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样学语文

同学们好!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是为了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个话题,什么话题呢?就是如何学好语文课的话题。

我不知道你们现在是怎么样学语文,我念书的时候记得在小时候主要是死记硬背各种字词,稍大一些的时候要求会用词造句,再后来则要求能够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落大意,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老师再介绍一下作者写作时的时代背景。而实际上,姑且说得保守一点,我不晓得别人怎样,我是从小到大一直模模糊糊,总之,课堂上老师讲的是什么就当做是什么,而自己实际从课文中感受到的东西则肤浅的近乎没有,而讲的东西又大部分不理解,当时我自以为那是自己脑子笨,不能理解人家的东西,就先跟着学吧。这样久而久之,养成了思维定势,也就是按照别人的思维和思路去学习,完全没有了自己学习的体会和乐趣,对于古人的读书使人手不释卷,每有会意则欣然废寝忘食的体验和感觉却从来没有体会和领略到。

老实说,我念书的时候对于语文课是感觉很乏味的。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习没有兴趣,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怎么能学好呢?

那么问题就来了,语文课的乐趣在哪儿呢?怎么样培养学习语文的乐趣呢?在此,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喜欢看课外的小说之类的吗?看课外小说或者看自己喜欢的电影电视剧是不是比学习语文课更感到有兴趣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乐趣的泉源和方法就找到了。

这就是不要按照传统的习惯,思维的定势和固定的模式去学习,而要根据自己的发现和理解去学习。要仔细地阅读课文,要把自己当成课文的作者,揣摩作者在写文章时的动机和思路。要反复地探询: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是什么东西触发了他的创作动机呢?他要表达些什么呢?作者写文章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

好了,咱就以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为例 ,来考察学习一回,看看效果如何。请大家脑子里不要存留任何固有的观念和思维,完全把自己当作一个没有读过这篇文章的新人,把文章仔仔细细读一遍。看看你读完后,首先你自己追问,作者写这个事情有什么意义?极简单的小事情,无非是车夫误撞了一个老太婆,又没人看见,依作品中我的意见,不要理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趁没人看见,赶紧溜。不料车夫竟然主动承担责任,先是把老太婆慢慢扶起,又主动报案。

事情就是这样,问题在于你经历了这个事情之后,文章中我的精神状态的变化和由此受到的震动让我们觉得——怎么说呢?有点故弄玄虚,有点不可思议?至少也是小题大做。

拍着胸脯,摸着自己的良心,我们读完全文,是不是这样的看法。假如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大思想家大文学家鲁迅,而是一个无名小卒,我想大家看完后,多半会暗笑一下,再不理会。

那么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

而且是这样郑重其事的开头:“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

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

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既然是由于这么一件小事引起文章中我当时和以后那么大的震动和影响才写出它来,那么我们自然要问,为什么国家大事在自己心里不留痕迹?而这么点小事却刻骨铭心?这件小事的意义是什么呢?

为什么国家大事对我的影响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看不起人?还有我的坏脾气指的是什么?文章说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可见这坏脾气是原来就有的,只是受了这国家大事的影响变得更厉害了。那么这坏脾气仅仅是看不起人吗?还有他看不起的人指的是哪些人?还是指所有的人?车夫的形象怎么就突然高大起来?为什么对于车夫的高大形象,文章中的我却受到威压而变得越来越小?到底是车夫的什么行为 什么精神使我受到震动?从而给我那么大地影响:“这一件小

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是什么东西使我惭愧?又是什么激励自己进行自我更新呢?

我的勇气和希望指的是什么?

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来梳理和回答,也许,我说得也不够正确和完整,欢迎大家批评和指正,并愿意和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为什么“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一类的国家大事对文中的我没有什么影响呢?文中的我是个什么人物?作者没有明白交代,不过我们看他雇人力车出行,临了又顺手从衣袋里抓出一大把钱的行为判断:他应该是个有钱人,而且不是一个上层知识分子也是一个小官僚,是知识分子的可能居多。

一般说来,除了政治家和大小官吏最关心政治,就数知识分子关心政治了,因为他们思想敏锐,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可偏偏奇怪的是,该关心国家大事的人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却对一件小事耿耿于怀。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发生的这些国家大事对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关系,是少数政治野心家的事情。就是说因为发生的大事脱离人民,所以人们对它就漠不关心。对此,毛泽东有过明白而透彻的表述述:“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的态度,看你是想和老百姓做朋友,还是站在老百姓的头上压迫他们,只要和他们接近,和他们打成一片,他们自然相信你,随你要他们的钱,要他们的命都可以办得到。

”按照这个意见来考察,当时的国家大事确实与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毫不相干,无怪乎在我的心中不留痕迹。

然而不留痕迹,没有印象也罢了,怎么给人的影响会是“教自己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呢?是看不起什么人呢?

