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毛泽东对着天花板猜测:一看就像总理的意思

前言

二十大刚开完没多久,我党的代表大会基本都是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那么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时候建的呢?又是谁提出要建的?建的时候,又发生了哪些事?
实际上,人民大会堂不开会的时候,算是北京的一处旅游景点,只不过不如故宫、长城受欢迎罢了。实际上,如果从现代建筑美学的角度来解读,人民大会堂是一座辉煌宏伟的建筑,设计的精巧用心不比悉尼歌剧院差多少。

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建设人民大会堂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

一切还要从延安说起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延安条件艰苦,党中央刚刚达到延安那段时间,很多人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没有,更别说专门开会的地点了。

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毛泽东对着天花板猜测:一看就像总理的意思

杨家岭中央大礼堂

实际上,一般我们党中央的小型会议,一般就是在毛泽东居住的窑洞中。稍微人多点,天气好的时候,大家就搬些凳子椅子,在院子中开会。不过这次毕竟是党代表大会,不仅人多,场合也非常正式,因此开会的地点选在了杨家岭中央大礼堂。

杨家岭大礼堂也是党中央到达延安之后建的,规模不算大,最多能容纳千人。整个大礼堂建设得很简单,和普通的教室陈设有些相同,不同的就是要宽敞明亮很多。

不过这一切并不影响我们党内领导人开会讨论事情的热情,毛泽东更是七大会议上,做出了一番精彩绝伦的演讲。讲话结束,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毛泽东讲完话走下台来,他环顾了一圈礼堂,总觉有些遗憾。

周恩来见了走上前来,问毛泽东有什么不妥,毛泽东只是有些感慨地说:“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的政府,我们一定建一座大点的礼堂,让更多党内领导人可以和群众一起开会。”

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毛泽东对着天花板猜测:一看就像总理的意思

从这个时候开始,毛泽东心中就有了这个念头,只不过一直没有时机实现。周恩来很理解毛泽东的想法,主席是想和更多干部和群众一起开会,好更了解下面的想法。两位领导人想法不约而同,但只能暂时搁置,等待以后再去实现了。

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这次中央驻地从延安迁到河北西柏坡,开会的地点则选择在西柏坡的中央小礼堂。这个礼堂的面积也不算大,毛泽东站上台讲话,建一个新的的大礼堂的想法再次冒了出来。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当下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关键节点,革命胜利在即,必须要警惕外界的“糖衣炮弹”,坚持党内一贯谦虚谨慎、朴素务实的工作作风。毛泽东在讲话中重点强调了这一方面,不过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又提出了建一个大会堂的想法。

建国后,毛泽东建大会堂的想法被列入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只不过大会堂的建设面临很多困难,首先就是选址,肯定是要在靠近北京中轴线的位置上,而且和政府办公地点不能距离太远。

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毛泽东对着天花板猜测:一看就像总理的意思

天安门广场附近是最好的选择,但50年代的北京,天安门广场附近还居住着不少居民,搬迁是一项大工程。毕竟无论怎样的建设计划,都要保证群众居民的利益不受损害。所以第一步是对天安门广场先规划扩建。

而且在广场上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事情已经确定下来,这些工程建设都需要时间,所以建大会堂的计划就被推延了。1956年,彭真先将天安门广场的改造意见拿给毛泽东看。

毛泽东看过之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中国这么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集会的广场太小了恐怕不行,广场的宽度大概要500米才够用,最好能两边直通到护城河。

后来事实证明,毛泽东的意见是很有远见的,直到今天,天安门广场的规格依旧够用。当时北京市政府也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重新确定了广场的范围,并天安门广场前的榆树和槐树全部拉走,换成了油松。

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毛泽东对着天花板猜测:一看就像总理的意思

这一改造,广场立马变得更宽敞起来。而人民大会堂的建设,直到1958年才最终确定下来。因为1959年刚好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所以中央决定让大会堂成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贺礼。这样一来,工程就十分紧张了。

1958年,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谈到大会堂的建设,明确提出大会堂要能容纳一万人一起开会。北京市规划局早就派人去苏联考察,并给出了大致的建设规划。

毛泽东十分关心大会堂建设的进展,因为拆迁工作需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他还专门找来工程部的负责人刘秀峰询问:“我们自己设计和建造,能不能盖起来一座万人大礼堂。”

当然是可以,只不过要在明年国庆之前完工,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毛泽东对着天花板猜测:一看就像总理的意思

万众瞩目,方案终成型,建设终完成

大会堂建设的具体事宜,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督促的,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人也多有关心和询问。从1958年10月开始准备,最初的设计方案就出了好几种,一直到12月,开了好几次工程会议,才确定大会堂的顶高为45米,净高33米。

