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故里介绍,国家4A级景区

轩辕故里,位于天水市清水县新城区,中山路北端轩辕大道。是轩辕黄帝诞生和早年生活的所在地。

“轩辕黄帝故里·华夏文明之源”特色文化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标志性文化区域。

轩辕故里,自明朝修建轩辕故里祠以来,历史有毁有修。1943年被国民党驻军拆除,盖了碉堡,剩下一厢房。庙前曾树有“轩辕故里”石碑,系明朝学者胡缵宗所题;后又经2006年至2015年这几年的不断扩建,形成现在的轩辕故里景区。

轩辕故里景区古遗存的有轩辕丘、轩辕溪、轩辕石、“轩辕窑”石碑、“轩口窑”石碑、古三皇庙、轩辕坑和轩辕台周围直径1米多的千年古橡树。新建的景观有轩辕广场、轩辕大道、轩辕湖、轩辕桥、轩辕宫、轩辕祠、轩辕大剧院。

轩辕故里历史沿革

《史记·封禅书》:“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诸神祠皆聚云。盖黄帝时尝用事,虽晚周亦郊焉。”

《周官》:“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诸祠皆聚云。”

《汉书·郊祀志》:“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诸神祠皆聚云。盖黄帝时尝用事,虽晚周亦郊焉。”

《汉书·李广传》:“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唐颜师古注:“雍之所在,地形积高,故云上也。”唐杜佑《通典·州郡部卷第一百七十三》:“好畤本汉旧县,因古好畤祠为名。或曰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奥,故立畤,郊上帝,诸神祠皆聚焉。好畤县城在县南十三里。隋太子庄陵城。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二》:“以雍州积高,神明之奥,故立畤以郊上帝诸神也。”

轩辕故里,轩辕丘是轩辕黄帝出生的地方,至今还有三棵千年古柏生长着,据说是轩辕黄帝亲手种植的。一后人为纪念这位功德一世的人文始祖,在轩辕丘修庙塑像,起名“三皇庙”,庙前建有戏台,每年要在轩辕黄帝出生的这一天过庙会、唱戏。当地的老百姓都称轩辕黄帝“三皇帝”、“轩王爷”。把山门镇至白河村的一条大峡谷叫“三皇沟”。

轩辕故里

早年,在三皇沟曾建有三皇庙。20世纪70年代修梯田时,曾在庙基上出土过瓦砾砖块。

1993年春,三皇沟村民犁地时,翻出过两块方砖。据当地年长的村民说,三皇沟原盖有三皇庙,对面有戏台。后来,由于交通不便,三皇庙先移到县城窑庄沟,后移建到永清堡下。

1943年,被国民党驻军拆除盖了碉堡,剩下一厢房。

1952年,有位老红军住过家。至今人们把永清堡后的地方称作“三皇庙塬”。庙前曾树一“轩辕故里”石碑,系明朝学者胡缵宗所题。

华国锋同志为清水县题词“轩辕故里”

2006年,历时40天扩建轩辕广场,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华国锋亲笔题写“轩辕故里”题词和广州美术学院潘绍棠教授设计的轩辕塑像。

2010年至2015年,修建了轩辕桥、轩辕宫、轩辕祠、轩辕剧院等景观。

轩辕故里建设背景

据《水经注》记载:“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上邽城就是今天水市,在天水市之东七十里,就是清水县山门镇的白河村,该村之旁有轩辕谷,俗称三皇沟。按史籍记载,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其父少典是有熊国国君,其母为有娇氏之女,名附宝。相传黄帝之母在野外碰到闪电绕着“北斗枢星”,竟感而有孕,怀胎24个月生下黄帝。黄帝“生而神灵,幼而徇齐,弱而能言,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其实,黄帝出生的感生神话是上古时代许多“英雄人物”身世的共同特征,如伏羲之母履“大人迹”而生伏羲,商人始祖契为有城氏之女吞玄鸟蛋而生,周人始祖后稷为其母姜螈践“巨人迹”而生,秦人始祖女惰亦为食玄鸟蛋而生等。这类神话,正反映了黄帝出生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

轩辕故里主要景观

轩辕故里景观

轩辕故里景区位于甘肃省清水县新城区,中山路北端,轩辕大道以南,占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包括轩辕广场、轩辕大道、轩辕黄帝雕像、轩辕桥、轩辕大剧院、轩辕湖等一批具有丰富轩辕文化内涵的市政设施。华国锋亲笔题写的“轩辕故里”题词和广州美术学院潘绍棠教授设计的轩辕塑像,既弘扬了轩辕文化,又提升了广场的文化品位。

轩辕湖

轩辕故里

轩辕湖公园暨水舞广场位于清水县牛头河北岸,总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2平方米,绿化面积5.8平方米于2013年8月建成向市民开放。该公园集健身休闲、文化娱乐、公共活动功能于一身。内有溯源桥、始祖桥、中华桥、九州桥、龙源桥5座桥梁和环湖路构成了浏览通道,设计有雕塑、喷泉、文化柱、景石、水榭、塑石硖谷、凉亭、假山、水车等景观元素,建有竹林、美人蕉园、玉兰园、牡丹园、月季园,湖体呈“龙”字和湖水入口“中”字造型,堆砌的轩辕丘山体,把轩辕黄帝与中华文化有机结合,体现了清水作为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轩辕广场

