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成语演变,成语漫谈

往期推荐:文化丨《天龙八部》之端午:活着的滋味

漫谈成语演变,成语漫谈图1

(央视《中国成语大会》冠军组合pm2.5彭敏、李剑章)

成语,可谓中华语言文化的一大精髓。寥寥数字可以表达丰富的涵义。但是,大部分成语产生年代久,适用范围广,随着岁月的打磨,人们也赋予其不同的解释,因此很多成语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其涵义发生了变化,甚至部分成语现在的涵义与产生之初的意思完全相反。

漫谈成语演变,成语漫谈图2

具体而言,成语的演变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夸人还是骂人?——感情色彩的变化

成语往往丰富的感情色彩,人们用其表达着喜爱或憎恶。如下面一段话:

这个人安静时呆若木鸡,工作时喜欢闭门造车,看他工作时的样子简直是在走马观花。

上面句子中提到的“这个人”着实不够好:安静时傻乎乎的,工作时一个人闷起头做事,不和别人交流,而且工作马虎,喜欢草草了事!

但这是现代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早在这几个成语出现之初,表达的可是与之完全不同的内容。

“呆若木鸡”出在《庄子》里面的一个小故事:纪渻子是训鸡高手,齐王便邀他训练斗鸡。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又过了几天,纪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把鸡训好了。”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子训好的鸡却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被吓跑了。因此,齐王和别人斗鸡,场场获胜。“呆若木鸡”最早用来形容一个人镇静自若,态度稳重,和“发呆”没有一点关系。

至于“闭门造车”和“走马观花”,也是如此。“闭门造车”出自宋朝入学大儒朱熹的《<四书>或问》,表示在屋子里做的车子,不用量就契合路上的车辙,比喻技术高超;而“走马观花”最初也是个褒义词,表示心情愉悦,开心快乐。

漫谈成语演变,成语漫谈图3

第二,人多力量大——误用导致的词义演变

除了大家熟知的本义和比喻义,成语还应有“表面义”。有些成语的“表面义”经常给人以相反的理解,而不加深究,很容易用错。

比如,2016年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第742页,有一个成语叫“空穴来风”,词典中对这个词的解释是:“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而前一版词典中,“空穴来风”的意思还是:“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为什么出现完全相反的解读呢?误用率高!鲁迅先生曾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词语的“字面义”迎面给人以贬义印象,当这种误用成为共识时,个体坚持已经没有意义,词义“随大流”,自然随之变化。

类似的成语还有:“断章取义”、“死灰复燃”、“独善其身”等。

漫谈成语演变,成语漫谈图4

第三,到底在说啥?——指代范围和内容变化

形容几个人不和睦,喜欢给对方“下绊子”、“穿小鞋”时,我们常会用到一个成语——“勾心斗角”。但“勾心斗角”产生之初,无论其范围还是内容,和人际关系这个领域没半毛钱关系。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大诗人——杜牧。话说杜牧二十三岁时,唐敬宗即位,这位敬宗皇帝很“勤勉”——白天忙着打马球,晚上还要通宵抓狐狸,就是没时间管理政事,搞得朝廷上乌烟瘴气,老百姓民不聊生。杜牧对此非常失望,为了警醒当朝统治者,他借古喻今,写了那首著名的《阿房宫赋》,里面有一句描写阿房宫的句子“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意思是“(阿房宫的)房屋依势而建,屋内建筑向房心聚集,房屋边角对峙而立,大气壮观。”

后来,人们根据自己理解,借用其中的“心”和“角”,用以形容不良用心和口角之争,成语的范围和内容完全发生了改变。

类似的还有“眉来眼去”(古时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评头道足”(古时候无聊的人对妇女说长道短)等。

总之,历史在变,文化在变,成语也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成语作为汉语文化中的一大亮点,正随着人们的生活发展着,前进着,改变着……

漫谈成语演变,成语漫谈图5

【作者简介】厉运超,男,成都市苹果树下教育培训学校专职教师。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投稿邮箱:499020910@qq.com

投稿邮箱:125926681@qq.com

顾问:朱鹰、邹开歧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18987.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2月5日 上午11:00
下一篇 2023年2月5日 上午11:0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