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茶马古道之元谋土林

寻访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和驿站,今天我们要带你来到元江。上几期我们重点介绍了滇南官马古道路线上的易武镇、思茅、那柯里、宁洱、磨黑古镇和千家寨、红河的迤萨马帮古城、石屏、建水古城等茶马古道沿途重要城镇,今天我们继续沿着这条路线走进元江,也去看看南溪古茶林。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中南部,是玉溪市下属的一个县。东与石屏县毗邻,南与红河县相连,西与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接壤,北与新平县紧邻。距省会昆明220公里、玉溪市区132公里,辖区面积2858平方公里,下辖10个乡镇(街道)81个村(社区)。 2017年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玉溪元江县航拍图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元江县风光

公元前109年以前,今元江县境为傣族古国“勐达光”(汉译“哀牢国”)属地。唐代以前,元江称惠笼甸,城址位于现今因远(乌蛮语,“惠”为海,“笼”为城,即干海子之城),又名因远部。唐代天宝年间有建城记载,此后两迁城址,又数易城名,到了明代治城稳定于今之县城。北宋仁宗四年(1026年)土官那氏“筑城礼社江上”取名步头(土人语,意为水边之城),即今元江县城所在地;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土酉那中为守住元江万户府城,以土夯筑城墙;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设元江府。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设元江直隶州。乾隆、道光年间,时局较稳定,兵灾和瘟疫减少,一度重现“烟户三四千,亦云富庶”的局面,逐渐形成“茶盐贸易、驮运舟载的水边之城”。民国2年(1913年)改设元江县,属普洱道。1949年8月成立元江县临时人民政府,属蒙自专区。1954年7月改属玉溪专区。1980年11月22日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正式挂牌成立。

元江地处低纬高原,属季风气候;冬夏半年各受两种不同的大气环流影响。形成了冬暖夏热,冬春干旱风大,夏秋多雨湿润,干湿季明显,雨热同季的气候。跨五个气候类型,即热带、亚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寒带。形成了“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山顶穿棉衣,山腰穿夹衣,山脚穿单衣”独特现象。

元江古城曾有“三街十二巷”的街景

元江的茶友介绍,元江县城历史上有“三街十二巷”的古城街景,“三街”,即南北直街、东门街、弯街等三条街道。随着几十年城区改造拆迁,红河街上昔日那些古朴亲和的画面与我们日渐疏离。老街深邃厚重的文化景象,县城也随之失去了红河街往日的情景。很多街巷原先古朴的民居也不复存在,红河街上阒然善存的几间名门老宅,本可以隐身于市,但在目睹时间的沧桑巨变中,被风吹雨打日晒,弄得面目全非。红河街53号,曾经煊赫一时的郑家老宅,是古代商贾云集、马帮过往的历史痕迹。也是古代元江被誉为“滇南雄镇”的最好史料。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红河街53号的郑家老宅

南北直街,也称上街、中街,由北门向南行至弯街上端口水井处,整条街长约1000米,宽10米,这条街是元江城的中心闹市街道。“文革”时期改名为“人民路”,今天称为“红河街”。

红河街原是一条用青石板铺设的街道,沿街与元江毗邻,本地人习惯称“老街”。其实,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南宋·蒙古宪宗七年(公元1257年),迄今760余年历史。红河街上的很多民房,大都是用江里的鹅卵石做基,夯土为墙,看似古朴夯厚、巍然稳坐。沿街、巷土木构建的青砖大瓦房,石墙黛瓦,混杂其间,别具一格。三街十二巷,巷巷直通江边,家家可达水运之路。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2015年拍摄的 红河街170-2号,曾经的马帮驿站遗址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弯街,南北直街延伸至弯街上端口水井处后,街面朝西南向转弯,再呈南向至南门,因而人们习惯称这段街为弯街。

东门街,即老印刷厂斜对门的街口到江边的这段街。过去,东门街一带从南到北都是马店、盐店或其他杂货店。孙家、马家、肖家、杨家以及李和才、杨香亭等元江知名人士的店铺都开在东门街上。外地商家的马帮也常住宿东门街一带。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元江李和才故居