轩辕故里

轩辕广场位于清水县新城区,中山路北端,轩辕大道以南,背靠轩辕湖公园,总用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于2006年5月修建完成投入使用,中心集散广场1.5万平方米,广场外围人行道3998平方米,环行道路4253平方米,舞台330平方米,绿化7545平方米。广场以旱喷为中心,用轩辕雕塑、喷泉、阶梯水池、舞台延伸空间,用绿化植物、弧形喷泉分割空间,组成休闲、疏散环境。广场应用各种丰富变化的空间,既弘扬古代文化,又体现休闲娱乐。

轩辕谷

轩辕谷,亦称三皇谷,俗名三皇沟,在今清水县山门镇白河村。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兴起,三皇谷景区也得到大规模开发。2003年7月,三皇谷被正式列为省级森林公园,是清水县继温泉省级森林公园之后的又一处省级森林公园。

三皇谷风光

清水县是“轩辕故里”,文献中屡有记载。史称“有娇氏以戊己日生黄帝于天水”。晋郭璞pǔ《水经》载:“帝生于天水轩辕谷。”《甘肃通志》载:“轩辕谷隘,清水县东七十里,黄帝诞此。”《直隶秦州新志》载:“帝生于轩辕之丘,名曰轩辕,今清水县有轩辕谷。”《甘肃省志考异》中载:“轩辕谷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帝生处也。”清水古称上邽,又属天水郡管辖。故史料中所说的天水轩辕谷,实际上就是清水轩辕谷。各种县志亦均有记载,“轩辕谷,东南七十里,黄帝诞于此。”黄帝“生于姬水,长于寿邱”。宋.罗泌博考众说所著《路史》,该书注中有寿邱在上邽语。这些史实与成纪为伏羲、女娲生地,宝鸡为炎帝生地互相印证,有助于证明渭水流城为华夏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早年,清水县在三皇沟曾建有三皇庙。20世纪70年代修梯田时,曾在庙基上翻出过瓦砾砖块。1993年春,三皇沟村民犁地时,翻出过两块方砖。据当地年长的村民说,三皇沟原盖有三皇庙,对面有戏台。至今,村民称轩辕黄帝为“轩王爷”或“三皇爷”。后来,由于交通不便,先移到县城窑庄沟,后移建到永清堡下。1943年,国民党49师驻清水时,拆除三皇庙,盖了碉堡,剩下一厢房。1952年,有位老红军住过家。至今,人们把永清堡后的地方称作“三皇庙塬”。庙前曾树一“轩辕故里”石碑,系明朝学者胡缵宗所题。清水县城在民国时称“轩辕镇”,解放初称“轩辕区”。县城北2公里处的上邦乡李崖村有两孔窑洞遗址,日“轩辕窑”,亦称“轩口窑”,相传为轩辕之母携帝栖居之所。解放前后,窑洞有画廊。此处断崖处有大量的细泥,壁薄红色的龙山齐家文化陶片、灰坑层多处,属龙山齐家文化遗存。考古证明,龙山齐家文化与黄帝同时代。

黄帝时代在华夏文明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这个时代继承了以伏羲文化为代表的原始文化,特别是仰韶文化的繁荣,造就了当时的酋邦文明,为奴隶制文明奠定了基础。轩辕黄帝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代表。据史书记载,可以确认至少他的早年生活是在清水渡过的,清水因之称为“轩辕故里”当非妄语。

轩辕黄帝

轩辕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黄帝(英文:Thehuangdi;Yellowemperor)(前2697-前2599年)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居轩辕之丘(在今天水清水县),故号轩辕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先祖。传说中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黄帝陵寝

黄帝陵

黄帝陵,是华夏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相传黄帝得道升天,故此陵墓为衣冠冢。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桥山;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汉武帝大祭更是推向了历史的第一个高潮,自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典的场所。

近代孙中山曾亲自书写祭文,国共合作时期毛主席亲题写祭文,蒋介石题词,促成国共合作。

轩辕窑

每年的清明节祭祀黄帝大典已经成为“中华第一大典”,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瞻仰和祭祀黄帝的场所。

轩辕故里文化活动

祭祀典礼

清水县委、县政府决定于2017年6月25日(农历六月初二)至7月3日(农历六月初十)举办“2017年清水县轩辕文化旅游节”,为期9天。

轩辕文化

轩辕故里

轩辕故里

轩辕文化的传播十分广泛,轩辕活动的范围较广,所谓“迁徙往来无常处”。因而,关于黄帝诞生于何处的说法也较多。(一)、司马迁《史记》说:“黄帝居轩辕之丘”;(二)、《帝王世系》说:“黄帝居若水”;(三)、郭璞《水经》说:“帝生于天水轩辕谷”;(四)、《史记》、《五帝记》说:黄帝“邑于啄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五)、《国语》说:“黄帝以姬水成”;(六)、宋。罗沁说:黄帝“生于姬水,长于寿邱”;(七)、姚瞻说:“黄帝都陈仓,非宛丘”;(八)、于右仁《黄帝功德记》说:“今陇右,黄帝遗迹甚多”。王国维、吕思勉、章嵚、章太炎等历史学家均坚持黄帝故里在西北,范文澜、何光岳、吴正中、安江林及古代胡缵宗等专家学者均认为轩辕故里在清水县。

