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打招呼用语

北京老规矩:老北京人独特的打招呼用语

大家好,我是京师玩儿主,今儿和大家聊聊,可以算的上是老北京人独有的打招呼方式。

人们常说老北京是天子脚下,规矩大礼数多,这话还真不假。老年间,您只要是在这四九城儿里的人,那就一定要讲究个规矩,嘚讲礼儿讲面儿。因为老北京人是顶在意这个的了。

这规矩呢,都是自小儿被家人给立下的,撩现如今说,这叫从娃娃抓起的。那时候,您甭管自己家日子过的多紧巴,可这些礼儿面儿却一点儿都不能少,也不能忘。老北京人大部分都可以算是“外场儿”的人,这规矩,结您从清早儿上“一骨碌”从那炕上爬起来,直到您晚不晌儿熄了灯躺下,全都离不开它。您比如说出门在外的,即使再穷,哪怕您是穿着补丁衣服呢,也嘚干净利落,这所谓的做人要“体面”,说的就是这么档子事儿。不然就嘚让人笑话了。

老北京人,向来是“懂礼儿” “好面儿”。彼此见了面儿,都要互相打个招呼。就是现如今的北京城,这南腔北调的人们,都汇聚到了这个地界儿,见了面,什么“李哥”、“张姐”的,都是怎么称呼。当然,这也没毛病,这也透着“近乎”。

但是再早几年,这人们之间的“官称儿”,那最具“京味儿”特点的,首当其冲的就嘚算是各种“爷”和“奶”的称谓了。据《清宫遗闻》里说:“旗人男称爷,女称奶,乃及尊贵之名称。”现在来说这叫讲文明、讲礼数了,但这要是搁在早些年,这就嘚算是“懂礼儿”、“嘴甜”了。当然关于老北京人口语中的这两个字儿的各种用法儿,在我以前的两期节目中分别的给大家简单的介绍过了您要是有兴趣,(即:北京“小子”们的成长史,以及有关北京城里各种“爷”字的用法儿;和北京女孩儿的成长史),您可以去翻翻看。

不过有一点我要交代一下,这“爷”,大部分情况下,可以说是在老北京人对男性的一种敬称,并且在这里一定是弱化、轻音读的,如:张爷、侯爷、六爷。。,这您要是重读,发成了二声的“张爷、侯爷、六爷。。。”这一听就准不是老北京人了。至于说这里面的原因呢,是因为在北京凡是发重音的,一般都是表示庄重、高大;你比如说天安门就不能说成天安门儿,西便门儿就不能说成西便门。再比如就是人们之间关系越亲近,发音越越弱化,就像刚才提到的这些加“爷”的称呼,一发轻音了,就有了一种亲近感。这里面儿的玄妙,您只有自己去揣摩了。

还有一点就是老北京人在称呼上,“您”字是绝对少不了的,它是种对第二人称的敬语,并且也是在老北京人的生活中是最常用到的。过去的老北京人,“您”儿不离嘴。关于这个字的用法儿,我以前的节目也简单的介绍过了(即:北京的老规矩:你和您),在这里我就不重复说明了。

老北京人打招呼时,还有个独有的特征,那就是语气词儿、感叹词儿用的很多,您比如说“啊”、“呃i”“呐”、“嗨”、“嘞”、“呦”、“呦呵”、“哎呦”等等。我结合上面这几种情况,一块儿给您举几个例子。当年的老北京人见面挺有意思,在这儿有句话就是“渴不死东城,饿不死西城”,其讲的啊,就是老北京人到招呼的方式。在北京东城,俩儿地道的老北京人遛早儿或遛弯儿时见了面儿,头一句准是“喝了吗您呐”;而在这北京西城则不讲究喝了,人们见面儿后第一句话常说的是“吃了吗您呐”。

还有就是这一早清儿,您出了家门儿,无论是在这胡同口儿还是在街面儿上“碰”上谁,老街坊、邻居也好、发小儿、同事也罢,“一照面儿”您就嘚打招呼。如“呦,二爷,起了您呐”;“起了,起了”;“喝了吗您呐”;“嗨,今儿早清儿有点儿赶咯,还没喝呢”;“得,我哪儿刚沏上,没喝上我哪儿喝切”。。。您听听,就这么几句话,从上到下透着呢么近乎、呢么的舒坦。

再举个例子如:这天儿快到“晌午头儿”上了,在院儿里哥儿俩“碰”到了,那也嘚先打招呼,即“二哥呃i,怎么着,您忙着呢”;“呃i,可不吗兄弟,正颠沛着呢,这炒个茄子、熬过粥,还有两半馒头,搁在那屉上一遛,就得活”;“得,那您先忙着,我呀,也张罗去了”;“要不这么着,你在我这儿兑付口儿,咱哥儿俩喝口儿”;“不接了,我哪儿也是一热就得活,省事儿,呐什么,二哥,您先忙着,回头咱哥儿俩再聊”;“好嘞您呐”。。。

再比如这张三爷“碰”到了这马五爷,这张三爷嘚赶紧作揖并说道“呦呵,这不五爷吗,我这儿给您请安了,您家喽都挺好的您呐”;“啊呵,挺好的、挺好的您呐,这还承蒙您惦记着啊,您家里也都挺好的?改天啊我嘚去这府上,拜望拜望咱们老祖去,您啊,先给怹带个好儿”;“得嘞您呐,这好儿啊,我一定给您带到,谢谢你嘞,谢谢您嘞”;“得嘞,回见了您嘞”。。。您瞧瞧,这感觉,让人从里到外的那么舒服。

其实北京人打招呼时,还有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北京方言、俚语、甚至是土话的使用频率特别多,您比如说老北京人对于朋友的称呼中,把那些从小儿一起光屁股玩儿到大的朋友称为“发小儿”;对于长大后认识的、非常要好的朋友,北京人称为“瓷器”或称为“哥们儿”。

还有一个对于男性来说,非同一般的、类似于小情人一样的异性朋友,被称为“傍家儿”,当然这个最好没有啊。

另外,再延伸一下,听一听北京人怎么称呼女孩儿、男孩儿的。北京人把小女孩儿称为“丫头片子”,这听起来就显得那么可爱。而对于漂亮的女孩儿,还有一个比较形象的称呼是“坚果儿”;而对于漂亮的男孩儿也有一个称呼,那就是“尖孙”。

其实啊,这老北京人见面儿打招呼时的讲究儿、规矩还多了去了。咱就说家大人教这孩子们在这家门口儿、院儿里、胡同儿里遇到大人们,您甭管熟不熟的,都嘚主动上前去打个招呼、叫个人儿。如果这孩子见到大人们不言语i,人家就会觉得这孩子缺家教,回到家后啊,您就擎等着挨大人“呲道”吧。因为这老街坊、旧邻居的,都是那父一辈子一辈、一块儿墩儿住着的几十年了,那是整天的低头而不见,抬头儿见的,所以说还别说吵架骂街的事儿了,就是“上过脸”的事儿,那都很少见。

所以说您从这些里面儿,就能听出来老北京人的那份儿质朴、热情。您瞧,这不就是咱们现如今追求的和谐社会吗!并且这也是咱们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啊!这讲文明、懂礼数,您甭管是到了什么时候,那都不会错儿。

得嘞,那今儿呢就跟您聊到这儿,咱们回见了您呐。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57685.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4月9日 下午1:37
下一篇 2023年4月9日 下午1:3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