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语言用词华美的词语

三、形容词多方面的灵活表达,增强语言的形象化、视觉化

形容词多方面的灵活运用,美化了小说语言,扩充了语言空间。《红楼梦》通过表现人物心理状态、展示外貌神态、典型化人物语言、活跃场景与事件,从而升华小说的审美情感,增强小说语言的形象化、视觉化。

1.人物语言的形容词

《红楼梦》的人物对话中,时常会扔出几个形容词,如画龙点睛一般,在活泼语言的同时,丰富了语言的含义,生动有趣,味道十足。

第二十二回,贾母要给宝钗过生日,蠲资二十两,“唤了凤姐来,交与她置酒戏。凤姐凑趣笑道:‘一个老祖宗给孩子们作生日……巴巴地找出这霉烂的二十两银子来作东道,这意思还叫我赔上。果然拿不出来也罢了,金的,银的,圆的,扁的,压塌了箱子底,只是勒掯我们……’说的满屋里都笑起来”。

银子能够“霉烂”吗?凤姐如此形容,意在嘲讽打趣。还有一层意思是,形容贾府财产惊人。后面马上跟上了“金的,银的,圆的,扁的,压塌了箱子底”,这么多钱,能不霉烂吗?

第九回,宝玉上学,向贾政辞行。贾政对陪读的李贵说道: “你们成日家跟他上学,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胡言混语在肚子里,学了些精致的淘气。等我闲了,先揭了你的皮,再和那不长进的算账!”

“精致”是褒义词,“淘气”是贬义词。“精致的淘气”由于褒贬的矛盾,搭配关系不伦不类,形成了一种对比反差。潜在意思是,宝玉不上学就淘气,上了学还是淘气,因为有了文化,自然是“精致的淘气”了。

2.景物、事件的形容词

用形容词描绘景物、活跃事件,聚集美好,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文化韵味和美的质感。

第二十三回,大观园的沁芳闸桥边,宝玉、黛玉偷看禁书《会真记》。“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

“词藻警人,余香满口”两个形容词,简洁、贴切地表达了黛玉的读书感受。

第四十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刘姥姥念佛道:“人人都说大家子住大房。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威武”一词极为普通,人人都熟悉,人人都会用的,可极少有人用来形容房子和家具,但刘姥姥用在这里却是用得再好不过。

3.人物神态的形容词

描写宝黛之恋,曹雪芹用得最多的形容词是“闷闷的”。两人一时不见,便郁闷不乐、无精打采,或牵挂对方,或见面斗气,都是闷闷的。

第二十三回,宝玉与姑娘们进住大观园后,不亦乐乎。“谁想静中生烦恼,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闷闷的。”

第二十五回,“林黛玉见宝玉出了一天门,就觉闷闷的,没个可说话的人。至晚正打发人来问了两三遍回来不曾,这遍方才回来,又偏生烫了。”

第十九回,宝玉躺在床头与黛玉说话。“宝玉总未听见这些话,只闻得一股幽香,却是从黛玉袖中发出,闻之令人醉魂酥骨。宝玉一把便将黛玉的袖子拉住,要瞧笼着何物。”“醉魂酥骨”把宝玉对黛玉神魂颠倒的爱,形容得惟妙惟肖。

4.人物外貌的形容词

《红楼梦》对人物的刻画,形容词的运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使被描写的人物外貌显得更加俊秀、可爱。

宝玉的形容词——第三回,宝玉初见黛玉。 “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宝玉的外貌俊美出众,这里的形容和描绘,充满了青春活力。

黛玉的形容词——第三回,宝玉眼中的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具有一种柔弱美、病态美。用“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形容她的愁与病。闪烁的泪光,细微的娇喘,是她生命中永远的一部分。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45328.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6日 下午3:02
下一篇 2023年3月26日 下午3:0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