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晓丽讲曹雪芹(曹雪芹老师简介)

邹晓丽老师:曹雪芹的语言观(二)邹晓丽老师:曹雪芹的语言观(二)

小喵将在“名家讲坛”栏目定期为大家推送邹晓丽老师从语言文字学角度对《红楼梦》的解读,以飨读者。希望大家喜欢噢!

拓创新境——“假语村言”解(上)

文邹晓丽

邹晓丽老师:曹雪芹的语言观(二)

“假语村言”是曹雪芹语言观的核心。所谓“假语村言”即“贾雨村言”。贾雨村,名贾化。“雨村”是他的别号,“贾化”即“假话”的谐音。所以“假语”也就是“假话”。而“贾雨村”即“假语存”(脂批)。也就是说,真情存于假话之中。综观全书,这“假”不是虚伪或不实,而是“太虚幻境”大石牌坊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中的“真”。很清楚,“假话”是反语,也就是作者第一回中所说的“荒唐言”。

“荒唐”一词,在清末有装糊涂的意思。既然曹雪芹自云“满纸荒唐言”,那就是说通篇是装糊涂的假话、反话。因此书中例子应该是俯拾皆是。那么就让我们随手擷取一二加以剖析,从这些“假话”、反话、“荒唐言”中,体味其装糊涂中的清醒,解读其“假话”背后的真言。

邹晓丽老师:曹雪芹的语言观(二)

就以贾宝玉为例。

首先,从姓名看,宝玉的本质是“通灵”。正是由于通了灵性,所以在行将崩溃的“末世”,只能成为无用的顽石,因而只能是“假宝玉”。但“假作真时真亦假”,这块“末世”的顽石,在曹雪芹笔下却确确实实是块通了灵性的真宝玉。

正如第二回中贾雨村“罕然厉色”郑重其事地对冷子兴所说的:“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而仁者是秉“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如尧、舜、孔、孟等。恶者,则秉“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如桀、纣、安禄山、秦桧等。秉“所余之秀气”“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所以“应劫”不幸生于“末世”,经女娲锻炼,秉天地精华,“灵性已通”的补天顽石,虽未能补天,但是和尧、舜等大仁者实为“易地则同之人也”。所谓“易地”,指的是在时代中的位置:在治世则为宝玉,在末世则为顽石。“成则公侯败则贼”。这是冷子兴对贾雨村议论的注解。很清楚,作者为宝玉规定他姓“贾”(假的谐音),正是要说他是“真”。是真正通了灵性的宝玉。——这些反话就是“假话”。

其次,从对贾宝玉的评价看。在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子向众仙姬转述了宁、荣二公之灵的嘱托:

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已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我等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者。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用情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

邹晓丽老师:曹雪芹的语言观(二)

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

曹雪芹在此是以“家”说“国”。其中随“国朝定鼎”而兴,但现在“运终数尽,不可挽回”的贾府(实指“末世”之国),“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者”,这“业”当然指“奕世功名” (实指国统、国运)。但其中“略可望成”者,只有“嫡孙宝玉一人”。宁、荣二公对宝玉的评价是“禀性乖张、用情怪谲”,这就是“假语”。对这八字贬语应怎样理解呢?

先从字面看:先说“禀性乖张”。禀性者,天赋之本性也。乖张,即“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第二回贾雨村言)。换句话说,指有悖于世俗常理的怪诞行为。具体所指,即“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第三回宝玉出场时画像诗之一)。这里,“潦倒”应当作落拓不羁、行为不检点讲。即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足下知吾撩倒粗疏,不切事情”的“潦倒”;“庶务”当指为官做宦的事务,指仕途经济之道。对此道,宝玉井非真正“不通”,而是不愿通、不屑通。从第三十二回他把史湘云的劝说“如今大了,你就不愿意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会会这些为官做宦的,谈讲谈讲那些仕途经济,也好将来应酬事务,日后也有个正经朋友”斥之为“混帐话”,声称自己“并不愿和这些人(贾雨村之流)来往”,不是最好的证明吗?正是由于他鄙弃这种“庶务”,必然导致“被世人诽谤”的结局。

