笔触,摇滚歌手汪峰在《北京,北京》中表达出一种强烈到叩问人心的情感,引发许多北漂一族的共鸣。北京剥离开其他的意味而仅从城市的角度来看,它多元、市井、密集、沉重而严穆,而内在却因为容纳了各式各样的“血液”而潮流、融汇、有序,充满烟火气息。尽管如此,个体之于北京,仍如沧海一栗,一如每一个人都浸泡在生活中奋斗和寻找。这是汪峰眼中具有疏离感的北京。

那些年说走就走的旅行,有多少是被歌词“怂恿”的?

华灯初上的北京

而“北京土著”眼里的北京,却是跟“路边的大爷大妈”一样,寻常、熟悉,偶尔振聋发聩。这样的心情,在《北京土著》中被描绘的无比生动。歌曲用说唱的形式讲述了地道的京城文化,歌中包罗了三弦、大鼓这些典型的京腔京韵,也介绍了胡同、小吃、茶馆、四合院这些属于老北京的“土著文化”,一派生活气息洋溢。跟随歌声走在北京胡同,老树枝丫纵横,缕缕斜阳顺着叶间的缝隙,向下倾泻。在南锣鼓巷西大街,一幢古朴的四合院里,泓波杨府的天桥艺人登上舞台,展示自己的拿手绝活。台下吆喝阵阵,掌声迭起,古老的天桥艺术在此绵延传递。

那些年说走就走的旅行,有多少是被歌词“怂恿”的?

民国时期老北京街头

值得一提的还有这一时期大放异彩的民谣歌手。2017年初,赵雷的《成都》唱响全国大街小巷,每一个外地游客无论老幼几乎都学会了那句“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曲调悠长悠长,就像一个地道的成都人拉着你在街头慢慢晃。巴适、安逸、好客,在这些素有的城市意味之外,《成都》还添上了一层“文艺”,再有,就是“自我”。不同于老牌一线城市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生活,成都让每一个人生活其中都感到自己不是“异客”。走在路上永远有老板儿招呼你进去吃吃坐坐,待到你进去了却发现凡事还是得靠自个儿——但一般来说老板的傲娇程度和食物的美味度成正比。看你听不懂四川话当地人一定马上换上川普,但只要你有事儿,他们都极为热情,听理的听理,帮助的帮助。这,就是好吃好耍、来了就不想走的成都。

那些年说走就走的旅行,有多少是被歌词“怂恿”的?

成都人民公园

2014年上映的电影《心花路放》,也翻红了郝云的《去大理》,一时间,去往大理丽江打卡成为年轻人趋之若鹜的选择。

那些年说走就走的旅行,有多少是被歌词“怂恿”的?

云南大理

另一方面,这种经由电影传播含有地方意象的歌曲又与早期60、70后们认识城市的方式不谋而合。新锐作家韩寒在跨界尝试拍电影后,几乎每一部电影都经由影片和相关歌曲的传播而翻红一个地点,如《后会无期》中的东极岛、《乘风破浪》中的嘉兴丁栅和吴市老街以及《飞驰人生》中的巴音布鲁克等。让人不得不感叹,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那些年说走就走的旅行,有多少是被歌词“怂恿”的?

韩寒电影《飞驰人生》中的巴音布鲁克

传播学者麦克卢汉那句著名的“媒介是感官的延伸”,放在这里可谓非常精妙——歌曲延伸了我们对地方的向往,用听觉的艺术享受填补了我们对尚未涉足地域的一切想象。正如歌曲需要安静聆听,地方的精神内核也需要静下来去慢慢感受。

听完文中歌曲的你,有没有燃起前去打卡的冲动?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恢复到曾经以为最平常不过的自由时光。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39973.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0日 下午3:34
下一篇 2023年3月20日 下午3:3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