“十二巷”分别为:大寺庙巷、牛角巷、衙门巷、新巷、孙家巷、西门巷、小衙门巷、马家巷、肖家巷、肖公庙巷、碎米巷、水井巷。大寺庙巷位于今元江一小南向围墙外,因巷子内建有寺庙而得名。牛角巷位于南北直街上段,与大寺庙巷相对,西向呈牛角状,在今县机关幼儿园与县印刷厂一带,因街道形状如牛角而得名。

由于元江近几十年的城区改造,很多老旧街巷被推倒重建,按照新的城市规划,拓宽了原先狭小的街道,街道两旁建设许多新的建筑,原来具有很深历史文化底蕴的老街小巷慢慢成为元江人的回忆。看来,建设新城镇很重要,保护古城镇的历史文化也很重要。

【元江的物产资源和土特产品】

到元江旅行,你想带走的东西可就多了。因为元江是一个哈尼族、彝族、傣族等33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众多的少数民族造就的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饮食文化,加上元江的多种立体气候类型,物产极其丰富,尤其是瓜果蔬菜和野生植物品种繁多,元江的土特产,注定与众不同。海拔低,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元江一年四季花开不断,瓜果飘香,街道上、果园内,一个个大小不等、果型各异、色彩斑斓的芒果,令人目不暇接。小编在这里列举一些,满足大家好奇心!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元江的水果非常丰富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元江傣家村寨的菠萝蜜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元江的黄金奈李

1、元江鲤

元江鲤是我国多种杂交鲤鱼的重要父本材料,曾被全国许多地方引种,全国知名鱼类。形态特征:体侧扁较高,略呈椭圆,头较小,略尖,口下位,上颌较下颌突出,须2对,鳞较大,在腹鳍基部有一较发达的腋鳞。鲜活时尾鳍下叶呈红色,偶鳍呈淡红色,故当地称红尾鲤鱼。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元江鲤

2、元江火龙果

元江县热带水果产业发展协会近年来,元江县依托热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火龙果产业,据了解,当地目前火龙果种植面积还在增长。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火龙果

3、元江芒果

元江芒果是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的特产。元江有134个芒果品种,最常见的是三年芒,因其3年结果而得名,香甜柔滑,因其果汁多。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元江芒果

4、元江酸角

元江酸角是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的特产。酸角分甜角和酸角,甜角是后来改良后的品种。两种东西的区别就是在于味道一个酸一个甜。酸角学名罗望子,又称酸豆、酸角、酸梅(海南)。是元江县的特产。走进元江的傣家村寨 ,很容易见到一种当地人们特别喜爱的果树——酸角。酸角果肉富含钙、磷、铁等多种元素,可以制作成老少皆宜的小食品。云南民间也常用酸角作酸味调料和制作清凉饮料。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酸角在树上的自然形态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成熟后酸角,剥开果荚里头有果肉和种子

5、元江猪街茶

元江猪街茶是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那诺乡猪街村的特产。猪街生态茶具有清凉爽口,醇香回甜,提神解暑,生津止渴,久泡不淡,不起茶垢等特点。

【元江的旅游景点】

世界第一高桥旅游凤凰大峡谷风景区

元江红河谷世界第一高桥凤凰大峡谷旅游景区属昆曼(昆明至曼谷)高速公路第一景,地处国道213线高速公路旁,离县城3.8公里,从省城昆明到元江2个半小时可到达。景区总体规划5000亩,现已开发500亩,除世界有名的现代高科技建筑“连续刚构”世界第一高桥外,历史内涵已较丰富。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元江红河谷世界第一高桥

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中南部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傣族彝族自治县境内,是我国第一个、也是最具典型特征的干热河谷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2378.9hm2。元江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有维管束植物2303种;哺乳动物97种;鸟类258种;爬行类71种;两栖类动物53种;鱼类34种。