再说,宝玉真是愚钝痴顽、厌读文章的纨绔吗?不!从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看,他知识丰富渊博,见识卓越超群。他“怕读”的只是那些八股时文,只是有关仕途经济的“文章”而已。要知道,“通庶务”、“读文章”,是当时朝廷给知识分子安排的惟一“正途”,宝玉对此路不仅自己深恶痛绝,坚决不走,还要时时讽刺挖苦,怎能不被视为“行为偏僻性乖张”而引来世俗之人的“诽谤”呢?不论世人如何诽谤,这块“末世”的顽石却固执地我行我素,任人笑骂而不改,保持其“通灵”真正宝玉的本色。

邹晓丽老师:曹雪芹的语言观(二)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再说“用情怪谲”。“情”,前文已论述明白,是指为人处世的原则以及追求理想的精神。宝玉的“用情”既和“末世”格格不入,在世俗人看来,当然是“怪诞诡谲”,而最终招致“百口诽谤、万目睚眦”了。

总之,这八字评价,似贬实褒,看似“荒唐”,实极深刻:在这行将崩坍的“末世”,只有被世俗“诽谤”、“睚眦”者,才是“惟一”的能“继业”者。

装糊涂,这就是《红楼梦》中“假语”的第一个含义。

“假语”、“荒唐盲”的第二个内涵,是指用“梦”、“幻”等字来录实、谈情。作者在第一回中开宗明义:“更于篇中间用‘梦’、‘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者之意。”因此,解“梦”释“幻”,当是揭示《红楼梦》本旨的关键。当然是“阅者”应驻足注目之处。

在《红楼梦》中,写梦的主要有六回: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前托梦于凤姐;第五十六回,贾宝玉梦见甄宝玉;第六十九回,尤二姐梦见尤三姐;第八十二回、八十三回,黛玉的噩梦和宝玉的心痛病;第八十七回妙玉的梦。

虽然,历来对《红楼梦》的作者有种种说法,包括“96北京《红楼梦》讨论会”提出的新论:“《红楼梦》系《风月宝鉴》和《石头记》两部书合成。”(见《光明日报》1996年2月26日二版),但在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作这一点上,是学者们的共识。因此,我们自然“注目”于前八十回的梦幻,特别是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是全书的纲,尤其应成为读者、研究者驻足注目的焦点。我们就以第五回为重点,略作分析。

邹晓丽老师:曹雪芹的语言观(二)

何谓“太虚幻境”?让我们先解题。

太虚,至虚也;即最虚无、极端虚无,根本不存在的意思。幻境,即幻化所生的非人间境界。所以,“太虚幻境”是指幻象所致、缥缈虚无的神仙境界。但《红楼梦》中“假话”即反语,所以,太虚幻境实为从“身前身后事”“按迹循踪”中提炼“敷演出来”的“实录”。只不过用梦幻的形式表现而已。

太虚幻境的主宰是警幻仙子。“警幻”,警诫“幻者”。什么是“幻者”?从她出场的诗“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看,“幻者”指的是陷入“春梦”(喻怀春男女的情爱)、“飞花”(喻零落薄命的红颜女子)者。所以警幻仙子是要规引“众儿女”切勿“觅闲愁”(男女爱情)而应“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进人“正道”的封建社会的卫道女神。

警幻主宰的太虚幻境中又是怎样的呢?入门牌楼的对联说得明白:“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就是说,在氤氲仙气的虚无中,“隐”含着人世间确确实实的“真事”。这些人间真象,都是用影喻、暗示、荒唐的字画“隐”记在“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暮哭司”、“春感司”、“秋怨司”、“薄命司”….众多的“册子”之中。这些册子记录着诸多女子生活的背景、轨迹和悲剧结局。总之,是被压在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女子的斑斑血泪、累累白骨。让我们随宝玉进人“薄命司”,看看这些册中所“隐”的人间“真事”。

