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内容

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内容图1

这是一首集风景与哲理并举的绝句。其诗中有画、画中蕴情、情蕴哲理、理蕴无穷……那么,此诗中是言谁“不识庐山真面目”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究答案吧: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

  1.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2. 题:书写,题写。
  3.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4.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释意】:

游人们正面看到的庐山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则是峰峰耸立,令人仰目。其远处、近处、高处以及低处都是各具特色,互不相同。

凡此种种,这庐山到底是何种样子呢?我现在越来越对庐山看不懂!啊,我明白了!只有远离开你庐山,才能看到庐山完整的真容。

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内容图2

【鉴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是说游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则是给人的观感不尽相同。从正面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而从侧面你则看到的是高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这两句生动而形象地描写出了庐山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无限魅力之风景。

结尾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则是即景说理,进而谈此次游庐山的切身体会。之所以此次没有能够领略出庐山真实面目,那是因为人在山内受视野所限,只不过仅能看到眼前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而已。若想一窥全貌,唯有置身其外……

正是这两句奇思妙发,从而使得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一个耐人回味、驰骋想象的空间。这已经不是仅仅游山玩水就可以有的这种理性认知。这两句诗的内涵之丰富,它足以启迪人们可以从中认识到为人处事中的这样一个哲理——由于人所处地位的不同,其看问题的视角和出发点就肯定不同,从而就难免会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存在片面性。
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内容图3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首《题西林壁》已不仅仅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观妙景,这首诗更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而得出的真理共性。由于诗之意蕴是极其客观规律的,所以我们不仅从诗中享受到了谷峰的奇秀形象所带给人以美感之外,更是从中得到了一次醒醐灌顶……

苏轼这首人生感悟诗,也是和其政治体验所分不开的。他自进入仕途便卷入了新旧之法争议之中。在仕途上的他倾向于保守派,因而不并赞成王安石主导的新法,但他又主张汲取新法合理成分并讲究执行策略,因此又反而落得为旧党所不容。

故苏轼笔下的这首《题西林壁》,也可以看成是对政局扑朔迷离的一种暗喻,新旧两党立场不同,观点自然就也不同。事实上,只要置身于事物中,又有谁不会如此呢?都是难免不陷入当局者迷的困境,希望我们能通过此诗,而可以给自己一个长久的启迪。

朋友们得出答案没有呢?至于诗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所指何人?我想朋友们大概已经心知肚明了。不错,是苏轼,但也很有可能其中或许有我,亦或者还有你……
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内容图4

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内容图5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是出自于苏轼的《题西林壁》,那这两句看似很平常,其实是充满了哲理。应当说苏轼的这整首诗都充满了哲理,诗人更是以另一种角度来描写庐山,更是极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一种人生哲理。

我们来看一看这首诗的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果想要真正地去理解这首诗,那么还是要从苏轼写这首诗时说起,我们都知道苏轼是北宋时期最伟大的一位文学大师。无论是诗歌,还是词作,以及散文作,那都是一绝;另外他在书画上的造诣也是极高,更是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内容图6

苏轼也是天才,他还在很小的时候便是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更是以诗文名闻乡里,此后他跟着父亲和弟弟一起从四川眉山来到中原,开始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年他原本是第一名,但是由于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读到了他的试卷之后,认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的文章,为了避嫌于是把第一名判成为了第二名。直到揭开糊上的封纸之后,才发现自己判断错了,事后他更是写诗赞美苏轼,认为他将会是未来北宋的文坛领袖,可见欧阳修还是极为有眼光,事实也证明苏轼最终是成为北宋后期的文坛领袖。

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内容图7

虽然苏轼在科举考试中有点小小的挫折,但是总体上来说,并没有遇到什么更大的风浪,直到由于王安石开始主持变法,也就是历史著名的“熙宁变法”,为此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其中就有苏轼。为此他也是写过了很多的诗来攻击王安石的变法,尽管王安石是君子,但是他手下的人却有一帮小人,苏轼写的那些诗文,也被别人抓住了把柄,告到了朝廷,使得当时的皇帝震惊,为此直接下令把他从湖州的家里带走,并且打入了大牢。

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内容图8

那这又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也正是这个时期开始,苏轼的人生则是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他被关押在牢里,原本以为自己一定是无法活着出去了,为此还与儿子交代了后事,以来一切都完了,可是谁能够想到,这个时候王安石又出来为他求情,于是总算是又捡回了一条命。

自从“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虽然是捡回了一条命,可是依旧还是被贬到了黄州,那个相对偏远的地方,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历史背景之下,苏轼在黄州生活了一段时间,又改迁汝州团练副使,也正是汝州时经过九江,他与好友游玩了庐山,于是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

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内容图9

这首诗初读时可能会觉得很一般,但是我们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则是会发现,诗人在这首诗中,更是表达出了一种深刻的哲理,第一二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仅仅从字面上来理解的话,很容易就能够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是我们深入地去思考了之后,则是会发现苏轼其实是传递出来一种深刻的哲理,也正是要告诉我们看一件事物,你不能够仅仅看一个层面,也不可只看表面,一定要通过各个方面来观察,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真正地看清楚一个人,或者是一件事情。

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内容图10

最后的两句也正是题主所要问的重点,那这两句也是同样的充满了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里表面是写庐山,但还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人想要看清楚自己,那是比较困难,这就好像是身处在庐山之中,根本无法识得庐山的真正的面目。

希望我的解答能够令你满意,要是觉得还满意的话,那么请给我点一个赞吧!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71527.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4月24日 上午11:53
下一篇 2023年4月24日 上午11:5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