轩辕故里

轩辕故里

〈一〉史书记载

〈〈大戴礼·帝系〉〉〈〈史记〉〉说:“黄帝居轩辕之丘”。〈〈汉书·人名表〉〉说:“有峤氏以戊己日生黄帝于天水”。〈〈水经〉〉载:“帝生于天水轩辕谷”,“今城东南七十里有谷与溪焉。”郦道元〈〈水经注〉〉说:“南安姚瞻以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皇甫谧说:“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山海经·大荒西经〉〉说:“西王母之山有轩辕台,射者不敢向。”〈〈淮南子·地坠训〉〉说:“轩辕之丘在西方”。

〈〈甘肃通志〉〉记载:“轩辕谷隘,清水县东七十里,黄帝诞此。”〈〈直隶秦州新志〉〉载:“帝生轩辕之丘,名曰轩辕。今清水县东南七十里,黄帝诞于此。”明代胡缵宗有〈〈轩辕故里生清水考〉〉。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编〉〉中说“轩辕黄帝诞生于甘肃清水。”陇上学者吴正中撰有《轩辕黄帝及其故里考》一文,对轩辕故里清水说作了详备论证。上列史书尽管有转引摘录,但其方位、范围却有由大到小,由含糊到清晰,最后确定为在清水县的过程。

(二)人文史迹

萧兵先生说:“我国原始人民的主体属蒙古人种,即黄帝;“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西北黄土高原”。所以,我国人崇拜黄土、黄色”,盖称黄帝者,因有“土德之瑞”也。宫玉海先生在《山海经与世界文化之谜》一书中说:“华、夏按理应作夏、华,只是因为汉族的祖先源于西北地区,因而自称华族”。伏羲、女娲的传说时代其主要地区是天水、秦安。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说:“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长于成记”。唐司马贞在其《三皇本纪》中说:“华胥,履大人之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记”,并自注曰:“成记亦地名。按,天水有成记县”。后人均袭此说。神农炎帝活动的主要范围在关中地区的宝鸡一带。《帝王世纪》说“女登游华阳,生炎帝神农氏于姜水”。姜水即今陕西宝鸡清姜河流域。杨晨东先生说:“炎帝神农氏的故地在宝鸡市,黄帝轩辕氏的故地在甘肃天水与宝鸡市交界地”(《炎帝论》)。作为人类生存繁衍链上父系氏族社会的集大成者,崛起在陇县与秦安之间的清水,也验证了渭河流城天宝地区是华夏民族孕育地的推断。

(三)考古实证

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写道:“我们现在虽然在考古学上还未能具体证明‘伏羲’的时代和他当时社会的内容,然而汉族最早的传说和神话,都在渭水流域,特别是渭水本源的上游,这却无可怀疑”。汉族是否由中亚细亚来的,我们尚不得而知。但近几十年发现的天水地区大量的古遗址,从科学的角度充分说明了天水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对论证轩辕诞生于清水有很充分的价值。

秦安大地湾遗址据有关资料介绍,发现房址240座,灰坑窑穴342个,墓葬79座,窑址38个,各类文物8000多件。其中有距今约8170—737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纹饰陶器绳纹红陶足碗以及深穴窝棚式建筑。有距今约5500年新石器时代庙底沟类型的人首葫芦形彩陶。也有距今约5000年仰文化晚期的原始地画狩猎图和原始宫殿。证实了天水地区曾经居住过规模宏大的原始部落,也印证了伏羲女娲时代的传说。

黄帝时代所形成的文化,考古学称为龙山文化。它的年代距今约5000年左右,这一时期的遗址,在清水发现四十多处。从永清堡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当时的原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较之大地湾出土文物有很大的变化。在约1—3米的地下文化层,有大量灰坑、灰层、房址、窑穴和陶砾堆积物遗存。层内有兽首,陶片、石器等。生产生活工具主要有石斧、刀、铲,陶纺轮、陶网坠、骨锥、陶鬲、陶钵、陶环等。由石器到陶器,工具由粗到细,以及房屋的出现,说明在这一时代,黄帝部落不仅能从事狩猎、捕鱼的生活,而且能从事农业、手工业、饲养业等活动。同时,对偶婚姻家庭也已大量出现,至少证明了母系氏族社会已经完成了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历程。在轩口窑断崖处也有壁薄红色的龙山家文化陶片及灰坑多处,亦居龙山齐家文化遗存。

(四)地名特征

《史记·天宫书》说:“轩辕黄龙休”;《晋书··天文志》说:“轩辕十七星,在七里北。轩辕黄帝之神,黄龙体”。何光岳先生解释道:“可见轩辕星正位于轩辕谷之上天,代表轩辕氏部落的位置”。《秦州直隶新志》记载“今清水县有轩辕谷”。轩辕谷,又称“三皇沟”。因轩辕黄帝位居伏羲、神农之下,故“三皇”当作轩辕黄帝解释。其地理位置在今清水县东山门乡白河村,距清水县城约七十里。其谷地处关山腹地,越关山而进入陇县、宝鸡,北靠清水盘龙山,南有元龙镇。谷中有丘,溪水注入通关河。这是否与《水经注》“水出南轩辕溪,其水北流注泾谷水”、“清水东南入渭”有联系。同时,从轩辕丘所处的位置来看,西临大地湾不足二百里,东距炎帝诞生地峪家村也不过几百里。在“三皇谷”以西之白沙乡有山,名曰西陵山。有人认为西陵即先零,西陵氏即指清水先零羌。在同一地区又有桑园,桑园峡,是古代养蚕的地方。轩辕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嫘祖又是养蚕的创始人。在清水县城有地名轩口窑,该村有古洞,传为轩辕母携帝栖身之所。