我们知道,鲁迅是抱着医治人们思想的疾病,重塑人们的灵魂,进而改造国民性的动机和心志来倡导文艺运动的。然而经过新文化运动和民国初年的各个“国家大事”之后,鲁迅对知识分子的软弱和整个中国国民的愚昧 麻木 落后是深感失望和痛心的。在鲁迅的作品中,有代表没落知识分子形象的孔乙己,有落第秀才陈士成,有追求个性解放精神独立婚姻自由的涓生和子君,有一度热情奋斗遇挫后就苟且偷生的吕纬甫,有迫于无奈违心屈从权贵,但精神仍高傲独立,最后气得患肺病去世的魏连殳……再加上他自己亲眼目睹的历次学生运动的结局都是被当局残酷镇压,而后又是被污蔑为暴徒,或是被坏人操纵利用的。因此,鲁迅认为,要改造国民性,振兴中华民族单靠知识分子是远远不够的。鲁迅自己就慨叹过:“文学文学,是最不中

用的,没有力量的人讲的;有实力的人并不开口,就杀人,被压迫的人讲几句话,写几个字

,就要被杀;即使幸而不被杀,但天天呐喊,叫苦,鸣不平,而有实力的人仍然压迫,虐待

,杀戮,没有方法对付他们,这文学于人们又有什么益处呢?”总之,这些知识分子的共同弱点是

遇难芶安 颓唐消沉 悲观丧气。

既然振兴中华,重塑民族灵魂的任务知识分子不足靠,那么靠谁呢?鲁迅的作品中也塑造过很多下层人民的形象,像润土 阿q 华老栓 七斤 单四嫂子 祥林嫂等 这些人虽被残酷的现实生活所磨折,却自己并不觉悟,只有自私自利,愚昧 麻木 冷漠。鲁迅虽然对他们给予同情,却不会寄予希望。那么中国的前途靠谁呢?对于那些屠杀人民的统治者,也就是“国家大事”的操纵者更不会寄予希望。此时他虽然仍相信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向前发展的进化论,主张大家各自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但是对于中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仍感苦闷和焦虑,难免既忧心忡忡又垂头丧气。

这样看来文章中提到坏脾气该是这种消极情绪了。他的看不起人,当是看不起所有的人,首先也包括他自己。那么这一件小事何以能把他从“坏脾气”里拖开,而且又能激励他自新,增加他的勇气和希望呢?

我们再看课文:

“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

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

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

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

膊立定,问伊说:

  “您怎么啦?”

  “我摔坏了。”

  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

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

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

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

,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

的“小”来。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

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大家看,当车夫误撞了老妇人时,车夫是去主动扶起她来,问她是否受伤,我则是想尽快溜走。

同学们请想一下,这种情况在事情刚刚发生时是极有可能出现的两种态度,这毫不足怪。而我在看到车夫去扶起老妇人的刹那间还是自己固有的意见赶紧溜的思想占上风,所以怪车夫多事,暗笑他是自讨苦吃。但人的思想在现实的刺激下是极易改变的。所以,当车夫扶着老妇人走向巡警所的时候,我的看法和想法就全变了。当时,他也许立刻为车夫的勇于担当,肯于负责的精神和行为所打动,对自己的自私自利,对他人漠不关心的冷漠心理所鄙视,相比之下,他不由地愧恧。所以,车夫的背影瞬间显得高大了,自己却羞愧的无地自容,遂感觉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我还不是丧尽天良的冷血动物,急于要做些什么好使自己的良心好受点。所以,巡警走来跟他搭话时,他便出于下意识地,抓出一大把铜元要给车夫。

然而这件事情的意义却还没有完。也许回家后,我再三地回想起来,一个代表中国大多数的底层劳动者的车夫具有勇于担当 肯负责任的精神,那么自己不是决心要拯救人们的思想,重塑人们的灵魂,进而为复兴中华民族而奋斗吗?有什么理由悲观丧气呢?既然占中国百分之九十的劳苦大众具有

勇于担当肯负责任的精神,中国就必定大有希望,必定会重新跻身世界优秀民族之林。

这样看来文章结尾处讲的增加我的勇气指的该是增加我为改造国民精神,重塑民族灵魂使命的勇气,希望乃是中华民族有望复兴的希望。

关于这一点,在鲁迅后来的文章中也可以得到佐证。比如《习惯与改革》“有志于改革者倘不深知

民众的心,设法利导,改进,则无论怎样的高文宏议,浪漫古典,都和他们无干,仅

止于几个人在书房中互相叹赏,得些自己满足是没用的”。

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样分析学习的效果较之你们惯常地方法是不是更好些呢?