这些还是最简单的数据,为了能够接纳万人开会,建筑的内部结构复杂繁琐,设计师们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彭真甚至说,对于大会堂能否建好,能否按时建好并不确定。

还是周恩来稳定所有工作人员的信心,给大家打气,说一定要做好这项工作,依靠国家自己的力量,将大会堂建好。1959年1月,处理完工作的周总理在中南海的家中休息,躺在床上却始终无法入睡,心中担忧大会堂的建设情况。

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毛泽东对着天花板猜测:一看就像总理的意思

实在睡不着,周总理就又找来大会堂的设计图查看,最后深夜中打电话叫来项目负责人万里同志。见面之后,周恩来也没有客套,直切主题地叮嘱了工程的安全问题。毕竟工程时间紧张,周恩来最担心的就是为了赶进度,建设过程中偷工减料,最后弄成了“花架子”、“豆腐渣工程”。

周总理的原话是:“大会堂的建设,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一定要保证,确保建筑的安全性。你要明白大会堂的重要性,一旦出了问题,在国内国外都会造成很大影响。”

万里同志当然明白大会堂的重要性,他坚定和周总理保证,一定督促好建设,保证不出问题。即便如此,周总理还是不能完全放心,1月20日专门主持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上再次强调了要保证工程的质量。

各个负责的部门都做了保证,表示请周总理一定放心,偷工减料的事情绝对不会发生。会议的最后,周恩来提出一个要求:大会堂的寿命要比故宫长,不能低于350年。

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毛泽东对着天花板猜测:一看就像总理的意思

万里同志

大家都知道,我国现在规定的大红本住宅年限是80年,实际上,房子住上五、六十年,就已经非常老了,超过100年都称得上古董房了。就算像大会堂这种用途特殊的建筑,寿命想要超过350年,是很有难度的。

参加会议的人心中都明白,如果要达到周总理这个要求,工程建设方面必须做到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大家互相看了看,都没有随意开口,还是彭真主动站起来说:“请主席和总理放心,一定达到要求。”

到1959年9月10日,大会堂全线竣工,从正式开工算起,一共经历了10个月的工期,这个速度是很令人惊叹的。必须赞一句,咱们中国人正儿八经搞工作,真是既有质量又有速度。

整个工程先后有30多万人参与,有国内优秀的建筑学家、设计学家,也有普通的劳动者。虽然大家分工不同,但都为这项伟大的建筑工程奉献了自己的力量。期间克服的种种难关,无法一一细数,我们挑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一起了解一下。

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毛泽东对着天花板猜测:一看就像总理的意思

第一个遇到的问题是铺设地板、地砖,这是房屋装修中最常见的问题,铺地板并不是什么难题,但很费时间,尤其不完成铺地板的工作,其它工作就很难开展推进。

大会堂占地15万平方木,即便在工人充足的情况下,铺地板也需要45天,建设中的难题就是要缩短这个时间。最终还是负责铺地板的一线劳动者想出一个好主意,就是“推车式”铺地板。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工人弯腰挪动地板的工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大会堂的地板仅仅用了一个星期就完成了铺设。大会堂能提前完工,正是得益于“推车式”铺地板的方法。

另一个难题是大门的设计,设计方案中大门做成了现代化柱廊式,是根据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设计出的。大门部分一共有194根圆柱组成,柱子的材料是浅黄色的花岗岩,上端装饰有黄色的雕刻花纹,下端则是普通的基座。

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毛泽东对着天花板猜测:一看就像总理的意思

大门的难题是材料,花岗岩国内不少,但要选品质上乘的浅黄色花岗岩就不容易,而且还要花功夫运到北京来,也颇费了一番波折。

后来大门成型之后,无论设计者建设者,还是来参观的领导人们,都非常满意。大门是一个建筑的门面,而大会堂的大门,不仅雄伟壮观,还很好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格。

当然,还有电路铺设、电梯安装等等难题,不过都在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完美解决。

8月底的时候,大会堂就已经完成了建设,就剩下一些收尾工作。工人们自己都很有成就感,工程建设虽然困难重重,但结果和收获很喜人。

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毛泽东对着天花板猜测:一看就像总理的意思

周恩来、陈毅等中央领导人听说了消息,怀着激动的心情来视察。大会堂面积很大,要从里到外转一圈怎么也要一个多小时,周总理为确保没有问题,很有耐心地看了个遍,除了一些小问题,总体也很满意。

