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为什么有刘反曹倾向(三国演义中老百姓拥刘反曹的原因)

刘备为何能赢得“尊刘贬曹”喝彩?

文丨姜卫华  

刘备(161—223),字玄德,河北涿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蜀汉王朝的建立者。三国演义为什么有刘反曹倾向(三国演义中老百姓拥刘反曹的原因)图1

刘备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战争环境下度过的,可谓鞍马劳顿,倥偬数十载,终于成就大业。作为三国时期的蜀国皇帝,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三国时代,曹操、刘备、孙权都是杰出的政治家。若论他们的德行、品格,曹、孙则远远不如刘备。刘备立身处事所表现出的品格特点,虽属于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范畴,但作为政治家的品格而言,至今仍不失为一面光亮的镜子。

据说,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胜之子刘贞,西汉元狩六年(前116)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因为不及时向皇帝缴纳贡金,失去侯爵之位,于是家道没落,世代成为涿县人。

刘备少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母亲贩鞋织席为生,虽然处境艰难,但他却胸怀大志,对前途充满了憧憬和希望,他坚信终有一日能够摆脱贫困,干一番大事业。小时候,家中有株大桑树,遥望如同车盖,刘备与同宗族中的小孩在树下玩耍时说:“我一定会坐有羽饰华盖的车。”叔父刘子敬听到后,当下斥责他:“不许胡说,你想招来灭门之祸吗?”可见其志不在小。

刘备平时不大讲话,喜怒不形于色,但很善于接近他人。由于他喜欢结交天下豪侠,所以周围聚集了包括关羽、张飞在内的一批有作为的年轻人。东汉末年,朝政混乱,百姓苦不堪言。张角领导黄巾起义军趁势而起。188年,刘备与关羽、张飞在涿县组织了一支地方武装,加入东汉王朝扑灭黄巾起义军的战争,史料记载他:“数有战功”、“有武勇”。战争结束后,刘备建立了正规武装力量,任平原相(县令)。196年升任徐州牧,官拜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徐州被吕布攻占后改任豫州牧。

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刘备的力量相对较弱,又无稳定的根据地,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境地,曾经一度寄居于大军阀曹操、袁绍、刘表之下。但刘备为人的品质和品格方面符合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所到之处都深受礼遇和尊敬。而且,他的这种政治品格也使他能够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才收为己用,最典型的范例就是三顾茅庐感动军事家诸葛亮为其卖命。

建安十二年(207年)末,徐庶拜见刘备、刘备非常器重他。徐庶就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向刘备献上了隆中对。刘备按照诸葛亮的战略方针:占荆州、联孙吴、退曹兵、入四川,最后在221年,以汉室之正宗后裔的身份于成都称帝,建立蜀汉王朝,疆土包括今四川及云南、贵州北部、陕西旧汉中府一带。刘备对诸葛亮始终非常爱惜、尊重。

刘备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如爱民爱才、宽厚仁义、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诚等。《三国志》评论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尽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不二,诚君臣之圣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侠,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看,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云尔。”

刘备“仁政”赢得“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的。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它描述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三国演义》一书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十分鲜明。它贯穿于整个小说的始末,特别表现在对刘备、曹操两大集团代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作者以儒家道德思想为核心,糅合民众情感,不仅反映了封建正统观念对统治权威的影响,更表现出复杂的时代背景和民族文化背景影响下,人民政治上向往“仁政”,人格上注重道德的价值观念。三国演义为什么有刘反曹倾向(三国演义中老百姓拥刘反曹的原因)图2

223年,刘备为了兄弟两肋插刀,执意要为下属关羽报仇,发动了对吴战争,不幸失败。同年四月,郁闷至极的刘备在白帝城(今重庆奉节)病逝,谥号为“昭烈”。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学习要懂得学而活,读而死的道理。认为三国演义歪曲历史的人读的是死书。它包涵的内容至今也没有那个人一锤定音全看懂了。一加一等于二的答案己经给打破了,拥刘贬曹思想放在军事战略上的意义是起仁义之师必将战无不胜。放在政治治国上意义是得道者得天下,失道者失天下。而实际上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并不完全符合这种政治军事战略思想。因为有句古话与之相矛盾叫强者存弱者亡,弱肉强食。日本凭这句话侵略各国,而中国凭拥刘贬曹思想战败日本。假设日本只打下新加坡就不打仗了,几百年的“管理”新加坡会不会是日本国?战国七雄不也是一步一步被统一的吗?说秦是仁义之师那是狗屁不通。但是就因为秦失道而失去天下。所以三国演义做为一部带有军事政治思想的兵书被各国研究来,研究去没个准确说法。至于罗贯中想给的答案提示无疑是以仁义为标准。很多以征服为标准的人不苟同。我个人认为光靠仁义或征服都行不通是相互关系。也许还有其它有力的论证驳斥我的思想。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71583.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4月24日 下午12:30
下一篇 2023年4月24日 下午12:3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