它克崖画

1985年发现的它克崖画经专家考证,成画年代为距今三千年前后原始社会晚期,画面描绘了古代人类的图腾崇拜以及生产、生活情景,是少见的艺术珍品和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的宝贵资料。崖画位于青龙厂镇它克村东北的扎营峰南麓。崖画长19.5米,高3米,绘各种图象92个,画用赭红色画成。崖画之上200米,有一个水平溶洞,当地人称“阴宾洞”。洞内高大宽敞,幽深,洞口向阳,避风,干燥,适宜穴居,推断为崖画人居住过。崖画画面反映的是人类对太阳、星星、天体、自然的崇拜和对人类始祖——母亲的崇拜和性崇拜。1987年12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云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它克崖画

元江彩色膏林

元江彩色膏林距县城8公里,位于官仓附近的石膏箐,有公路直通景区。元江彩色膏林因发育于含石膏膏盐岩系,呈密集的峰林而得名,互层状的含石膏页页泥岩,经雨水沿垂直裂隙淋蚀形成峰丛,加之原岩物质组分的差异性,构成灰绿、灰紫、灰红、黄褐色等色调的彩色图案。柱体多下粗上尖,且稍带浑圆,高约40-50米,峰丛在平缓斜坡上高百余米。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元江彩色膏林

元江哀牢梯田

越过元江河谷,走上羊街乡哈尼山寨,映入人们眼帘的便是自亘古以来由“哈尼人”造就的“缠绕山顶,逶迤山脚,宛如彩练,直奔云天”的梦纪般的梯田。正如:哈尼族迁徙史诗所述,“梯田,是哈尼的独儿子;梯田,是哈尼的独姑娘”,梯田是国际上众多民族群落中绝无仅有的文化迹象。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元江哀牢梯田

哈尼云海梯田

那诺哈尼云海梯田位于那诺乡政府驻地的东面和南面坡度平缓的山梁上,距县城66公里。梯田鳞次栉比,循坡面布置连片。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那诺乡哈尼云海梯田

那诺哈尼云海梯田那诺乡政府驻地的东面和南面坡度平缓的山梁上,距县城66公里。梯田鳞次栉比,循坡面布置连片。从山脚至山顶,埂回沟转,层层叠叠。从山谷溪流中引水顺水沟盘山而下,在层层梯田中自流灌溉。梯田的背景是墨绿色的山林,梯田中间夹杂着小小的村落,山村旁的田埂上偶尔可见哈尼农家妇女背着背篓走过。

元江羊岔街南溪老林

元江羊岔街南溪老林,位于哀牢山东南部,元江县的西域,当地人称之为南溪老林。在方圆20多平方公里的林区,古木参天,遮天蔽日,苔藓植物及藤本植物千姿百态,点缀着老林的深邃与静谧,飞禽走兽们悠然自得,时而传来一声鸣叫,更增添了老林的古老与幽静。老林周边是高山水库群,即磨房河水库、街子河水库、和平子水库、板桥水库四座水库,是云南最大的水库群,控制流域面积42.94平方公里。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南溪老林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南溪老林

南溪老林宛如一条镶嵌在哀牢山上瑰丽夺目的绿丝带,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有野生的名贵兰花、马鹿、亚洲狗熊,又以南溪蜂蜜尤为出名,被称为哀牢山上的一颗明珠,是元江县最高寒的雨林地带。其主要居民多为哈尼族,由于地处湿寒边缘,他们多以盛产原生态的农作物为经济支柱。

走进南溪的边界,放眼望见了一股清流和满眼的绿,在这青山绿水的衬托下,南溪老林显得格外养眼。从草坪出来走进古茶林,那扑鼻而来的茶香飘至我的鼻间。山谷两侧山峰那郁郁葱葱的乔木、灌木成片成林,通往幽幽峡谷中间及两侧就是百年甚至千年的古茶群。古茶林中有一棵高大枝繁的古茶树,它树高约10余米,胸径35厘米,胸围约96厘米,看不出它历经了上百年还是上千年,依然青绿枝繁叶茂。她的周围生长有许多略低矮的古茶树。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南溪古茶林的古茶树

