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志南和尚的《绝句》,你领悟了什么精神

我在参天古树的浓荫下,系好了带篷的小船;拄着藜做的拐杖,慢慢走上小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盛开,细雨绵绵,仿佛是是要沾湿我的衣裳 ;轻轻吹拂人面的微风带着杨柳的清新气息,令人心旷 神怡。这是志南和尚《绝句》的大概意思。

原文如下:

绝句

南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读完志南和尚的《绝句》,你领悟了什么精神图1

这是在《宋诗纪事》中,志南和尚留下的一首诗,这首诗没有实质性的题目,只是借诗的形式题了一个不关意旨的诗题。然而就是这一首诗才使后人知其名,尤其是诗的后两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轻柔凉美,生动活泼,成为千古名句。

读完志南和尚的《绝句》,你领悟了什么精神图2

这首诗写的是阳春三月里的真实感受。

苍拙古木林中,于岸边树阴之处停下小船,系上缆绳,然后登上河岸。古木浓阴,置身其中,周围满是颓腐之气,似乎气氛有些阴郁。然而诗人就此打住,点到为止,化腐朽为神奇,不偏不倚地撑出一只小船来,不紧不的系在岸边,悠悠之中,很有方寸,有一种清幽的美感,系好小船后,诗人拄著藜杖,走上小桥,向桥东而去,古木斑驳,水流潺潺,仿佛听到了诗人拄杖过桥的笃笃之声;步入桥东的另外一个世界。

杖藜在他意识中已经没有了“我扶”之作用,倒是反过来了,是“杖藜扶我”,和尚自己倒成了杖藜。在平常人看来,拐杖是人扶着走路的,可正是有人扶,拐杖才成为拐杖,如没有了人,拐杖何以得用,人可以不扶杖,但杖必须得扶人。因此,不是人扶杖藜,而是杖藜扶人,也就成了“杖藜扶我过桥东”。禅者的观物方式,表面看去有悖逻辑和常理,但正是这种反常,才构成了这样的奇趣,又回归常理。这是深契事理的,只不过是比常人更深入一层,更有曲折之感。这就是禅家所说的“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的意蕴与真谛。

杖藜扶着诗人从桥西来到了桥东。桥东桥西,似乎给人两个世界之感,那边还是古木垂垂,浓阴郁郁,而这边却是杏花春雨,杨柳春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说的是在三月里,杏花盛开的时候下起的绵绵细雨,总是要把人的衣服沾湿;吹人脸面而不觉寒冷的,是那杨柳树中吹来的杨柳春风。“杏花雨”是指清明时节杏花盛开,细雨润泽的景象。“欲湿”是似湿未湿,欲湿犹湿,湿而不沾,沾而不淋的若即若离的状态。正是杏花雨给人带来的惬意和融洽。还有那柳丝依依,轻柔和煦,吹在脸上凉美而不寒冷的三月春风,真正构成了一个如诗如梦的境界。

人在其中,看杏花如烟,杨柳似线;感如酥细雨,如丝和风,也正如蝉翼纱幕之后,欣赏明眸流睇之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一种特殊感情。这也正是诗人眼中的禅境。  

读完志南和尚的《绝句》,你领悟了什么精神图3

 

读这首诗真的让人拜服得拍案叫绝,人们多以为后两句是妙句,其实四句全是妙句,第三句杖藜扶我写得妙不必说,就是第一句中的〈系〉字,让读者引出不少猜想,争议,康老师的解说是系好舟篷,上岸踏青,但小我认为是老僧是上身系(着)着自制短短的棕衣篷,(半身雨具没有袖子,只用带子交错系在身上)扶着杖藜向桥东行走时吟出的诗句,作者既然将手上拿的拐杖讲了,不可能细雨天身上着什么雨具不作交代,就是撑着油布伞他总可以在第一句中交代吧?身边的穿戴不在第一句中交代而将远离身边的舟船扯进来,如果是这样的作者,我想是写不出这么好的诗句的,

光头和尚总不能不戴雨具在细雨天踏青吧?况且颤巍巍的老人独自雨天驾舟远行踏青的可能性也不大,对〈系〉指系什么有争议,他的诗就有生命的热度,这与李商隐的诗一样,大家喜欢探研,当然要推翻康老师的解说,网友们定是不会认同的。但我如果是个画家要给这首诗配图,问作者细雨天给你的雨具画油布伞好呢?还是画蓑衣好,作者也只好笑而不答了。(因为他首句没交代清楚,构勒不出诗中的画面,使画家为难了,如果是首七律问题就解决了。)

读完志南和尚的《绝句》,你领悟了什么精神图4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76717.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5月12日 下午1:04
下一篇 2023年5月12日 下午1: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