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是哪里人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姜太公出自上古名门,其祖居史迁却语焉不详,后人皆据“东海上人”属之于齐地。晋张华《博物志》载:“太公望所出,有东吕乡,又钓于棘津。”。唐代《元和郡县志》详细说了姜子牙的故里:“海曲故址在莒县东百六十里,”“海曲古城有东吕乡,太公望所出”。但这些说法,距太公时代较汉时更为久远,其根据从何而来?何以司马迁不清楚的事,后世反而更为明确?再则,《郑语·史伯》曰:“当成周者,南有申、吕。”《周语·富辰》曰:“齐、许、申、吕由大姜。四国皆姜姓四岳之后。”大姜之后,史载其地皆在中原或其南部地域,何以唯太公祖居为齐地?其实,历史上早已有人提出这个疑问,并且有不同的意见。

《汲冢书》是西晋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在盗掘魏王墓时得到的一部竹简书,比司马迁的《史记》早200多年,距姜太公时期更近。《汲冢书》出土第九年,也即太康十年(289),汲县令卢无忌立了一块石碑,上刻“太公乃汲县人”的文字。汲县古来就有太公庙宇和祠堂,还有太公阁和太公故里吕村。据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在汲城东门北侧有姜太公庙,庙前碑刻上说汉代会稽太守杜宣、汲县县令崔瑗一致认为太公故里在汲县,并说他的旧居还保存着。后代很多学者赞同此说,认为姜子牙的故里非汲县莫属。《史记·齐太公世家》有记载:“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如果,太公服事于纣,则其居于朝歌附近的汲县是顺理成章的。《孟子·离娄》篇里也曾提到:“(姜)太公避纠,居东海之滨。”可见,太公确实曾经服事于纣,也因去之,为避纠而居于东海之滨,这和《史记·齐太公世家》所载:“东海上人。”相合。但细细辨别这两条记载,史迁所载,是太公祖居,与孟子所言还是有区别的,事实到底如何?

《山海经》是一部重要的先秦文献,保存了重要的一些上古史料,对于我们了解上述问题有所帮助。《山海经.大荒北经》有以下几条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有北齐之国,姜姓,使虎、豹、熊、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这个姜姓的北齐之国,无疑所指就是姜太公所封之国,这个显然是后人补记,并不能据此简单否定材料的真实性。《山海经》所载材料俱为上古,时代绝大部分在夏以前,有的条文在夏之后,如《山海经.大荒西经》有条记载:“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谷。稷之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有赤国妻氏。有双山。”这条内容本为记载周人先祖起源,其时当在夏先,而此处记为西周,当为后世编著者,按自己的理解直接用了后世的字词来解释前代,这种情况在历代史书中常见,如《史记》传抄上古文章,经常用汉时字词和地名,代替原先的古文、古地名。

但后人的追记也经常引起解读上的混乱,比如此条“北齐之国“,研究者经常把其地望定于西周齐国。其实不然,《山海经》所述事皆在上古,此处显然是指姜太公祖居之地,与《大荒西经》西周姬姓国同例。经中的海与今天的海概念并不一致。“海”,《說文》云:“天池也。以納百川者。”,《釋名》云:“海,晦也。主承秽浊水,黑如晦也。”,《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又物产饶富为陆海。”。可见,上古的“海”又可作湖沼大泽解,不一定是指位于今天我国东界的大洋。尤其错误的是,今人研究《山海经》,经常据经中所载寻找四方海。经中所谓“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不过是上古的倒装用词习惯,实为“海东”、“海西”、“海南”、“海北”的意思,经中确实载有四方海,那还有“西北海”、“东南海”的记载,莫非还有八隅海吗?以此定义上古中国四隅四至,正可谓南辕北辙。实际上按《山海经》的四方叙述体例,撰经之人显然是认为中国四方之内才是那个“海”,整个地理范围是一个以海为中心的同心圆结构。“东海”也非指今天的东海,而当作“海东”,是海的东面,按《山海经》的字词用法号为”东海“,姜太公正是”东海上人“,”居东海之滨“。司马迁、孟子是时能看到一些较古的材料,但他们也已经无法正确解读,故只能地把原始记录留传下来,未加改动。

更确切的位置我们可以通过《大荒西径》记载来确定:“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这个“先槛大逢之山”按经中顺序紧邻北齐之国之西,“大逢”上古史料中多见。逢,也作逄(páng),逢国,即逄国。逢国来自上古时代的有逢氏,《山海经·海内经》中有“炎帝之孙伯陵”的记载,伯陵,即为逢伯陵,推测有逢氏出自姜姓。《国语·周语》中也说“大姜之侄,伯陵之后,逄公之所凭神也。”,韦昭注:“逄公,伯陵之后,太姜之侄,殷之诸侯,封于齐地。”夏代时有个传说人物叫逄蒙,《孟子·离娄》中说,逄蒙发射,拜师于后羿,逄蒙来自逄国,可见夏代时已有逄国。这个逄国又叫逢国,实为河伯冯夷之国,《水经注.济水》载:“水出荥阳城西南李泽,泽中有水,即古冯池也。《地理志》曰:荥阳县冯池在西南是也。”,又有《路史.国名纪五》云:“冯,唐韵。姬姓国。今荥阳李泽中有冯水,即古冯池,故冯夷国。”,“冯夷”当作“逢夷”,“冯”本通“逢”。“先槛”往时不解,今即知与“有逢”有关,我意“先”即经中所谓“先民”,又作“姺”、“有莘氏”或“有辛氏”,“有辛氏”与“有逢氏“本为同族而为“四岳”之裔。上古夏及夏以前的“豢龙氏”即“豕韦氏”,为“有逢伯陵”之后,世业养猪,其号为“龙”。则此“先槛”,岂非“龙门”?“禹凿龙门”、“禹所积石”皆为“大禹治水”事迹,经中引文“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连属成文,固非无因? “先槛大逢之山” 其西为“禹所积石”,可推测此所述当是自荥阳东端到西端的地理,则此“东海”当位于荥阳东端郑州之间,我意即后耒的荧泽。姜太公所谓东海上人,其故里应当是今天的荥阳郑州之间的荥泽。

姜太公是姜子牙,姓姜名尚,号飞熊。在历史确有其人,关于他的出生地没有相关的文献记载。因此国内的学者,根据相关资料,历史残留遗迹,文学作品描述中故事情节等各种方式作出自己的结论,有人说是山东,有人说是河南,也有人说是陕西等各个地方,各种说法不一,是有争议的话题很难有标准的定论。

在姜子牙的时代,本身就是十分出色的人物。杰出的军事才能,神鬼莫测的预演能力,成功地协助周文王推翻纣王朝,建立起周朝八百年的江山,封候拜相。尤其是在文学家许仲琳在小说封神演义中把姜子牙高度的神化,故事情节艺术的渲染,烩炙人口的事迹,成为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人物,深受国人的喜爱。尤其是中国许多农村的地方,盖房子上梁,还贴上红纸黑字,姜子牙在此,百无禁忌,以讨得吉利的彩头。

对于题主的问题,我给不了准确的答案。

……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76845.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5月13日 上午10:39
下一篇 2023年5月13日 上午10:5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