走入古茶林,我们仿佛看到哈尼村民背着小背篓上山采摘茶叶;赶马的商人在等候茶叶下树;听到茶马古道上那成群结队的马队,驮着古树茶,去京城,去缅甸……这片古茶林,不仅滋润了一方土地,也滋润了世界。

【元江茶马古道的相关地点】

元江由于地理位置,决定她在茶马古道非常重要位置,往东北路——进京官马大道——经玉溪至北京;由支线往景谷、景东连接上西北路——普洱西藏茶马大道;往东南路-进入石屏和建水(蒙自)-至越南;往西南或往南,经宁洱、思茅至缅甸和老挝。元江老街是“滇南雄镇”,商贾云集,茶马古道横贯元江、通达四海。茶友告诉我们,在元江不要刻意寻找所谓茶马古道路线,到了元江随处都可以寻觅到茶马古道的痕迹和故事。

元江红河街

元江红河街,曾是滇南重镇。它是连接东南亚重要门户,是茶马古道必由之路。红河街道,隶属于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地处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北面,东南邻澧江街道,西南与咪哩乡接壤,西北与曼来镇毗邻,东北与甘庄街道相连接,红河街道人民政府距县政府驻地很近。红河街道因街道办事处驻地位于红河街边而得名。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元江新城区的绿化带

红河街原是一条用青石板铺设的街道,沿街与元江毗邻,本地人习惯称“老街”。其实,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南宋·蒙古宪宗七年(公元1257年),迄今760余年历史。红河街上的很多民房,大都是用江里的鹅卵石做基,夯土为墙,看似古朴夯厚、巍然稳坐。沿街、巷土木构建的青砖大瓦房,石墙黛瓦,混杂其间,别具一格。三街十二巷,巷巷直通江边,家家可达水运之路。

史载,红河街“四门之外,置三便门。名曰来青、文澜、利民。俱在东方,便民汲饮”;城东的“迎恩”门,城西的“康阜”门,城南的“沐薰门”,城北的“拱辰”门,以及来青、文澜、利民三便门和饮井,隐喻出古老的红河街幅员寥廓,出尘脱俗。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旧城改造,红河街面上,早已人去楼空。仅存的部分老宅,从古墙、石雕、石柱、柱座依稀可见当年“滇南雄镇”古风古韵。

元江青龙关(青龙厂)

元江县甘庄街道青龙厂社区位于元江县东北部,距离县城以北22公里,东与石屏县接壤,西北与新平县扬武镇山水相连,素有元江“北大门”之称。青龙厂古时又称“青龙关、青龙驿”。因自古以来青龙厂都属重要关卡之一,故有青龙关之称;而青龙驿,是因旧时茶马古道上去往石屏、个旧、蒙自途中必经的茶马驿站而得名。旧时的青龙厂,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古老村落,因一条从普洱出发北上经墨江通关、元江青龙关、玉溪刺通关、昆明碧鸡关转北京的茶马古道,让它名扬天下。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元江县甘庄街道青龙厂航拍图

青龙厂之“青”指铜,“龙”指矿脉,因铜矿资源丰富,曾办厂冶炼青铜而得名。据《元江志稿》记载,青龙铜矿开采较早,在清康熙四十四年就注册开采了,在这一时期,引来了八方的开拓者建厂开采,曾经有过新厂、老厂、狮子山厂、勐仰厂、白龙厂、红龙厂等铜厂,数万名开拓者齐聚青龙,有开矿的、做买卖的。曾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开拓者在此生产,一时盛况空前,富庶一方,使青龙厂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后人骄傲。

