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水不犯河水”的典故就出自皖南旌德县朱旺村

作者/摄影:莫国良

成语:“井水不犯河水”说的是井水与河水老死不相往来,风马牛不相及的典故。“井水不犯河水”那是显而易见,地下井水不可能漫过河道的水位线流向河道;然而“河水不犯井水”未必是一个比较科学的说法。每当山里洪涝之际,河道水往往会倒灌淹没至井口,由此形成了“河水必犯井水”的现象。

当然按照一般常理,这种情况应该很少见。挖井人一般不会在有水源的地方打井,有了水源为啥还要打井呢?因此,打井一般会远离水源河道,河道与深井间隔很远,也是成就了成语“井水不犯河水”的成语典故。

知道吗“井水不犯河水”典故?朱熹后人朱旺村行

然而,在皖南山区朱熹后人故乡旌德县朱旺村里却是见到了水井建在河道上的别具一格的景观。

皖南旌德朱旺村简介:

“朱旺村建于隋唐时期,是一个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相传为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后裔的居住地。享有“小桥、流水、人家”美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人文历史、独特的建筑景观。十三座由巨大的麻石条搭成的石桥横贯河上,九口形状各异的水井卧于河中,为皖南古村落中绝无仅有,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井水不犯河水的典故出自该村。”(简介网上摘录)。

住宿黄山太平湖,大清早跟着旅行社逛完了“旌歙古道”的入口后,大巴行车大概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朱熹的故乡——朱旺村。

知道吗“井水不犯河水”典故?朱熹后人朱旺村行

虽说现在的朱旺村已经被开发成现代的4A级景区了。但是走在窄窄的古巷里,却依旧是感觉到这里的浓郁的儒家理学风味。

知道吗“井水不犯河水”典故?朱熹后人朱旺村行知道吗“井水不犯河水”典故?朱熹后人朱旺村行

沿着村中心的朱溪河道前行,一幅幅小桥流水人家、古朴纯粹的江南水墨画徐徐展开。古巷两旁少不了的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风格的祠堂、宅院与远处的群山、近处的清澈小溪相映成辉,形成了一道道风景线。

知道吗“井水不犯河水”典故?朱熹后人朱旺村行知道吗“井水不犯河水”典故?朱熹后人朱旺村行知道吗“井水不犯河水”典故?朱熹后人朱旺村行知道吗“井水不犯河水”典故?朱熹后人朱旺村行

脚步丈量石板路,眼观咫尺溪中井。在中心小溪两旁的小巷里晃悠,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小巷夹着的小溪中九口水井与河道中的相互依赖形成了一种默契的和谐。小溪两旁的小巷被十三座石板桥横贯在河道上,给古村锦上添花,留下了浓重的笔墨。

知道吗“井水不犯河水”典故?朱熹后人朱旺村行知道吗“井水不犯河水”典故?朱熹后人朱旺村行知道吗“井水不犯河水”典故?朱熹后人朱旺村行知道吗“井水不犯河水”典故?朱熹后人朱旺村行

喝水不忘挖井人,忆古常念儒学风。沿溪而建的马头墙街坊鳞次栉比,有的大开门庭,各路神仙笑迎天下客;有的则是,前厅小摊后作坊;有的还是,安居乐业过着优哉游哉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看似杂乱,却是有着一种儒家理学的文化沉淀。街道墙壁上的涂鸦,更是增添了古村落的沧桑历史感。

知道吗“井水不犯河水”典故?朱熹后人朱旺村行知道吗“井水不犯河水”典故?朱熹后人朱旺村行知道吗“井水不犯河水”典故?朱熹后人朱旺村行知道吗“井水不犯河水”典故?朱熹后人朱旺村行

观小桥流水人家,眺山峦云卷云舒。又到了导游规定集合时间了。回眸朱溪河道上的水井,依然是那样的悠闲自然,在溪边洗涤的农妇也还是

知道吗“井水不犯河水”典故?朱熹后人朱旺村行

那样做着自己本该做的事情。任凭溪水逝者如斯,人来客往。或许这就是井水不犯河水的成语沉淀。

知道吗“井水不犯河水”典故?朱熹后人朱旺村行知道吗“井水不犯河水”典故?朱熹后人朱旺村行

再见了,儒学大家朱熹后人故乡朱旺古村!再见了,井水不犯河水的九井十三桥!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45060.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6日 下午12:20
下一篇 2023年3月26日 下午12:2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