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精神文化内涵(温州的四千精神指的是)

前不久,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出席记者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回答民营经济发展问题时,提到了“四千精神”。

所谓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这是指浙商的创业精神,是当时改革开放时期提出来的。

改革开放初期,浙商发扬“四千精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当时的温州人全员创业,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从无到有,不畏苦累,披荆斩棘,走出了一条家庭工业带动地方脱贫致富的改革创兴之路。

李强总理重新提出“四千精神”,说明我们的时代需要“四千精神”。这期栏目,我们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一起聊聊“四千精神”。

『壹:群体精神』

“四千精神”是一种群体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凝聚的精神,为维护和热爱这个整体,维护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而不畏艰险、努力拼搏、天下为公的精神。

改革开放初期的浙江人,尤其是浙南人,主动创新,敢于吃苦、善于拼搏、永不言败的品质,是浙江人的群体精神。

当时,浙江人均耕地不到一亩,不足全国水平的一半,农作物产出仅够果腹。山高水深,交通极为不便,几乎没有矿产资源。百姓生活穷苦艰难,部分地区的穷苦可用‘令人震惊’形容。

在这样的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落后的情况下,浙江人脱贫致富的愿望特别强烈。为摆脱贫困,当浙江人看到改革第一线松动的希望时,全民蜂拥而上,经商办厂,迸发出令人惊叹的活力。

一群群的浙江人走遍千山万水,全国各地都有浙江人的身影;一批批的浙江人吃尽千辛万苦,以个体私营经济为模式的经济结构迅速发展起来,比如当时在改革实践中形成独有的“温州模式”。

浙江人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能耐的浙江人带头创业,带领着成千上万的浙江人走出去,干起来,坚持下去,永不言败。

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民族凝聚力,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

『贰:求新精神』

“四千精神”是一种求新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革故鼎新的精神。革故鼎新、变法图强,一直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和变法有:管仲变法、李悝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戊戌变法。

管仲变法,是指春秋时期齐国国相管仲实施的关于改革,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一次改革。

商鞅变法,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变法,不管对于当时的秦国还是之后的中国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影响。

戊戌变法,是我国历史上最短的变法之一,历经一百零三天而宣告失败,不算是一次有效的变法,但也为当时封建王朝打开一扇求新之门。

无论是管仲变法的成功,还是戊戌变法的失败,我们进行的改革,都是改革、创新和求新精神的弘扬和发展。

再看八十年代改革初期,浙江商人起步于“以商带工”,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商的身影。“义乌市场”“浙江村”“温州村”遍布海内外。

正因为浙商对求新创新的精神,和他们对市场的敏锐性,根据浙江本地的实际情况,连续打造了义乌小商品、宁波服装、永康五金、温州皮鞋等区域块状经济,从而打下了浙江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基石。

浙商的创新精神,使小自一颗颗服装纽扣,大到一个个五金配件,成就了大生意,大市场,带动了浙江经济的发展,改善了民生的物质基础。率先推进市场取向改革,形成了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相得益彰的先发性优势。

『叁:进取精神』

“四千精神”是一种进取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早形成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所在。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历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上古时期,精卫填海的坚定和信念,愚公移山的坚韧和执着,夸父追日的责任和坚强,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改革开放之初的浙江,被称为“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资源小省,资源贫乏,没有什么大的重工业,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1978年,浙江的人均GDP仅列第16位,仅居全国中游。这样恶劣的环境条件,造就了浙江人的自强不息。

浙江人没有国有企业的“铁饭碗”,也不奢望天上能够掉馅饼,而是开始筚路蓝缕,艰辛开拓,开始以家庭为单位,创办个体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靠自己努力创造“泥饭碗”。

全民创业,奋发进取,开辟了一条小商品、大市场为格局的浙江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浙江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为浙江的起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肆:爱国精神』

“四千精神”是一种爱国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蕴含着爱国主义精神的精粹。

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这都是是中华民族崇高的民族品格和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

有国才有家,有国才有企业;国家好,家与企业都会好。这个既复杂又简单的关系,是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传承的认知。

浙江商人从改革开放以来,立志以己之力带动家乡,带动家乡人民脱贫致富,奔赴幸福生活。

所谓“走遍千山万水”,一人出去,带动一群人出去,尤其是在海外发展的浙江商人,团结和爱国一直是他们行动的宗旨和标杆。

浙江商人在经商的道路上,一直注重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相协调,立志带动家乡和国家民族进步,这是值得称道的。

『伍:自觉精神』

“四千精神”是一种自觉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中华民族历来注重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极力倡导自觉性和自律性的高扬。

《论语 泰伯》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一个有志向和强大意志的人,必须先成己,因为他担负的责任很重,到达目标的道路很长远,把仁义当作自己的担负,还不算不重吗?这个担子必须一直承担下去,到死才可以放下,还不算不远吗?

《论语·卫灵公》记载:“子曰:……君子忧道不忧贫。”可说是代表着孔子的精神。道是什么?就是孔子行仁道的理想,因为失道会使绝大多数人陷入贫困。

浙江商人求生向道,为了生存,浙江人敢于走出家乡,再苦再难,从未忘记家乡父老,心怀仁义,坚定担负身上的担子,不成功不回头,像“石缝中的小草”一样虔诚顽强修炼自己,先要成己,方可“安人”、“安生意”、“安家国”。

浙江商人正是坚守自觉精神,悟天道,行仁道,有序而行,在这样的自觉精神感悟下,脱贫致富,走上富裕之路。

『陆:奋斗精神』

“四千精神”是一种奋斗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中华历史长河中,百折不挠、不屈从命运的摆布,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主流。

奋斗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无论顺境逆境,前行的步伐从不停止,因为内心的坚守,也源于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憧憬和笃定。

浙江商人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用勤奋吃苦的精神,在陌生的地方扎根盘活,独秀在他乡他国。

内心坚定的强大目标驱动他们不囿于现实、不向困难低头,并且坚定地活下来,顽强的奋斗精神,使得浙商在世界各地的发展越来越强大。

『结语』

从今天看来,我们的时代依然需要“四千精神”,疫情三年,经济下滑,民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我们如何走出迷茫?

我们需要一种精神凝聚力量,团结共进,坚持到底,这就是群体精神;

我们需要一种精神改变观念,尝试创新,敢于突破,这就是求新精神;

我们需要一种精神坚定信念,不等不靠,独立自救,这就是进取精神;

我们需要一种精神心之热爱,心之依靠,心之支柱,这就是爱国精神;

我们需要一种精神成己修身,行道安人,无怨担当,这就是自觉精神;

我们需要一种精神树立目标,克服艰难,勇往直前,这就是奋斗精神。

我们需要四千精神,我们需要新时代的四千精神。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56235.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4月8日 上午9:22
下一篇 2023年4月8日 上午9:2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