接下来我们就再试着以鲁迅先生的《故乡》为例解析一番。这本来是以我搬家为线索而作的一篇文章。可我们读完全文后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搬家的经过不写却兴致勃勃满腔热情的追忆少年闰土,为什么不厌其烦地屡次提到闰土?为什么可有可无的宏儿却三次写他出场。为什么对同样隔了三十年没有见面的闰土和杨二嫂,我的态度会有那么的不同?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再看课文:“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为什么现实的故乡和记忆中的故乡差别那么大?为什么母亲一提到闰土,“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并追述了一大段少年闰土的故事。从这一大段回忆的记录里,我们才知道原来我记忆中的故乡是通过闰土的介绍在我心中留下的一个美丽的梦境。不是吗?我并没有和闰土到过海边的沙地,更没有在西瓜地里刺过猹,也没有在海边捡过贝壳,同样也没有与闰土一起捕过鸟。所有这一切都是通过闰土的介绍而想象出来的。后来这个想象的梦境又幻化成了我未来生活理想的轮廓。联系于后文就更可以看出这一点。“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大家看,我记忆中的美丽的故乡和我希望的未来生活图景重合了。这不正是我记忆里的少年梦境和理想天国里的梦境一致吗?

也正因为这个记忆里的故乡实际并没有存在过,所以当我想说出故乡的美丽和好处来的时候会没有言辞。

我之所以一提到闰土就激动兴奋的原因也正因为闰土与我少年的梦相连。仿佛三十年前的旧梦复活了:“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我们可以说,作者借我回故乡搬家的经过实际上是在写我追怀和寻找梦境的过程。如果我们能体会和理解到这一层,就把握住了全文的基本感情脉络和思想线索了。文中所有的情节和细节也就好理解了。

比如说,我怀着热望追述少年闰土,不料及至见到中年闰土时,我是怎样的失望和深感遗憾。根本原因就在于寄托着我希望的闰土完全变了,我的梦破碎了,能不失望和遗憾吗?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啊!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当然,造成闰土变化的原因是很多的。其中有个人生活阅历的磨难;有社会环境的逼迫;有个人受教育程度和人生观的局限;这也是造成我和闰土之间厚障壁的原因。

同学们请想一想:闰土见到我为什么会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他的态度为什么最终恭敬起来?根本原因也在于闰土感到我变了,再也不是三十年前的小伙伴了,而是穿着长衫,坐着喝茶的老爷了。两人都感到是对方变了,所以闰土现出凄凉的神情,态度随即恭敬起来,而我到了嘴边的话却吐不出口,仿佛被什么挡住了,其实就是被闰土凄凉的神情和恭敬的态度挡住了。

闰土变得这样麻木 自卑 隐忍和顺从,再也找不到少年闰土那热情 直率 勇敢 能干的影子了。

我们且看课文里的描述:“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从这些描述里我们还能看出少年闰土那热情 诚恳 没有猜疑和顾虑的影子吗?我们不防对照一下:“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在我的眼里和心里认为闰土是的确变了,这种变化给我的影响不仅仅是失望,而且还有深深地遗憾。我们再看课文:“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

我的旧梦是破碎了,但我的希望还是存在的,希望就寄托在下一代,这也正是课文写宏儿和水生的原因。关于这一点课文也有明白的表述:“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那么我所追求的新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这就是少年闰土带给我的新生活的雏形。也就是真诚,坦荡,磊落,诚恳和热情的生活。人与人之间没有顾虑,猜忌和提防。

但是,生活中的任何希望都有破灭的可能。正如文中所担心的那样:“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美好的希望若不去积极的追求它,不断地反复地实践它就有变成空话的危险,成为只是精神寄托的可能,也就是成为偶像的可能。所以文章最后指出:“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样分析学习的效果较之你们惯常的方法是不是更好些呢?

再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大家都学过,也是他的名篇,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但是,我总觉得按照当年老师给我们讲解的去领会文章的感情,不如自己按照自己的体会 想象得到的印象深。先说传统的讲解:文章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父亲失业,祖母死了,祸不单行,父子俩变卖了一部分家产,又借了钱打发了祖母,而后父亲打算到南京另谋职业,自己到北京念书,父亲在车站送儿子。临别时,父亲给儿子买了几个橘子,儿子很感动,每当想起就很动情。文章的基本内容也就这样。我当时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特别有印象的就是父亲不顾自己的臃肿肥胖的身体为儿子买了几个橘子,什么肥胖的身体向左微倾,什么把橘子放在地上,再趴下抱着橘子走。费这么大劲儿买几个橘子,我当时真疑心是不是儿子从小就爱吃橘子,致使父亲情愿这样辛苦地为他买橘子呢?

