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意义,武昌起义为什么会在武汉爆发

武昌起义意义,武昌起义为什么会在武汉爆发图1

直到在武昌起事后,黄兴与华兴会部份志士才输运军火到武汉三镇助战。由于这批人有一起卖命作战的情谊,在受到孙中山与其兴中会旧部所筹组的临时政府排挤后。武昌起义派更不愿意加入孙中山主持的临时政府。

而事实上武昌起事的主事者是文学社与共进会。这两个团体是两湖地区的地下革命组织,主要成员为新军里的改革派。与宋教仁与黄兴的华兴会有联络。但是这些地下革命党由于平日要躲避清廷的查缉追捕,事实上并无法公开活动并其它革命党直接连系,实在称不上与华兴会有直接关联。

当时袁世凯指挥的清军与武汉三镇的革命军对峙,聪明的袁世凯怠步不前,不止挟革命军以威胁清政府,也挟清军的力量与革命党人谈判。

当时的袁世凯其实在民间的声望不低,一直同情立宪派的袁世凯也素有开明的形象。在武昌的革命党人遂与袁世凯有直接的书信往来,力劝袁世凯襄赞共和,并许袁世凯当共和国的临时大总统。

这让早看到清政府气数已尽的袁世凯大为动心,最后双方代表在租界密谈多次后达成共识。

在武昌的革命党人许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以换得袁世凯逼清室退位。同时因为袁世凯掌有军权,能确保中国在政权更替时维持统一,再加上袁世凯素与立宪派交好,许多省份在武昌起事后纷纷宣布独立,也是由当时各省的谘议局或新军为主导,这其中又多以立宪派为主。在武昌革命党人与袁世凯达成共识后,许多省份纷纷响应,更让袁世凯的声望如日中天。

当时孙中山在上海的临时政府受到极大的压力,许多省份的领导者通电孙中山,请求孙中山以大局为重。加上立宪派素与孙中山的革命党,本来就道不同不相为谋。许多人更是恶言相向,在租界报纸大发议论,逼孙中山交出临时大总统一职。其中还打着「同盟会中部总会」旗号的华兴会,支持武昌革命党人而不支持孙中山,更是压垮孙中山临时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孙中山至此对华兴会、武昌革命党人也充满不满。

共和肇建后,孙中山狼狈被赶下台,失去了临时大总统一职。孙中山只捞到了个全国铁路总督办的闲差。而在走向共和后,亦开始了自由组党。各政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其中与孙中山素来不睦的章太炎,就以一句传颂一时革命军起,革命党消,拒绝与旧时同盟会的成员共组政党。而先与张誉组成“中华民国联合会”,后来更名为统一党,再与民社合并为共和党。

不止与袁世凯交好,还处处与孙中山为敌。此外还有民主党、也由同盟会中分裂出来的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等政党。而旧同盟会中,只剩下兴中会的旧部与华兴会。虽然两方因为孙中山被赶下临时大总统一职而有嫌隙,但是为了希望在未来的议会选举中获得最多的席次,仍然一起组成了政党,一开始仍称同盟会。但是由于华兴会里的黄兴参与武昌战事有功,且宋教仁平日素孚人望,华兴会成员又远较于兴中会剩余会众为多。

整个同盟会实为被华兴会把持。孙中山虽然仍然被选为理事长,但是只是安抚兴中会旧部的虚衔,实权尽在宋教仁手上。孙中山愤而出国,名义上是考查日本铁道系统。其实是再到日本寻求极右翼组织的金援,准备再回国参加第一届正式总统大选。孙中山出国后,宋教仁因此顺理成章成为“代理理事长”,实则为同盟会这个政党的实质领袖。这也是为什么第一届国会大选后,与袁世凯会面的国民党领袖会是宋教仁。

也因此,同盟会并不等同于兴中会,民国成立后组成政党的“同盟会”与革命党时代的“同盟会”也不相同。政党形式的同盟会后来又与统一共和党合并,改称国民党。而这个“国民党”与后来孙中山发动号称“二次革命”的武装叛乱失败后,逃到日本,再依附广东军阀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也完全不同。

如果我们真实的面对历史,我们就是能知道同盟会在武昌起事前就名存实亡。而真正发动武昌起事的是「共进会」与「文学社」两个组织。勉强地说,这两个组织与华兴会为主的同盟会中部总会有连络。但是要说由同盟会领导革命,实在是弥天大谎。武昌起事与当时远在美国的孙中山毫无关系。孙中山自始不知道武昌新军密谋起事的事。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34333.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3月14日 下午2:38
下一篇 2023年3月14日 下午2:4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