首入宝玉眼帘的是在“又副册”——处在社会最底层、身份最为下贱的丫头——首页的晴雯。其画是“既非人物,又非山水,不过是水墨瀚染,满纸乌云浊雾而已。”这,就是晴雯的生活环境:只有黑暗、龌龊的“乌云浊雾”,被卑鄙的谣言包围着。几行字迹写道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晴雯的“早夭”,只是因为她太美好、太聪明、太灵巧、太自尊、太有反抗性(心比天高)。用凤姐的话说:

那孩子模样儿手儿都好,就只嘴头子利害些。偏偏儿的太太不知听了那里的谣言,活活儿的把个小命儿要了。(一百一回)

封建“末世”尤其不允许“心比天高”的“下贱之人”活下去!晴雯不可能有活路。

邹晓丽老师:曹雪芹的语言观(二)

晴雯

再看“副册”——男子的玩物,地位与奴才同样低贱的“妾”——首页记的香菱。画面是桂花压抑之下水涸泥干、莲枯藕败的一方池沼。这就是“平生遭际实堪伤”的甄英莲(真应怜)——又名香菱——的生存环境和必然结局。莲、菱生活在冰冷的水(冷酷的环境)中,但就是这一点点冰冷的水也被剥夺,只落得“水涸泥干”。没有了水,莲、菱只有枯败死亡一条路。事实上,香菱是被正妻夏金桂害死,成为封建社会妻妾制度的牺牲品。

那么“正册”——贵族小姐、太太们——中的女子的命运又如何?还是看首页。钗黛合页的画面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玉带(黛玉)、金簪(宝钗)均不得其所:一悬枯木之上,一埋于雪中,其命运只能“可叹”、“堪怜”。

就是炙手可热、掌握家政大权,“男人万不及一”的精明干练的王熙凤又如何?画面是冰山上的雌凤——将融化的冰山喻指即将崩溃的末世。末世出现凤鸟,真是生不逢时。她的一生是“一从二令三人木”。这是指贾琏对待凤姐态度的三个阶段:初婚时“从”,即言听计从,百依百顺;以后是“令”,即向凤姐发号施令;最终是“人木”即“休”。从上下文看,是将凤姐休弃,凤姐只好哭回金陵娘家,这当然是封建社会中,比其他女子更加悲哀的命运。

总之,在这“朱栏玉砌,绿树清溪,真是人迹不逢,飞尘罕到”的仙境中,包容的却是血泪斑斑、尸横遍野。真正是此间朱栏血染,白骨砌玉,血花泪溪。这就是曹雪芹用“梦幻”表达的人间“真事”、世间真情。

特别发人深省的是,在“薄命司”匾下两边的对联上,赫然写道:

春恨愁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邹晓丽老师:曹雪芹的语言观(二)

“皆自惹”三个字,活画出“幻境”主宰(即封建社会卫道士)推卸杀人罪责,倒栽恶名的冷酷、虚伪、阴险、无耻的嘴脸,剖示其开脱罪责的狼子野心。这些以梦幻形式出现的“实录”,充分揭露了封建“末世”的黑暗、残酷、吃人的实质及其必将崩溃的命运。但曹雪芹的笔锋并没有收住,而是进一步用《红楼梦》十二支仙曲,更加形象、明确、深刻地勾勒出全书的主旨、结构,以及主要人物的身世、结局。

