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马屁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那么从什么时候其“拍马屁”变成了讨好、恭维之意呢?

拍马屁由民俗发展而来

“拍马屁”一词在文献资料中第一次出现是在《官场现形记》第八回:他原是最坏不过的,看见陶子尧官派熏天,官腔十足,晓得是欢喜拍马屁、戴炭篓子的一流人。

拍马屁的典故是怎么来的图1

而拍马屁的典故却要追溯到往前翻500多年的元朝民俗。蒙古族是马上打天下,马对族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今天两个熟人相遇,第一句话通常是“,今天气色不错啊”之类的恭维之话。而蒙古族的一般百姓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附带随口夸上几声“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原本是褒义词。

要知道,人都是喜欢听好听话的,从来便是忠言逆耳,“好马”易与,“劣马”难题。所以长此以往,不管对方马如何,都要象征性的拍着马的屁股,说一句“好马”,走人了事。

拍马屁的典故是怎么来的图2

自此,拍马屁成为民俗文化的一种,发展到今天成为“阿谀奉承”的另类表达方法。

溜须、阿谀奉承、恭维

拍马屁是元朝以后逐渐形成的,那么在这之前,人们同样会作出“拍马屁”的行为,那个时候叫什么?

先来说“溜须”一词,源于宋朝。宋朝太宗年间有“寇老西儿”之称的寇准在一次宴会上,手下有个人叫丁谓,此人惯会讨好上司。丁谓看到寇准胡子上挂了一些菜汤,便急忙上去用自己的长袍大袖为他揩拭,寇准拂袖而起,说道“好赖你也是一介国家重臣,怎么还给上司干这种溜须的事儿呢”?

拍马屁的典故是怎么来的图3

由此“溜须”指“讨好对方”流传了下来。

阿谀奉承一词最早出现于明朝,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而“恭维”二字最早出现于汉朝,又做“恭惟”。西汉的王褒在《圣主得贤臣颂》开篇便写道“恭惟《春秋》法王始之要,在乎审己正统而已”。

一般用于下对上的谦词,同样有示好的意思,但何时起成为和“阿谀奉承”一样的含义,便不得而知了。

拍马屁的典故是怎么来的图4

根据目前的文献资料,在西汉之前“说好听话、逢迎”的表达方式不详,但是在《孟子·告子下》有一句“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指的是曲意逢迎君主的昏庸之事,比助长君主昏庸更加可恶。

这大抵是最早的“拍马屁”表达方式了吧。

关于“拍马屁”的由来,书中讲到,来历有三种说法。

  一说是元代蒙古人有个习惯,两人牵马相遇,要在对方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

  二是蒙古族好骑手遇到烈性马便拍拍马屁股,使马感到舒服,随即乘势跃身上马,纵马而去。

  三是蒙古人爱马,如果马肥,两股必然隆起,所以见到骏马,总喜欢拍着马屁股称赞一番。可见,“拍马屁”是一种风俗,并无贬义。

  个人看法这并不正确,如果追根溯源,应该是出自《庄子》,其实日常中说的“吹牛”“拍马屁”严格来讲都是出自《庄子》。

  《庄子》第四篇《人间世》中: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蚉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这句话就是关于拍马屁最早的说法。

  呵呵,现在年轻人多数是看文言文比看外文还难,如果按字面来翻译,可能很平淡。加入个人的想象,译如下:

拍马屁的典故是怎么来的图5

  有一个养马的,很爱马,马要拉粑粑了,就是筐接着;要嘘嘘了就用海边捡来的贝壳盛起来。有空就给马洗刷刷,给马吃最好的,喝最好的,时不时还找个MM给它泡泡。那马吃得好,日子过得好,长得骠肥体壮。主人过来了就用头蹭主人两下,以示亲密(其实有可能是马头上发痒)。

  有一次,马屁股上有虻、蚊在叮咬,主人就用拍子拍了,赶走了,马站立未动;接着主人发现马腿上也有虻、蚊在叮咬,继续用拍子去拍,马腿不习惯人拍打,受惊了,起脚就踢了主人,这下不得了,马主人胸前是筋断骨折,口吐鲜血,内伤严重啊……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译,里面还隐含有更深哲理。

  拍马屁、马屁精历来都是被人骂的,被人看不起的。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类人到处可见。说实话,我对于这类人也很反感,这类人的出现,只是为了满足一个人的自私需求而以,当你得势时,这些马屁精都来了,而当你失势时,来落井下石的也是这些人;为什么呢?他们得找另外一个人拍了,因为你这里已拍不到好处了。出卖你就是最好的办法。

  人生在世,有时太过方方正正,会感觉到世事相当艰难的,有时根本就办不好事,所以中国古人就提出一个外圆内方,做人应该对外圆,不要有棱角,对内要方,要有自已的原则,即自已的底线。

  如果一味的只知道拍马屁,虽然你自已感觉好象很风光,那么你的上司,你的领导,只会把你当一条狗,你的同事更会把你当成狗或者形容成朱元璋下面的东厂太监(就是包打听各个官员行为,向上司密报的那种)。

  如果做人自已有一个原则,你的上司、你的同事、你的领导都会敬畏你几分,谁都不敢睢不起你的。

  祝君好运!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72382.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4月25日 下午2:37
下一篇 2023年4月25日 下午2:4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