可是,如果我们自己沉下心来,设身处地的把自己当成作者,想象父亲在自己失业,祖母新亡后送儿子念书,怀着这样的心情再细读课文感受就大不同了。

文章提到父亲因为事情多,本不打算亲自送,托茶房送为什么又改变主意呢?一般亲人临分别往往絮絮叨叨地嘱托的话很多,可为什么偏偏父亲的话很少呢?这都是因为父亲心情不好,不好的原因就是失业和丧母。我们设想一下,假如父亲是在刚刚给他母亲祝完七十岁大寿,又带着新娶的姨太太回公司上班,顺便送儿子念书。那也许就不是这样,而是另一种春风得意居高临下的态度了,也许会把儿子叫在当面,郑重其事地吩咐儿子该怎样怎样,该注意什么什么?倘若儿子稍微流露一点不在乎的神气,就会板起面孔教训两句:都二十岁的人了!本来该等着你孝顺老子了,反而事事还得老子替你操心。也有可能根本就不亲自送,而是甩出一沓钞票打发一个查房送就得了,既显得自己有钱,又得工夫陪新娶的姨太太。

而《背影》中的父亲则恰恰相反,他正处于人生的低谷,老母新故,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这且罢了。更重要的是自己刚刚失业,生活无着,又变卖典质,借了债务,儿子还在念书,正是花钱的时候,自己身体又不好,也许一旦有个闪失,这次送别就成了父子永别。所以父亲才本已托了查房又改了主意,执意要亲自送儿子。问他改主意的原因,才会没头没脑的冒出一句:不要紧,他们送不好。

父亲是怀着这次送别儿子也许就是和儿子永别的心理来送的,所以心情格外沉重,可是作为当年只有二十岁的儿子未必能体会到父亲的这种心情,而父亲又不忍道破,免得给儿子留下凄凉的阴影。所以整个送别过程我们只看到一个尽量体贴和关照儿子的父亲。当父亲讲价钱,儿子插嘴时,父亲也没有任何不满意的表示。我们请想象一下,当你们的父亲在和别人交涉什么事情的时候,你插嘴,你的父亲会不会冲你发火,会不会给你甩脸子瞪眼睛?

体会到了父亲这种特别沉重和悲伤的心情,全篇文章的各个细节也就不难理解了。

比如说 为什么看到父亲买橘子回来的背影就流泪呢?难道会是因为为自己买橘子而感动吗?自己都二十岁的大小伙子了,不吃那几个橘子也扯淡,又不是五六岁的孩子,嘴馋。这是因为看到父亲走路那样艰难,先跳下去,又爬上来,两手攀着上面,脚向上缩,肥胖的身体向左微倾,抱起橘子慢慢走。看到父亲办这么点小事这样笨拙,这样困难,自己忽然意识到父亲老了,于是眼泪就不由自主的流下来了。一般父母看到孩子长大了,懂事了会感到欣慰;孩子看到父母老迈了会感到心疼怜爱,这也是人之常情。联系于后文作者发的感慨更可证明这一点。“父亲少年外出谋生,东奔西走,干了很多大事,哪知老境如此颓唐。”又为什么买橘子的时候父亲坚持要自己去?“你坐着,不要动,我买几个橘子去”这样的话像是对二十岁的儿子说的吗?简直把大小伙子当五六岁的孩子了。这都是由于父亲那种自感不久于人世的沉重心情的下意识反应。

再比如后文提到的父亲少年谋生办了很多大事,不料老境如此颓唐,家庭琐事也触他之怒,情郁于中,发之于外,对我渐渐不同往日。

人在自己事业发达,人生得意的时候,生活中的琐碎事情是决不会计较的,更不会因此而发怒。只有在自己失意不得志的时候脾气才特别地坏。

可是亲人一旦分别,自己孤苦伶仃,就又会想念亲人。

所以最近两年他似乎忘却我的不好,写信说常常牵挂着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又谈到自己身体不好了,预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作者在此时此刻才忽然想到当年送别的时候父亲为自己买橘子的时候就已经身体不好了,那时父亲就有自己不久于人世的预感和担心了。所以才会处处显得不放心,尽量为儿子多做些事情,所以上了火车还好像有什么没有办完的事情似的,望着窗外,又忽而说,你坐着,不要动,我买几个橘子去。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这样尽量多照顾,多为儿子服务的心情,也许,万一,这就是老爸最后为你做的事了。

所以当儿子想起并想通了这些事时,眼泪不由自主的就来了,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那棉袍马卦的背影。

所以,我建议同学们,以后学习语文的时候,不要去死记硬背各种字词的解释而要深入探索和考察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企图。

不要再单是下功夫学习书本内容,而要去细腻地感受和体察我们的实际生活。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39181.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3月19日 下午4:58
下一篇 2023年3月19日 下午5: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