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立秋讲解(二十四节气立秋古诗)

二十四节气 立秋


  • 立秋

08月07日 20:28

简介

节气时间:每年8月6-9日

代表寓意: 秋季的开始

气候特点:降雨、风暴、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

节气养生: 以养收为原则

节气三候: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

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 来历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秋,七月节。 立字解见春。秋,也,物于此而敛也。

初候,凉风至【《礼记》作盲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蟹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亨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 习俗立秋节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见《礼祀·月令》)。

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肆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餐插舞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见《临安岁时记》),明承宋俗。

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 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 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 养生

第一,精神方面。夏季阳气旺盛,进入立秋以后,阳气机会慢慢减弱,大家在此时要远离悲伤忧愁的情绪,尽量做到平心静气、心情舒畅,同时还应该收敛神气。

第二,运动方面。秋季应以“收养”为原则。记得将保养身体内的阴气为关键任务。也就是说运动的时候,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出汗过多,耗损过多的阳气致使体内阴阳失衡,建议选择平缓轻松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太极等。

第三,起居方面。应早睡早起,以便收敛阳气舒展肺气。而且要记得尽量早起,这样子有助减少血栓的形成,预防心血管疾病,如果早睡睡不着的话,可以考虑睡前喝些莲子汤、龙眼肉汤,促进入眠。当然,也可以晚上的时候用热水泡泡脚,同样起到的助眠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第四,艾灸方面,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立秋时节的艾灸,以平稳收养为原则,不宜过分宣散。

第五,饮食方面。秋季干燥,少吃辛辣,润燥、养阴、润肺,可多吃一些莲藕、百合、银耳,有养阴润燥,润肺止咳的作用。少吃西瓜,多吃豆制品,不论西瓜或香瓜、菜瓜,都不能任性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阳气,可以多喝三豆(绿豆、红豆、黑豆汤,能清热解毒、健脾利湿。

  • 饮食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

立秋至,秋风起,肺燥猛,秋天燥邪为盛。最易伤人肺阴,如何养肺成为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秋天是最容易引发肺病的季节,因为入秋后气候会逐渐干燥,人的皮肤黏膜水分蒸发会加快,因此容易出现皮肤干涩、鼻子燥热、嘴唇干裂、咽喉痛等症状,这时要注意补水,饮食也要多加重视。

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官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芦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因此有很多时令水果上市,这些水果都是我们消燥的好食物,例如梨,能够生津解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例如“维生素大王”大枣,含丰富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等等营养成分,能够促进人体造血;还有酸酸甜甜的葡萄,不仅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氨基酸、维生素等,还能抗氧化、抗衰老、维持皮肤弹性。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45004.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6日 上午11:43
下一篇 2023年3月26日 上午11:4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