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革命前辈的一封信配图,给革命烈士写信可以用此致敬礼吗

你见过70年代的信吗?

“1978年前后,我插队在天马公社(后公社拆分,成了昆冈公社),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到同学的来信。”已经退休的周平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有意思。一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书信仍然是人们交往的主要手段。

寄信讲究格式,寄在松江的写“本县”,邮费只要4分钱,这样不仅邮费便宜,信件还不会被派出去,收信时间也大大缩短。寄往上海的写“本埠”,上海和外省市的邮费为8分钱。

乡村、生产队那时住户一般是没有门牌号的。但不打紧,因为邮递员把信件送到供销社在生产队的下伸店里。

“公社供销社基本开在镇上,乡间的是供销社的下伸店。”周平解释,地址不写全也不要紧,因为一个队里爱写信的年轻人也就这么几个。信封姓名后,除了“收”,一般也会加“亲拆”“敬启”。

“此致革命的敬礼”……70年代书信往来有这些讲究,松江老人儿告诉你

见字如面,纸短情长,如今看来很美好,其实都是当时的真实写照。电报按字收费,太贵了。除非急事,一般通讯,人们更愿意选择写信。

“好久不见,不知从何说起”“总想提笔与你一叙,奈何……”,这些是“统一用语”。回得不好要重写一遍,字迹过于潦草,也要重新誊写一份。

给家里写的通常不长,常常是一句“我在这里一切都好”。给友人写的却事无巨细,写日常、写新闻、写“废话”、写情话。“1、2页还算少的,一般能写上3、4页。我最长的一封信写了19页。”周平记忆犹新。

“此致革命的敬礼”……70年代书信往来有这些讲究,松江老人儿告诉你

寄出两三天后,寄信人便盼着回信了。忍不住天天去下伸店看,嘴里却嚷着:“我去给队里拿报纸。”

邮递员,最早叫邮差,穿着一身绿色工作服,骑着一辆绿色的自行车,在弄堂里穿来穿去。而乡下多是土路,但邮递员们娴熟得很。村里头的孩子也愿意跟在后头小跑一阵。

寄信人,此时成了收信人,一听着邮递员丁零当啷作响的铃铛声,心里头就按捺不住,等待的心情就像酿酒一般。

其中有一类信件比较特别,信封寄信者位置上写着“内详”。这类的信件自带“粉色”,是互有好感的年轻人之间特有的,旁人一目了然,颇有欲盖弥彰之感。

“此致革命的敬礼”……70年代书信往来有这些讲究,松江老人儿告诉你

80年代在松江火车站附近长大的孩子们,他们印象里轰隆隆的火车有着邮政专属车厢,装着一车厢信件,承载着浓浓的思念,驶向远方。

“此致革命的敬礼”……70年代书信往来有这些讲究,松江老人儿告诉你

90后的记忆里,校门口的文具店里有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信封信纸,对于孩子们而言,更像是种收藏,大多不会有寄出的机会了。

而现在,人们选择在旅游时给自己或友人寄上一张明信片,言简意赅,因为该说的话平日里都说了。

小松在谷阳路的邮政储蓄找到了寄信处。人们多是邮寄一些物品或者报纸刊物,寄信似乎成了一个最熟悉的陌生词。

“此致革命的敬礼”……70年代书信往来有这些讲究,松江老人儿告诉你

你有多久没有写过或者收到过信了呢?

图片:周平、王姝姝、资料图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36559.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3月17日 上午10:06
下一篇 2023年3月17日 上午10:0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