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是谁最喜欢看的书,牛虻这本书值得看吗

《牛虻》是艾捷尔.丽莲.伏尼契于1897年创作的作品,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争取国家独立统一斗争中,革命者牛虻的光辉形象,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高度评价。

《牛虻》:一本上世纪影响许多青年,至今仍有极高阅读价值的书

大学生亚瑟的母亲是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的后妻,亚瑟就出生在意大利。

小时候的亚瑟一直受到异母兄嫂的羞辱,生活很压抑。

他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女伴琼玛和爱他如子的意大利比萨神学院院长蒙泰尼里神父可以给他安慰和鼓励。

亚瑟把蒙泰尼里神父当做良师益友,非常崇拜他。

当时的意大利正处于奥地利的殖民统治下,青年意大利党是一个争取民族独立的团体,牛虻也积极献身于这项火热的事业。

在夏日的一个夜晚,亚瑟向蒙泰尼里神父透漏了自己的想法,神父知道亚瑟参加这个组织的危险性,极力想打消亚瑟的想法,让他不要参加革命。

《牛虻》:一本上世纪影响许多青年,至今仍有极高阅读价值的书

并为此带着亚瑟到阿尔卑斯山去采集标本,想借此机会说服亚瑟,没有成功。

蒙泰尼里神父被调到罗马担任主教,接任的神父卡尔狄是一个密探,专门从事秘密监视工作。

在他的诱骗下,亚瑟在忏悔中透漏了他们的行动和战友们的名字,致使亚瑟和战友们一起被捕。

在狱中,亚瑟经历了种种折磨,幸亏异母哥哥的帮助,将他从狱中解救出来。

亚瑟痛恨自己的幼稚导致同志们的被捕,也震惊神父居然会告密?

琼玛以为是亚瑟故意告密,恨恨地打了亚瑟一记耳光后愤然离开了他。

悔恨万分的亚瑟回到家中,异母嫂子裘丽亚告诉了一个关于他的身世的秘密。

原来,亚瑟是母亲和神父蒙泰尼里的私生子。

亚瑟被这一连串的打击几乎要疯了,他最爱的人离开了他,他最崇拜尊敬的人欺骗了他。

亚瑟用铁锤击碎了耶稣神像,留下一封遗书,伪装了自杀的现场,藏身在开往南美洲的一艘轮船上,去了巴西。

在巴西,亚瑟经历了人间地狱一样的13年,在甘蔗园做苦工,做过马戏团的小丑,左臂扭曲、也跛了脚,甚至左手都缺少了两根手指。

《牛虻》:一本上世纪影响许多青年,至今仍有极高阅读价值的书

流浪生活磨练了亚瑟,让他的思想更成熟、意志更坚定。

回到意大利,他以牛虻为笔名,用笔墨作为武器继续与红衣主教蒙泰尼里等反动势力作斗争,牛虻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也遇到了琼玛。

在牛虻身上,琼玛看到了亚瑟的影子,但是琼玛已经很难认出他来,而牛虻也拒绝与琼玛相认,琼玛的一次次试探都没有成功。

牛虻和他的战友们积极准备起义,在一次偷运军火的过程中被敌人包围,激战中,牛虻本来可以逃走,但因为蒙泰尼里神父的出现而在一时的犹豫中被捕。

在狱中,牛虻与蒙泰尼里神父父子相认,可是,他们谁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信仰。

蒙泰尼里神父无奈地在牛虻的死刑判决书上签了字,自己也痛苦的死了。

《牛虻》:一本上世纪影响许多青年,至今仍有极高阅读价值的书

牛虻在狱中给琼玛写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就是亚瑟,并原谅琼玛误解自己的行为,然后从容不迫、慷慨就义。

@听雨513说:

牛虻一词来自希腊神话,说的是天后赫拉由于嫉妒丈夫宙斯爱上少女安娥,便放出牛虻日夜追逐已经变成牛的安娥,折磨的安娥几乎发疯。

亚瑟把自己的笔名起为牛虻,就是表明他的革命精神,当亚瑟重新回到意大利时,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稳重、机智勇敢、意志坚强的革命者了。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9819.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1月14日 下午1:06
下一篇 2023年1月14日 下午1: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