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商丘的成语典故

沉鱼落雁

人们形容女子长得漂亮,往往用“沉鱼落雁”来比喻。意思是鱼见之羞愧得沉入水底隐藏,雁见之羞愧得落入草丛中隐藏。

典故源于战国时期宋国人庄子的著作《庄子·齐物论》中讲的一个故事:“啮(niè)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怎么、哪里)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且吾尝试问乎女(汝,你):民湿寝则腰疾偏死(偏瘫,即半身不遂),然乎哉?木处(在高高的树木上居住)则惴慄恂惧,猨(猿字的异体)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用草喂养,这里代指家畜、牲口),麋鹿食荐(美草),蝍蛆(蜈蚣)甘(甜美,嗜好)带(小蛇),鸱(猫头鹰)鸦耆(嗜好)鼠,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一种类似猿猴的动物)以为雌,麋与鹿交,与鱼游(戏游,即交尾)。毛嫱、丽姬(古代两个美女),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迅疾的样子)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端绪),是非之塗(通作途,道路,途径),樊然殽(xiào,杂乱的样子)乱,吾恶能知其辩(通作辨,分别、区分的意思)!’”

故事中的啮缺、王倪都是庄子为表达主题思想虚拟的人物。这一故事说的是:尧帝时期,贤士啮缺请教他的老师王倪:“先生该知道万物共同的是非标准吧?”王倪说:“我怎么知道?”啮缺问:“那么,你知道你所不知道的事物吗?”王倪说:“我怎么知道?”啮缺问:“那么万物就无法知道了吗?”王倪说:“我怎么知道?不过,我还是试着说说:怎么知道我所说的‘知道’不是‘不知道’呢?怎么知道我所说的‘不知道’不是‘知道’呢?且让我问问你:人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腰生疾病,甚而半身不遂,泥鳅不至于吧?人在高树上就会惊怕不安,猿猴不至于吧?谁知道住在什么地方才是最合适的地方呢?人吃家畜的肉,麋鹿吃草,螟蛤爱吃蛇,猫头鹰和乌鸦喜欢吃老鼠。谁知道吃什么东西才是真正的美味呢?雌猿和猵狙成为配偶,糜找母鹿交合,泥鳅和鱼交尾。毛嫱与丽姬两位大美人,人们认为是最美的女子,但鱼见了她们会沉水而躲,不敢浮出水面;鸟见了她们会高飞而逃,糜鹿见了她们会迅速奔跑(原意是说动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谁知道什么美色才是天下真正的美色呢?依我看来,仁义的端倪,是非的途径,纷纷错乱,我怎么能知道它们之间的分别呢?”

庄子认为,客观存在的万物本是不分彼此的,也是虚无的,是由“真君”或“真宰”主宰着的。这是本体论上的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与此相反,在认识论上,庄子认为事物的彼此、认识上的是非都是相对的,本无根本的界限,因此应停止有关是非的争论,做到忘我、无是非,用明静之心去体认万物,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境界。这是认识上的一种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的观点。基于这种本体论和认识论,庄子得出万物齐一、物我化一的主观唯心主义结论。

《庄子·齐物论》中的“毛嫱”是春秋时期越国绝色美女,与西施时代相当,相传为越王勾践的爱姬。最初人们对毛嫱画像的称道远远超过西施,是美的化身,“沉鱼”的原始形象。“丽姬”已失考。所以原始的“沉鱼落雁”是指“毛嫱”和“丽姬”,并不是“西施”和“王昭君”。后来才说成是西施和王昭君。

因为最早的两位美人是“毛嫱”和“丽姬”,所以原始的“沉鱼落雁”是指“毛嫱”和“丽姬”。后来唐朝诗人宋之问有诗云:“鸟惊入松萝,鱼畏沉荷花。”由于《庄子·齐物论》中“毛嫱、丽姬”的典故,此后世人便以“沉鱼落雁”形容女子之貌美。“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也成为古典小说中形容女子美貌的套语。例句:“此时鲁小姐卸了浓装,换了几件雅淡衣服,蘧公子举眼细看,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372)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7217.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1月6日 下午12:27
下一篇 2023年1月6日 下午12:4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