(五)民间祭祀

《帝王世纪》说:“黄帝铸鼎以疾崩,葬桥山”,后世祭祀不断。《礼记·祭法》说:“有虞氏黄帝而郊窑,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帝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秦灵公三年,作吴阳上峙,祭黄帝;作下峙,祭炎帝。后世官方多在陕西黄陵公祭。民间祭祀似不多见。在山门“三皇沟”旧时有庙,主祭“轩王爷”。清水县城有三皇庙垣,亦有三皇庙,祭祀轩辕黄帝。这类庙宇在清水境内亦是绝无而仅有。可见,他和民间通祭神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在封闭的地方三皇沟代代因陈,祭祀“三皇爷”,恐怕绝非偶然。

(六)实物遗存

明代学者胡缵宗曾在县城三皇庙题有石碑。并在县城门楼书写“轩辕故里”匾。清水城也因之曾建有轩辕镇、轩辕区等行政区划。

(七)民间传说

在文字发纫阶段或产生之前,由于记事手段的艰难,人们只能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记述事件。这种口头传承能力和人们的记忆能力往往要强于今人。因此,世代相传的民间传说尽管与事实可能有出入,但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因而不应轻易否定。清水有古窑洞,据说过去有壁画的印迹。该洞民间世代相传为轩口窑,或轩辕窑,为轩辕母子栖居之所。民间亦流传有“清水有生龙的穴,没养龙的潭”的说法,说的是清水曾经出过皇爷、或轩王爷。这一传说的背后寓意着轩辕的出生和出走。

(八)民间风俗

清水丧葬棺材做法独特,与外界有很大的不同。清水平盖平底平档,被称为“纱帽头”式样,而外界如陕西等地均为圆档隆盖,被称为“靴子头”式样。色彩上,清水无论老幼亡者,均用大红,而外界则用黑色或本色。这一习俗的原因传说是因为清水出过“轩王爷”的缘故。关于这一点,西北大学雷树田教授曾作过研究,予以确认。另外,清水有一种石头,系辉绿岩,老人们称之为太皇石,也称长石,今人改名为庞公石。这种石头人们采集或置于案头供奉,或置于庭院。据说可以避邪。我认为所说的太皇也许与轩辕有关。

(九)古老姓氏

三皇沟十分偏僻闭塞,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与外界接触不多。99年,我在该村下乡了解到一种现象,村民以姓龙、苗、熊者居多,而张、王、李、赵之类的姓居然很少。这些姓氏在清水县几乎是绝无仅有,是古老姓氏,也都是所谓“得其姓名十二人”之姓,是否为轩辕正宗后裔,待深入研究。

综述

轩辕故里文化是以轩辕诞生于清水这一史实为基础,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不断发展延伸,不断融合辐射的特定地域文化。它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十分丰富,影响颇为深远。

轩辕

炎、黄东征路线图

清水是轩辕故里。轩辕黄帝生于清水,不仅有诸多的历史传说,而且有丰富的史料记载。省、州、县志均记述:“辕辕谷隘,县东七十里,黄帝诞此”。晋代郭璞的《水经》有“黄帝生于上邽轩辕谷”的记载。近代史学家范文澜、当代史学家何光岳、古代天水名吏胡缵宗、当代原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等均认为清水是辕辕故里,他们或撰文、或题词都鲜明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轩辕时代把远古文明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但其生长、发展却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段历史至轩辕黄帝诞生在清水至少有三千年,甚至更长。轩辕时代的高度原始文明不是孤立、偶然的,这一时代的形成,至少经过了三千多年的积淀。清水的这个时期正好和秦安大地湾八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相衔接。因此,在经历了近三千多年原始社会的漫长岁月,清水的先民们开始定居乐业,用石、陶器开创了清水人类新纪元,拓开了清水人类历史的第一页,更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黄帝部落的历史至今约五千年,该部落活动与马家窑——齐家文化不无关系。马家窑——齐家文化遗物、经碳14测定,遗址分布于渭水上游牛头河流域及其支流两岸台阶。这一时期我国母系氏族社会已经进入了高度繁荣的阶段。

轩辕故里

磨制石器、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恩格斯说:人类之野迹的低级阶段是“从学会制陶开始”的。从清水县境已经发现的分布于牛头河中游及其支流樊河、后川河、南道河、白驼河、林河避风向阳的台地二十五处遗址出土文物来看,以石斧、石刀、陶仿轮、石矛、石镞为主的生产工具,以陶鬲、陶罐、石碗、钵、杯、豆为主的生活用具,这些珍贵的实物证明,先民们不仅开发了牛头河中游的沃野,还披荆斩棘、不畏艰苦地开辟了海拔一千七百米的高山。陶器的出现,更加促使了人类生活的相对稳定。随着磨制钻孔石器生产工具的改进,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畜牧饲养业也发展了起来。轮制器皿技术,麻布仿制技术及弓箭、捕鱼等工具的改进,使得生产迅速发展,生活资料日益丰富,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就其彩陶纹饰和经络艺术来看,千姿百态的造型、色彩明快的色调、变化多样的图饰证明先民的精神文化也丰富而多彩。器皿造型的创作经验,对以后历代的器皿造型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轩辕黄帝像