如今,青龙厂有汉族 、回族、彝族人等,大量外来人员聚居于此,形成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小镇。市场繁荣、热闹非凡,再加上渊远流长的茶马古道从青龙驿穿境而过,带来了古滇文化,传承了汉族各种节日,如今的青龙厂初六街会也是当地的“上酒会”,是从明、清时期传入青龙而兴起,于每年的正月初六举办,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青龙厂因地形险要,素有“滇南扼塞”之称。历史上曾是战略要地,元、明、清历代在此设关防守,名“青龙关”(在青龙山与铜人山交界山口),是内地通往边疆的盐、茶马贸易陆上通衢,被称为“元江东北门户”。青龙关筑有坚固关楼,楼之南北向立有大匾,上书“青龙关”三个闪光大字,青龙关历来驻有正规防营军队,属元江防营五关(即青龙关、猛甸关、定南关、杉木关、瓦扼关)之一,关楼于1952年修筑昆洛公路时,因占线路而被拆除。

元江因远镇

因远镇位于元江县西南部,距离县城45公里。集镇所在的因远坝子和周边的安定、北泽等坝子里,分散着不少白族聚居的村落。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因远镇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因远镇远眺

走进白族村寨,就被眼前古香古色的白族传统民居“惊艳”到。这里的民居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白族建筑风格,在青砖白墙错落有致,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角飞檐之中,记录着厚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尚存的文化遗产有古院落、宗祠、古庙、城门等。漫步在青石板上,安静的小镇散发出的独特魅力,让你忘记烦恼,身心舒爽。时常会有穿梭在时光隧道的感觉。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白族传统民居

据了解,因远镇不仅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历史上内地通往东南亚的必经之路。目前,全镇种植茶叶面积13700多亩。你可以走进因远、伴坤、卡腊等村(社区)漫山遍野的茶园里,亲自体验采茶、炒茶、品茶的乐趣。

元江的二掌村

元江县那诺乡猪街村委会的二掌村,二掌村是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那诺乡猪街村民委员会下辖的自然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古村落蕴含丰富的茶马文化,滇南文化和民间文化,是滇南茶马之路的缩影和象征。而元江的这个上百年的古村落,青山环绕、古木参天,村里的老屋至今还保留着清代汉族典型的土木砖瓦四合院祠堂式建筑特色,虽残破凋敝不堪,仍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二掌村远眺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二掌村古民居和街巷

猪街村委会的水井、营盘、二掌村至今依然保存着传统的古民居建筑!有上百年的历史!在元、明、清时期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是通达元江军民府管辖的江城上、下勐乌(现已归属老挝,是十二版纳地之一)的必经之路,也是江城、易武茶马帮进入内地的一条重要通道。因战略位置重要,明、清以来一直派兵把守驻扎,营盘因此而得名。

二掌村有悠久的历史。彝族车姓十三代于清太祖二年(1617 年)从红河州石屏县金竹林 西迁至此地,顺山梁建房而居,因西面有罗罗山,俗称“罗罗梁子”。随后杨姓于顺治三年 (1647 年)从石屏县三马头迁到此地。相继李姓大族依然从石屏县响水坝迁到此地,并同时带来了现今出名的“猪街茶”。后来,清朝土司制行政官设首掌、二掌,因二掌设于此地, 故此地得名“二掌村”。古村落蕴含丰富的茶马文化、滇南文化和民间文化,是滇南茶马之路的缩影和象征。

据说,鼎盛时期的猪街,茶号林立,仅二掌、水井、营盘三个村子就有20多个茶号,如“德盛祥”“隆盛祥”“协和昌”“常春号”,在当时都是比较有名的百年老字号,猪街茶最辉煌的时候面积达到上万亩,每天都有马帮穿梭于二掌、水井、营盘,盛是热闹。有了茶马贸易,意味着稳定、安居、富足,有了财富的积累、文化的积淀和繁荣。

踏上石板路,黄色的土墙、古老的四合院、石板铺成的幽深古道,让人不禁联想到古时马帮穿过古巷道的情形,此时的耳边仿佛响起由远至近的清脆马铃声,仿佛回到百年前的。陈旧的房屋,青石瓦片长满青苔杂草摇曳,向游客诉说着这座历史文化名村所发生的故事….这里是一片历史的天空,是近百年来繁华化作冷凄、沧海变成桑田的见证。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增加后,许多农户搬进了现代化的新房,传统村落人去房空,年久失修,屋顶渗漏、墙面裂缝、雕刻腐烂……传统村落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和风貌……