下面我们就从对序曲“红楼梦引子”和总结“飞鸟各投林”的简略分析中,看《红楼梦》十二支仙曲在表现《红楼梦》全书主旨思想中的分量和价值。

红楼梦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引子”中所说“奈何天”的“天”, 指的是封建社会已部分倾陷坍塌之天(即时代)。面对此险境,自己虽有才,却无力补天,只有作无可奈何的悲叹;“伤怀日”指追忆已逝去的天堂而满怀悲伤痛苦的日子;“寂寥时”指家与国都已从鲜花缀锦、烹油炙热之盛,跌入没落崩溃深溯的悲哀、绝望、孤独、寂寞的时刻。这“天”、“日”、“时”三句反映的是作者“试遣愚衷”撰写《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天崩地陷的“末世”)、家庭背景(家庭从盛到衰)、个人处境(不被时人理解的孤独寂寞,犹如置身于幽闭的古墓之中)。接着曲子奏出“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金、玉即指“情痴”、“情种”,也就是泛指不与世俗合作的年轻的叛逆者们。他们有玉的纯洁,金的坚强。所以,“悲金悼玉”是对执著追求理想的叛逆者不幸命运的悲叹,是对其悲剧命运深切的悼念。所以“试遣愚衷”道出了《红楼梦》的写作意图:为“末世”、为叛逆者唱挽歌。很清楚,“引子”是《红楼梦》的序曲,它简洁、形象、深刻地点出了(红楼梦》所反映的时代(末世)特色和写作目的。

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雕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邹晓丽老师:曹雪芹的语言观(二)

飞鸟各投林

“飞鸟各投林”是全书的总结。曹雪芹用通俗、形象的口语,直白地描绘出了“末世”最终坍塌崩溃的惨状——“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此曲虽从“冤冤相报”、“离聚前定”的宿命论出发,但也掩盖不住这正是作者为末世的灭亡敲响的丧钟。当然,从中我们也看到了曹雪芹思想的时代局限和看不见前途的绝望和悲哀。

另外,在十二仙曲中,“终身误”写的是宝玉的婚姻;“枉凝眉”写的是宝黛的爱情;“恨无常”写元春;“分骨肉”写探春;“乐中悲”写史湘云;“世难容”写妙玉;“喜冤家”写迎春;“虚花悟”写惜春;“聪明累”写凤姐;“留余庆”写巧姐;“晚韶华”写李纨;“好事终”写秦可卿。主要人物“金陵十二钗”的身世、结局,都作了明确的交待。而这一切,都是通过含蓄、暗喻、带着宗教色彩的虚无荒唐的“假话”,将“真事隐”于“梦幻”中传达给“阅者”的。

综上所述,我们自然明白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确是全书的纲。解开第五回的梦,就抓住了“此书本旨”。难怪作者明言“梦”“幻”“有兼离提醒阅者之意”。

再如第五十六回贾宝玉梦见甄宝玉,作者用在床前安着一面大镜子,“自然先躺下照着影儿玩来着,一时合上眼,自然是胡梦颠倒的”(袭人语)一语轻轻带过。但结合全书,却可以看出,这正是“风月宝鉴”照出来的“末世”中,真、假宝玉的本质区别:被“末世”肯定为真宝玉的只不过是“禄蠢”——只知吸吮百姓血汗的社会蛀虫;而“末世”认定的假宝玉真顽石,才是通了灵性的“维业者”,才是真正的宝玉。总之,在“梦”“幻”中所用铺张、华丽、带有浓郁虚无色彩荒唐的梦呓,正是“假语”的第二个重要内容。曹雪芹所以借“梦”“幻”,用“假语”,是雍、乾王朝严酷的文字狱所致(关于文字狱,将在本篇第四章详述)。

(本章选自《咬文嚼字红楼真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7年8月版)

邹晓丽老师:曹雪芹的语言观(二)

往期回顾:邹晓丽老师:曹雪芹的语言观(一)

作者简介

邹晓丽老师:曹雪芹的语言观(二)

邹晓丽,著名文字学家,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俞敏先生。其研究以文字学为主,也涉及音韵、语法、《红楼梦》以及文化学诸方面。出版专著《基础汉字形义释源》、《古汉语入门》、《咬文嚼字红楼真味》等。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邹晓丽老师:曹雪芹的语言观(二)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专栏画家:黄亭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18475.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2月3日 下午5:11
下一篇 2023年2月3日 下午5:1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