如果说伏羲、女娲时代是生物意义上人类的开始,伏羲与女娲兄妹是人类始祖的话,那么轩辕黄帝则是人文意义上的开始,轩辕与姜炎兄弟则是人文初祖。因为从司马迁的《史记》中可以看到轩辕时代是一个已经具备国家这种权力形态的雏型。所以,我们又说,轩辕是中华汉民族国家的创始人,中华文化的缔造者。这个时代的文化,滥觞于清水,光大于新郑,这是作为轩辕故里清水文化的最大特征。

邽秦

秦文化是轩辕故里国家文化的又一个闪光点,是中国古代政权建设的滥觞地。

今清水县城北集翅坡以上新城梁诸山,西周初是古邽戎居地,故称邽山至今。周孝王十三年(公元前876年),柏翳的后代,嬴姓部落首领非子,住西犬丘(今礼县),以养马知名,被周王室派到千、渭之间繁育战马,因为有功,始封王室附庸于秦地,邑秦亭,其号为嬴秦。也就是说嬴姓一支在清水有了方圆不足五十里的封地,而且在今县城东北秦亭镇的秦子铺村筑城。这也是清水境内筑城的开始。实为秦统一全国之初开辟的发祥地。当代史学家、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长周天游教授在大学讲堂明确阐述过这一史实。

今牛头河上下和后川河上游古称秦川。秦亭所在的牛头河上游古为秦川。秦亭所在的牛头河上游古称东秦州。晋代阚骃《十三州志》中记载:“秦州清水县秦亭,秦谷邑也”。唐代《括地志》说:“秦州清水县本名秦,嬴姓居”。嬴姓部族与当地邽部族长长期发生争夺战。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封非子曾孙秦仲为西陲大夫伐邽戎,县境开始设制。《水经注》有秦水“历秦川,川有育故亭(张家川县城附近,或今秦墓遗址),秦仲封地,秦之号自是始矣”。这是发展壮大,统一六国,形成千年封建帝国之秦朝名称的来由。周室王六年(公元前822年),邽戎杀秦仲,周王发兵七千败邽戎。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代邽戎占领居地,初置上邽县管理邽部族。这是清水设县的开始,也是春秋最早建县和秦始建邽、冀二县之一的由来,距今2695年。秦进入关中将部分邽戎迁往陕西渭南县东北,另置下邽县。因之,清水有了古上邽之称。这时的上邽古治在今城西牛头河北岸二级阶地,已探明现存汉代古城墙地下有秦建遗址。《太平寰宇记》有“废上邽县,本邽戎地,秦伐邽而置邽县,属陇西郡,今(宋代)为清水县治所”。

可见,清水在经历了轩辕诞生这一重要文化之后,又孕育了先秦文化。秦统一中国之形势与轩辕时代万国来朝一样,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屯田

我们之所以把屯田文化视之为轩辕故里清水文化的一大特色,是因为赵充国是清水历史上闻名于古今中国的重要历史人物,而赵充国一生对当时及至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自他开始实行的“寓兵于农、屯田戍边”的屯田战略。

赵充国字翁孙,生于西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卒于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终年八十六岁。祖籍今河北赵县。西汉文景之治时,祖父赵仲况官至少府。父亲赵圣官至谏议大夫,因密靖宫侍,积怨禁中,徒陇西上邽(今清水一带)生充国。汉书把上邽注为今天天水市秦州区西南。迁移时间是公元前114年。这时赵充国已经二十四岁了,他的祖籍自然应是在清水县。

赵充国自幼善骑射,熟读兵书。以六郡良家子补建章宫羽林兵。由于武艺出众,不久即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有一次,战争失利,全军被围。充国率精勇百余名杀出重围,挽救了败局,身负重伤二十余处,汉武帝在行营查看了伤情并给以抚慰,从此声名大震,任命为中郎将,后迁车骑将军长史。昭帝时,率军伐氐羌,俘获了西歧王,对安定疆土立了很大的功劳,被升为后将军,兼任掌管宫苑农桑的水衡都尉。昭帝死后,太子刘贺登基,不到两个月,就干了一千多件坏事。因而赵充国协同大将军霍光,御史大夫丙吉等废刘贺立宣帝。抗击云雁匈奴时又建功勋,封营平侯,仍领水衡都尉。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年逾七十的赵充国,督兵西陲,挫败诸羌进犯,并再三上书:提出“寓兵于农、屯田戍边”的主张。在当时起了重要作用,既能减轻全国人民的负担,又能适应战争的需要。经朝延准许建立金城属国(今兰州及青海的河湟一带)实行屯田,给这一带的汉羌人民休养生息创造了条件。八十岁时自请告老,宣帝赐安车驷乘,黄金六十斤。八十六岁时病故谥壮侯,葬于邽山之阳,今我县牛头河北李崖村石佛坪。第二年绘赵充国金像于麒麟阁,位列丞相之前,居第三。

赵充国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的是他留给后世的屯田文化。首先是用非战的方法解决民族纠纷。在处理西北羌人的问题上坚持布大信于羌,团结多数的政策,争取了罕羌千羌的和解,以致他们的首领雕库狼何等投降。孤立了先零羌的首领杨玉,直至杨玉为部下所杀。先后用了不到两万的屯垦军,在短短的四年内解决了自刘邦以来百多年动乱的西北边陲纠纷。