【元江的民族文化】

哈尼族

玉溪市哈尼族的传统文化比较发达,禁忌习俗比较繁多,涉及生产生活多个领域,这些限制性规范和忌讳习惯具有众多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哈尼族以多神崇拜和祖宗崇拜为主要内容,村内有山神庙,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个属龙日举行“祭龙”节活动。祭龙就在山神庙里或林旁的“龙树”下举行,“山神庙”和“龙树”是不准任何人去破坏、侵害的,否则会被全族人民或神灵惩罚。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玉溪市哈尼族

正月做“封山会”,一年一次,会期一天,主要是制定严禁乱砍滥伐、封山育林规约,违者罚油、罚款,罚镶街心、修路等。婴儿降生是大事,此时家中门头挂上用竹笋剪成的人形标志,以示消灾避邪,忌讳外人入屋,只有同宗妇女和外祖母才能进入“月子房”。丧葬习俗中,有的地方在外死亡的人,抬回家时不得由大门进家,要由后山墙撬开个洞将尸体抬入家内,洗身入棺,然后发丧安葬;有些地方,孕妇、婴儿、在外暴死者不得抬到宗族公共“坟山”埋葬。

多塔人跟汉族同时过春节,但年节的内容与活动方式却较多地保持着该民族固有的特色。

哈尼黄饭节

每年阳春三月的第一个属羊日,是元江哈尼族欢庆“开秧日”的黄饭节。

这天,家家户户都备办美味佳肴。用“染饭树”汁水浸泡糯米,燕出喷香的黄色糯米饭,煮好红鸭蛋,向报春的布谷鸟虔诚敬献。村村寨寨的小伙子和姑娘们,会聚在一个适中的山野草坪上,欢庆节日。男女青年借此良机,相互嬉戏,唱山歌、吹树叶,借以选择对象,谈情说爱。

哈尼长街宴

按照哈尼族古老的历法,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龙日为新年的第一天。新年当天,一个个哈尼族居住的村寨,都要在村寨中心摆上长长的酒宴,全村同乐,轮流喝酒,共庆象征他们团结和睦、吉祥幸福的节日。

哈尼苦扎扎节

元江尼哈族传统的"苦扎扎"开始于每年五月的第一个申猴日,历时三至五天,是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康泰的隆重节日。

哈尼十月年

“十月年”;哈尼语为“米索扎”、“年收扎勒特”。节日从十月的第一个辰龙日开始,至申猴日结束,历时5至6天。年节头天拂晓,在锣鼓声中,妇女们忙着舂糯米粑粑、和团子面,男人杀猪宰鸡,烹制美味佳肴。早上各家要在大门外天井里宰杀一只大红公鸡,就地煮熟,全家共食。这天村中广场架起秋千,无论男女老少都要荡一荡。

白族

白族三月街

三月街又称“团圆会”、“天子会”,农历三月十八日二十四日隆重举行。

节日期间,举行“耍狮子”、“耍龙灯”、“蚌壳灯”、“妆八仙”、“耍草龙”、“弹洞经”、“荡秋千”等活动,隆重盛大,即使散居在东南亚各国的白族侨民,哪怕星夜兼程,也要赶回参加盛典。白族火把节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白族的五朵金花

因远白族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形成了其独具一格的民族风情、习俗。其中,“火把节”就是因远白族极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据史料记载,南诏时,白族首领段氏率师到因远“驻师牧马”,今因远坝的“营盘山”、“系马桩”、“南岳庙古柏”、“倒栽树”等古迹相传即是当时白族官兵“驻师牧马”遗址。又据民间传说,段氏率师进入因远村寨时,正值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夜晚,当地各族为段氏军威所震慑,诚心归顺,男女老幼各点燃一束松明火把,家家户户门前亦竖起火光冲天的大火把,把大街小巷照得通明透亮,如同白昼一般,迎接段氏军队进村驻扎,白族人从此在因远扎下了根,并世代繁衍生息。

