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不容易

“听”和“倾听”,一字之差,其内涵却是千差万别。听,是一种生理现象,只要听觉系统正常,人人都会听。“听”属于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听见某些信息。“倾听”则是一种入耳入心的生命活动,将“倾听”到的信息与自己的认识和知识结构进行比照,并与讲话内容发生冲撞或融合。“倾听”属于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来接收、处理某些信息。

倾听类似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将外界信息进行同化和顺应。只有“倾听”才能产生冲撞和融合,才会对你有意义。当你认为别人的话对你有意义时,你才不会坐立不安,才会有可能忘记肉身的存在,也就忘记了疲劳。这种投入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情感的过程就是“倾听”。

倾听不仅是一种交往技术,倾听还是一种美德。善于倾听的人身上有一种善良的天性和善解人意的特质。这种力量超过你对别人的道德说教而非常自然地就能赢得人们对你的尊敬和爱戴。

倾听还是一种你个人能力的综合表现,是你个人的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思考力等这类智力因素的挑战和训练,而且倾听还是丰富情感的一种表现。

对于教师来说,上课要听学生回答问题,给予反馈;下课要听学生如何向我们“打报告”,倾听是我们的日常工作之一。然而,我们老师好像并不会倾听,上课时我们会漠视学生的回答,不是不会评价,而是在瞬息万变的课堂中,忘记了倾听。哪怕听清了学生了回答,“好”“很有感情”……这种不走心的评价也会慢慢磨平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师生之间必要互相满目可憎,互不理解了。

心理学家也指出“倾听”正成为是“一门失传的艺术”,说倾听是艺术,是因为倾听是倾听者的创造性劳动;说倾听失传,是心理学家认为,好多人已不那么乐于和善于倾听了。

郑杰校长主要分析了人们不善于倾听的原因。

一、精力不够集中,是无法倾听的。1、体力不支。2、认知风格(偏向于阅读获取信息)3、心理问题

三、习惯于主观武断地听讲。

四、太注重讲话方式和个人外表、口气、习惯,而忽视了内容。

成为老师很容易,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难!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7924.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1月8日 下午2:37
下一篇 2023年1月8日 下午2:4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