毛泽东来视察大会堂,指着天花板赞叹:真不错

周总理回到中南海后,马上就和毛主席说了大会堂的情况,毛泽东听了非常高兴,计划也去看一看。9月9日早上,毛泽东在一些人的陪同下视察了大会堂,这一天大会堂已经完全竣工,不少工作人员见毛主席来了,都很兴奋。

毛泽东先和一圈工人一一握手,然后才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行参观。主席没在宴会厅过多停留,直接进了大礼堂,并穿过众多座位,走到了主席台上。

整个礼堂中光线柔和,主席台上视野开阔,毛泽东点点头感觉挺满意。他突然问身边的工作人员:“现在能抽烟吗?”工作人员一听就笑了,和毛泽东开起来玩笑:“已经完工了,当然可以抽烟,您这算是检查消防吗?”

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毛泽东对着天花板猜测:一看就像总理的意思

话刚说完,大家都哈哈笑起来,毛泽东心情也很好,伸手从口袋中掏烟。还没等点烟,他抬头的瞬间被天花板吸引,不由仰头认真看了看。

天花板上是星星点点的葵花向阳灯,中间是一个巨大五角星灯,不知什么原因,看起来梦幻极了,宛若星空大海一般迷人。毛泽东也不点烟了,指着天花板赞叹:“这是谁的想法,真不错!”

工作人员答:“主席,这是根据咱们总理的想法设计出来的。”

毛泽东和周恩来共事多年,看到天花板的设计之后,心中就已经猜测像是周恩来的意思,这样的心思和设计,也就总理想得出来了。

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毛泽东对着天花板猜测:一看就像总理的意思

细细端详,天花板上的群灯,处处都是精巧心思。周总理接到最初设计图纸的时候,看了很久始终觉得不满意,他和设计师沟通:“会场太大,传统的灯光显得很压抑。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海边的感觉?让是大家有自身渺小、宇宙浩瀚那种感觉。”

设计师受到周总理的启发,才重新设计出了现在的天花板灯光。尤其最中央那个巨大的五角星有机玻璃灯,就和结合了周总理的要求设计出来的。

五角星灯四周则点缀着500个圆点灯光,平时平平无奇的灯光,通过天花板的水波环设计,通过特殊的位置排列,形成了众星拱月的神奇美感。每一个来到大会堂的人,大概都会被这样的穹顶灯光震撼。

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毛泽东对着天花板猜测:一看就像总理的意思

看过了大礼堂,毛泽东开始往外走,边走边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聊天。毛泽东问:“墙上准备挂什么?”工作人员指着过道的墙壁说:“这里准备挂一幅巨幅画,以《沁园春·雪》为创作主题,由画家傅抱石与关山月合作画出来的,叫《江山如此多娇》。”

这幅画两位画家也颇费了一番功夫,画了整整2个月,整个画作足有7米宽、5米高。毛泽东听了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毛泽东想了想又问:“你们现在怎么叫这里?”

万里同志答:“我们一般叫大会堂或者人民宫。”

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毛泽东对着天花板猜测:一看就像总理的意思

聊到给这个新落成的建筑起名字的事,大家明显活跃起来,七嘴八舌地给主席提供思路。毛泽东最后总结了大家的意见说:“我们党就是要为人民服务的,这里就叫人民大会堂吧。”

见毛泽东拿定主意,大家也都觉得是个好寓意,高兴地鼓掌表示赞同。毛泽东一向有自己的一套起名哲学,就比如我们国家的军队叫人民解放军,我们的法院叫人民法院,我们的召开的会议叫人民代表大会等等。

为了庆祝人民大会堂的落成,著名文豪郭沫若先生还专门做了一首诗:

十月完成大会堂,千秋独步颂声扬。

国风浩浩功无古,文采泱泱乐未央。

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毛泽东对着天花板猜测:一看就像总理的意思

郭沫若先生

不过最初能见识到人民大会堂恢宏气势的人并不多,由于用途特殊,这里建成后一直都戒备森严,除了开会和工作需要,不允许随意进出。

1979年,这种情况出现转折,那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邓颖超同志向大家透露,人民大会堂即将对外开放。

随着社会环境越来越稳定,人民大会堂向普通民众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这次的开放,让人民大会堂逐渐成为北京一处景点,当时门票才两角钱一张,不少人为了满足心中的好奇心,都专门跑去参观。

后来门票价格一直在变化,但这座建筑却经久不衰,经历住了时间的考验。走过60多年的风风雨雨,人民大会堂依旧是我国许多重要会议和国宴的第一选择,希望它能像周总理要求的那样,寿命超过350年。到时候,也算给后代留下新的古董建筑了。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48345.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9日 下午4:04
下一篇 2023年3月29日 下午4: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