火把节

每年到了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前几天,白族小伙和姑娘相约,到离村很远的深山老林里去挑选松树,去皮后剖成长短均匀的白柴片,作节日火把用料。到了节日这天,家家户户在大门前插上高达丈余的火把,在火把上挂上连串的鞭炮,插上五彩缤纷的纸花和红彤彤的金凤子花,用来烘托节日气氛。夜晚,除了点燃起各家门前固定的大火把之外,男女青少年各举一束扎得十分结实而又相当漂亮的火把,通街达巷“斗火把架”,每次斗四五十个回合,以一方火把斗熄戳散告输。

傣族

花腰傣婚俗

傣雅和傣仲俗称花腰傣,这里所讲的就是花腰傣古老的婚俗礼仪。“串姑娘”,又称“串寨”,这种风俗在中国很多少数民族中部普遍存在,只是叫法不同,形式各异,如苗族叫“串月亮”、“走寨”,瑶族叫“爬楼”,布依族叫“逛场”等,都是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的方式。花腰傣的“串姑娘”是男女青年在一些公开场合,如正月花街节、端阳花街节、春节、歌场,相互了解对方的寨子、名字、一般的家庭状况,一旦看中了对方。小伙子便开始“串姑娘”的活动,女青年们则三五成群地到田地边、竹林下、水沟旁等地方,低声吟唱着 “罕木生骚”小调,盼望着心上的小伙子来串玩。

寻访茶马古道 | 元江和南溪古茶林

花腰傣

“罕木生骚”小调中的这句唱词“卜少卜冒墨岭根”,就是此时此景最好的写照,意思是“小姑娘、小伙子互相倾诉着心里话”。

“喝小酒”,男女青年经过“串寨”活动,自由恋爱,订下百年之好以后,便各自告诉自己的父母亲。便由男方的母亲和一个已婚妇女择日到女方家说亲,带去的礼物只有一个精美的篾饭盒,盒内盛有糯米饭、瘦肉等食品,女方父母若拒绝收下礼品。表示不同意这门婚事,若女方父母收下礼品,则表示同意这门婚事,并杀鸡串鹅招待客人。数日后,男方母亲又带上一对银手镯、一只鸡、一只鸭子,两斤酒和礼金,到女方家订亲,并和女方父母交换酒杯,商订结婚日子。

金芒果节

元江金芒果节自2004年开始,每年一届,具体节日时间由县政府根据当年芒果成熟的时间拟定后向社会公布,一般在公历每年的6月上旬或中旬。

结束语:这里就是元江,空气清新、天高云淡,一年四季花开不败、果吃不尽,有山有水,有看不完的风景,几十个民族兄弟姐妹组成一个温暖大家庭,全县各族人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正阔步迈向新时代全面小康社会。下一期我们前往玉溪

【茶有道道头条号——寻访茶马古道专题】
茶马古道是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滇南官马贡茶古道)从易武出发,经过普洱、元江、玉溪、昆明至北京。茶马古道(滇藏线)南起云南西双版纳易武、普洱市,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市、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还有川藏线和其它支线,有的还再从西藏到达印度、尼泊尔等,是古代中国一条重要的贸易渠道。

从云南出发,探寻茶马古道的滇南官马古道(贡茶古道)介绍沿线重镇和驿站,已经为大家分享有西双版纳(易武镇)—普洱(思茅)—宁洱(磨黑古镇)—镇沅(哀牢山、千家寨)—红河(迤萨马帮古城)—石屏(撒妈鲊村)—建水(临安古城)—元江(南溪古茶林),日后我们继续出发,沿着这条路线前行—玉溪—昆明—曲靖—昭通—北京。

#茶有道道# 为你传播茶文化的方方面面
申明:以上文字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改正
茶有道道头条号小组:编辑:老丘 审核:小扬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44239.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5日 下午12:38
下一篇 2023年3月25日 下午12:4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