第二、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丰年谷贱时,建议和促进政府收购粮食,唯恐谷贱伤农。当大司农耿寿昌未完成收购任务时,他严肃的指出“这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失策。他坚决反对光禄大夫义渠安国、酒泉太守辛武贤、乐城侯徐寿等的嗜杀镇压政策。建立金城属国,实行“屯田戍边”,形成了长达一百二十多年的西北安定局面。参加屯田的六千名犯人中,有一技之长的都起用。又给少数民族传播了内地农耕、打井灌溉技术。第三、讲究效率,治军谨严。军队起居定时,劳动有节,违者严惩。神爵二年为进军西羌和实行屯田,向朝廷写了请示报告,由金城(今兰州西南)到长安约千里,由于军令很严,往返七天就完成了任务。第四、一生重调查研究。指挥大军渡黄河作战、天山突围,由于调查细密,均转败为胜;实行屯田之前,年已七十有二,亲冒风沙察看黄河、湟水两岸的山川水利,制定切实可行的屯田方案;“百闻不如一见”的典故,就出自这时。第五、因地制宜,采用新的耕作方法。河、湟地区风沙大、雨水少;根据自然条件,推行一亩田三等分,草一粮二间种,打井引水灌溉。第一年就获得了好收成,第二年起,不用国库粮食还有余粮,直接支援了西北战场。第六、对看准的事能坚持意见。他的“屯田策”提出后一片反对之声,他不屈不挠,坚意不屈,连上十二道疏请命,终于获得了成功。为了完成“屯田”理想,把家也搬到令居(今永登县附近),足见他忠于事业,不避艰辛。

关陇

轩辕故里

历代王者非常重视对关陇的经营,对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视。有“欲保关中,必固陇右”、“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之说,足见其成为维系中原王朝安危的形胜之地。陇山南北贯于陕、甘、宁交汇之地,古代为中原与西北的天然屏障。故汉代张衡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的感叹。自秦汉以来,陇山为兵家必争之地,被誉为“秦陇锁钥、陇右门户、关西要隘”,是汉唐丝绸之路上的主要交通大道。清水因其地处关山西麓,陇右之地,自古为关中屏障,陇右战略要冲。汉武帝元鼎二年在古陇坂(今陇山)分上邽而增置天水郡,清水与陇(今张家川)两县。三年(公元前116年)分陇西郡置,治平襄(今通渭),辖清水、陇、绵诸等16县(道)。何以命名清水县?据《太平御览》引《三秦记》说:“其坂九回,七日得越,上有清水,四注而下;下有县因此而名”。其时清水县治所在上邽古城塬。西汉末年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清水为识睦。公孙述任清水长,在县治所西十五里牛头山下筑清水西城。

(张川)于清水。魏蜀交战,蜀兵出祁山过渭河至清水,今南道河口之诸葛军垒即与太石河口司马懿军垒对崎。魏又复筑上邽古城塬之清水城为治,依险拒蜀。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统治者曾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今县东南一带直接经略关陇要地。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曾在今百家镇置南和县;又置清水郡,辖清水、伯阳两县,其主要是军事上的目的,而治依然在清水古城。

唐蕃

唐的兴起于清水也有联系。隋初废清水郡,改伯阳县为秦岭县,与清水县同属天水郡。清水县白沙乡鲁湾村有唐先祖李虎墓。出土墓志铭记述了他的一生。特别是在任义同三司兼除秦川清水郡太守期间“奇略异端,不独专武”,“德行并设,风俗始行,威仪俱伸”的治郡之道。据墓志铭记载他是陇西成纪人,北魏陇西行台李爵的孙子,北周陇东太守李宝的长子。他的儿子是李昞,孙子是李渊,曾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

唐代以后清水曾一度被吐蕃占领。唐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于清水县置邽川,以县北邽山得名,辖清水、秦岭两县;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秦岭县并入清水县。广德元二年(公元763年),吐蕃侵入大震关,占据凤翔以西地区,清水古城被毁。公元780年,唐德宗即位,先后派韦伦等臣出使吐蕃与其修好,得到吐蕃赞同。782年9月,唐派樊泽出使吐蕃,商定于次年正月十五在清水会盟。783年正月十五日,吐蕃如期而至,唐蕃会盟使团分别来到清水城下,主盟人为唐陇右节度使张镒和吐蕃大相尚结赞。这次会盟是唐蕃交战以来的首次议和。会盟揭开了唐蕃历史上由战到和的第一页。但由于吐蕃势力的强大和唐朝内乱的频繁,清水人民经历了八十多年的吐蕃统治。直到848年凤翔节度使崔琪越陇山反击吐蕃,清水才重新回到了唐朝。崔珙破吐蕃克清水,收复后古在今牛头河南上邽镇建城,隶属凤翔府。五代中清水县虽名为陇右道秦州所辖,实自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又为吐蕃占据,县治也几经迁至天水、社棠之间。

因为有这段会盟的历史,所以在吐蕃文献中也就有了藏语“墨儒”这一对清水的称呼。吐蕃文献记载:“于唐土墨儒地方,各修一庙,画日月于石,以为盟誓”。

宋元

轩辕黄帝

宋金元之际,清水东通关中,西出陇右,南抵川滇、北达宁夏,是重要的军事商旅驿路,也是宋金元彼此争锋的边境地区。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年秦州归入宋朝,清水县为西部边沿,宋设秦风路秦州府辖清水县;秦州经略使曹玮击败吐蕃,结束了二千多年割据局面,太平兴国二年筑清水今城与静戎、弓门、冶坊、穰四寨,并于县西部小泉峡开银冶,置太平监,隶属州。熙宁二年(1069年),为防止和安抚吐蕃,清水县领辖二十九寨,设辖宁远寨即今武山县。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将兀术掠秦、陇州,攻陷清水城,改属金凤翔路西宁州,四年,宋将吴斫破金,虽复秦陇,但金仍占据清水,县令北迁以黄门冶坊为县,隶属秦路与金对峙,为南宋抗金据点。金元光二年(1223年),清水县又隶镇远军西宁州。

