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具体有多少个字数,道德经是多少个字

关于《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最初由老子撰写的,后经过辗转传抄刻印,被学者修改编纂的一篇类韵文体思想学说。

有人统计,清代之前《道德经》版本有一百零三种之多。迄今为止,《道德经》的校订本已达三千多种。《道德经》出现的版本问题,是一种独有的文化现象。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甲乙两本帛书《老子》,当是西汉初年的版本,《德经》在《道经》之前。现在可见的最早版本是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版本最为原始、古朴,可是只是《道德经》的部分章节。历史上流传最广的版本是汉代河上公注本和曹魏王弼注本。其他重要的版本还有西汉严遵注本、唐代傅奕校古本、唐代刻《道德经》石幢等。

王弼版《老子》流传下来,成为比较普遍使用的版本,虽然这个版本也有疏漏错误,但这个版本不失为一个好蓝本。帛书《老子》甲乙本,郭店竹简《老子》是“地下资源”,是本不流传东西,它未能流传下来自然有未流传的原因。以考据、训诂为基础的校堪工作虽然可以以帛书《老子》、郭店竹简《老子》为重要参考,但不能把它们作为绝对的依据,因为它们本身也不是“正版”,它们还有自相矛盾的问题。

通行本留传至今,自有它留传下来的道理;各其他版本留传也一定有各自的出处。可以这样说,别说是今天,即使是战国时期,要想找到老子的原文已经是不可能的了。《道德经》原著是老子,但今天我们看到的《道德经》是经过老子以后许多人士修改润色过,甚至经过庄子后学刻意篡改过的。如果说现今留传的《道德经》与《老子》原文“面目全非”有些过了,但经过刻意润色篡改是不会少的,庄子及后学对老子的篡改痕迹已被许多学者指谪。

可以设想,按《史记》所说,老子“见周之衰,乃遂去”,“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的时间,与孔子逝世的时间不会相差很多。因为按世所传,老子长于孔子,这个“莫知其所终”是判定老子著《道德经》的临界点,即《道德经》原始本产生于此时。即便此时开始传抄,这个辗转过程是在战国初期进行的。传抄过程中,一定有学者进行了点评。庄子得到的《道德经》本应该是比较原始的传抄本。他得到的本子是否经过点评,他是否也进行过点评加工,已然难知。当时还没有纸张,所有传抄本不是简书便是帛书,但帛书抄写麻烦,代价昂贵。《道德经》中的“回还”问题就有可能是早期的点评之语被当作为正文而形成的。诸如反复出现的“故为天下贵”“故去彼取此”类语言和带有“故”“是以”等字眼的部分内容。有些自相矛盾的内容也可能是错误理解的点评造成的。所以以“千字”来论的“五千余言”之“余”,即便去掉重复的内容,居然超过二百多字。

然而,《道德经》中的许多成语可谓非常经典,已经传世,即使非老子原创,要想“订正”已是不可能的了。所以说,今天我们读《道德经》只是把它看作一部著作,把它看作宣扬一种思想的著作,至于是否是《老子》原貌,已经变得不十分重要。鉴于此,我主张称其为《道德经》,而不称《老子》。原本《老子》问世之际正处于汉字发展演变最剧烈的时期,汉字呈多样性与不稳定的态势。诸侯国的割据必然造成汉字的多样性,诸侯国的交往又必然使汉字遵循大致的规律,不至于偏离轨道,从而约定俗成——我们似乎可以从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中看到一些痕迹。

传世的《道德经》一些文字合于古韵,但不是所有文字都押韵;一些句式整齐划一,但也有散句;押韵和整齐的句式可能是老子以后的文人雕琢而形成。对偶、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段的运用也增强了《道德经》的可读性,艺术的加工使它更像“经”了,所以称它为类韵文体。

去掉标点、章号的《道德经》只有五千二百多字,本来只是一篇纯议论的文章。文章是写给统治阶层的。它围绕“论道”来阐释思想主张,中心主张是“为无为”。一篇思想学说文章被展开后就形成了一部思想学说著作。它流传下来,就确定了老子思想家、哲学家的地位。

出自陈广逵《逻辑解析〈道德经〉》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71762.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4月24日 下午2:43
下一篇 2023年4月24日 下午2:4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