《清水县志》载:宋高宗建炎三年,金人掠秦陇,清水城陷于金。四年,宋将吴玠破金兵,复凤、秦、陇三州,清水县城仍为金据,以冶坊寨为县,派兵守之,隶属熙秦路镇远军。《清水县志》载:(宋)理宗宝庆三年春二月,蒙古主兵次清水县西江(牛头河),攻清水县城。元统一后,将原秦州所辖成纪、秦安、陇城、清水、冶坊五县并为三县,其中冶坊并入清水,属秦州,归陕西行中书省巩昌府辖。清水现存宋金时期《仪制令碑》一通,碑文为“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这是一个交通法规碑,反映出当时这一边境地区人群繁杂的状况。元代秦珠“监是邑”,“下车之始”,以“清水县口口口上邽之郡也,虽非朝使往来冲要之驿,其钦承王命公务之使亹亹相继,无驿馆以待之,诚为不可”,“慨然谋为驿亭之置”。“中台御使周一齐处其馆,特书其堂曰‘宣德’。”这是元代至正元年(1341年)《清水县创建宣德堂记碑》记载兴修清水县第一个官方招待所的碑文。

参与树碑立传的官员中有许多蒙古人,如“承务郎秦州成纪县尹兼管本县诸军奥鲁”、“前秦州清水县主簿兼尉靖也力不花”、“前秦州清水县主兼尉贴力不花”、“税务同监杨也先不花”等,反映出元代统治者对清水地方管理的重视程度。除军事要冲、商贸要道因素外,也许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病逝清水县境不无关系。

成吉思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蒙古族杰出的领袖。十三世纪初开创了蒙古历史的新纪元,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世界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中最著名的历史人物之一。

祭祀

古代社会往往把建祠立庙作为一种纪念的方式。凡官吏、名人于世人有功绩者多被神化,请上祭坛,深受世人顶礼膜拜。

纪信祠,相传所祀为清水县人纪信。纪信,汉初大将。公元前204年5月,楚汉相争于荥阳,刘邦为楚兵所围,因纪信貌似刘邦,替身诈降殉难,使刘邦得以逃生。纪信死后,刘邦封其为忠烈侯,义勇将军。与樊哙、萧何等开国勋臣同葬陕西城固,立祠顺庆。后衍化为兰州、天水、清水府州县城隍,为后世所推崇。

清水古代在西关西江书院建有张文献公祠,主祭唐朝宰相、著名诗人张九龄,配祀著名诗人高适、韦应物。张九龄之于清水的关系尚不清楚。高适的诗作中有叙述过关山至陇右的篇章,也有直接描述清水“滴水崖”的诗。韦应物曾任过上邽令。

古代县衙之右曾建有韦杜二公祠,内祀唐臣韦思谦和杜。韦思谦曾因弹劾中书令褚遂良,被朝廷由御史罢为同州刺史。褚遂良复职,韦思谦又被贬为清水令。唐高宗时任尚书左丞。杜因不畏权臣李林甫,直言进谏被贬为清水令,其在清水兴学劝农,守土有方,深得清水百姓爱戴。

清水人民之所以兴此怀念张九龄、高适、韦应物、韦思谦、杜这些诗人显贵。首先,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唐蕃之战,安史之乱祸端频起,百姓渴望安宁;其次,这些人都与清水有关系;第三,他们大都是刚直不阿之士,在朝敢于直谏,被贬边关也不忘职责,能为百姓做事。

所祀宋代的官员也大多为守土安民的将官或县令。

三贤祠,建于西关,内祀宋朝官员韩琦、文彦博、张方平。韩琦,曾以枢密阁直学士知秦州,兼任秦凤路经略招讨安抚使。时有“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赞语。他和范仲淹一同是宋朝西北边疆的主帅,后被封为魏国公。文彦博,以枢密阁直学士知秦州,深为百姓称道,后封为潞国公,出将入相五十多年,名闻天下,寿九十二岁。张方平,聪颖绝伦,读书过眼不忘,曾以工部尚书出帅秦州。居官镇西夏,邑人视为生命之保障。

曹侍中祠,主祀宋代曹玮。曹玮任秦州经略使时击败吐蕃,结束了清水多年的割据局面,并筑四寨,领二十九寨。

萧公祠,祀明朝萧彦芳,其任清水县令,筑永清堡,使之成为防守天堑,名震陇上,许多避乱者多投奔于清水。县城绅士在他尚未辞世时就为他建了生祠,并立石刻碑记载他的功绩。

西江

西江文化是轩辕故里清水文化重要的支流之一。这一文化给轩辕故里清水文化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活力。这里仅就西江文化的重要载体书院简要叙述。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学校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也是我国古代一种较高的学府。它肇始于唐末五代战乱之际,至两宋时形成制度并盛行于世。我国著名的六大书院即形成于此时。元代以后,书院逐步被政府所控制,性质有所改变。书院在我国封建时代后期社会动荡、科举废弛的情况下,独树一帜,教书育人,繁荣学术,从宋初到清末千余年间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书院之创设,主要是一些儒生受佛、道寺观的影响,在政府太学腐败,科举流弊日多的情况下兴起的一种教学与科研机构。早期的书院有官办、民办和民办官助等形式,其中,尤以民办为兴盛,影响和作用也大。起初,书院“往往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民讲习之所”。它依名山而居,靠古刹而存,一般座落于名山秀川,风景幽雅之地。书院都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组织,还有学田作为经济后盾,以供学生的膳食并维持自己的独立性。书院的负责人称山长(又称洞主、洞正、堂正),多由德高望重,博通经史之名士充任。山长是书院讲学,研习经史、名重一时或一域的学术权威。

清代,书院在清水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地方官吏大多重视文化教育,书院的发展和繁荣有了可能。清代的地方官吏,都是靠科举登入仕途的,一部分确有才学,通达时务者身体力行,多方倡导,对发展地方教育不遗余力。一方面他们亲自前往书院讲学,以为示范,上行下效,清水重文兴教之风始兴。嘉庆年间,杨翼武到任清水,热心文化教育,孜孜不倦,“多设宇,延师其中”,如聘其姻亲李会莪担任“邽山书院”主讲,“士及幸得师”,一时之间,邑中子弟纷纷前来就学,习经学史,蔚为风尚,兴师重教之风行于闾里。道光时,县令陈墉重视书院,延聘名师,亲自给书院师生传经讲学,“殷切费懈”,地方文化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又都重视书院的建设。

清代近三百年间屡建屡修的过程中,书院之建置,院舍之规模,不断扩大。清初及以前,书院在经费来源上长期仰赖官府和县吏、士豪的捐赠,时常捉襟见肘。清嘉庆年间,知县杨翼武对县城农户按田亩征收一定地税,收入拔给书院,以供维修院舍和充作师资薪水,书院的经费有所好转。不过书院经费的彻底解决是道光年间,县吏陈墉增征富豪商贾之税都归书院,“于是诸经费规模稍备”。除满足书院办公,修葺和师资薪水需要外,还略有余额,因而又设立奖学金,用以奖励优秀学生。并增建院舍供学生住宿,出现“诸就学书院肄业者倍于前”的局面。

旌表

轩辕文化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清徐达率兵废陇,元清水县令北窜,徐达克秦州,直趋巩昌(今陇西县)。四年,知县刘德以宋旧址重筑清水城,属陕西省承宣布政司巩昌府秦州管辖。清顺治二年(1645年),肃王征秦陇,大顺知县附清。康熙三年(1664年),陕西省分为左右布政司,左布政司驻巩昌府隶秦州辖清水县。七年,改为甘肃布政司,移治兰州。雍正七年(1729年)升秦州为直隶州,领清水等五县。直至辛亥革命后之民国二年(1913年),废秦州为天水县,设陇南道,旋改渭川道,辖清水县等14县。从清水县志记载和遗存碑石看,明清清水由朝庭、官府或民间对某事、某人的诰封、旌表甚多。这些旌表大都折射出那个时代的伦理道德、风俗文化。在旌表文化中尤以烈女志较为多。更不乏本土著名人物。

总结

上述文化仅是轩辕故里清水文化中的一部分。清水文化十分丰富,也绝非仅限于此。但从这些文化现象的深入研究中,我们就已初步认识到清水作为轩辕黄帝出生地,确实具有悠久而不衰的历史,具有时代特征十分清晰的古代文明。

轩辕故里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轩辕故里,隶属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东北,陇山西南麓渭河北岸支流牛头河流域。东接陕西省陇县、宝鸡,南连麦积区,西接秦安县,北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毗邻。在北纬34°32′至34°56′,东径105°45′106°30′之间。西南经清麦公路至天水火车站44公里,西经云山镇至秦安县城77公里,北经清张公路至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城47公里,西南沿清麦公路经北道埠至天水市人民政府驻地秦城区63公里,西距省会兰州市395公里,东经陕西省陇县至西安市380公里。

气候特点

清水县深居内陆腹地,地处东南、西南季风交互影响的边缘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8℃,年降水量583毫米,日照时数2012小时,无霜期170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适合多种农作物和果树生长。局部小气候又有所不同。西南部郭川、金集、土门等乡部分低山区,年平均气温在10C以上,年降水量500毫米~520毫米,无霜期180天~200天,属温暖半干旱区,作物一年两熟。中部永清、白沙、红堡、、贾川等乡镇的部分河谷地区,年平均气温8℃~9℃,年降水量520毫米~580毫米,无霜期160天~180天,属温暖半湿润区,作物一年两熟,少数两年三熟。中部永清、白沙、红堡、贾川等乡镇梁峁沟壑区及远门、丰望、草川铺等乡大部分低山区,年平均气温7℃~8℃,年降水量570毫米~600毫米,无霜期120天~160天,属温和半温润区。农作物一年一熟有余。东部山门、秦亭、陇东乡及永清、白沙、草川铺、新城乡部分阴湿山区,年平均气温5℃~7℃,年降水量610毫米~660毫米,属温凉湿润区。宜林不宜农,是清水县的水源涵养区。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80840.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6月4日 下午3:18
下一篇 2023年6月4日 下午3:2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