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相思诗词,道尽世间最美情话

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我国古代的许多诗人都为妻子写过“情”诗,在这其中,若论知名度最高的,恐怕要数元稹的诗作了。

虽然元稹是公认的“花心男”,但他的那些“告白”诗,的确写得情深意浓,甚至成为后世人们用来表达相思的“警句名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样的诗,谁读了不受其感染呢?不得不说,元稹凭借这类诗作,是赚足了读者的眼泪与崇拜之情。

但是,元稹为妻子所作的诗也因知名度太高,以至于现在被说起的时候,许多人都会对其产生或多或少的“抵触”心理。

一首相思诗,道尽人间真情,句句都感动人心

所以,诗巷本期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来自欧阳修的一首诗。这首诗乃欧阳修专为妻子而写,字里行间满是真切的思念。此诗不夸张,而以温润细腻的笔触诉说着一味“真“,一味“痴”,句句都能感动人心。

宿云梦馆

宋·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宋任宗景祐三年,欧阳修坐“朋党”之罪,被贬作夷陵(今湖北宜昌)令,在途经湖北安陆(古云梦地区)的时候,因为思念妻子,欧阳修写下了这首《宿云梦馆》。

一首相思诗,道尽人间真情,句句都感动人心

诗的首句从侧面点季节,营造相思之氛围:北雁来时岁欲昏;北雁南归,预示着一年的时光将要结束。

“雁”这一物象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因为它于深秋之时从北往南飞,所以人们都视“雁”为秋天的使者。故而,在古诗词中,诗人们也都借“雁”来说秋,进而表达一种哀伤的情感。

作者就是如此,他在首句中先将“雁”拉入诗中,再通过“岁欲昏”三个字加以补充强调,就将诗中深秋的气息充分地体现出来。而当“深秋”之气息被体现出来的时候,关于深秋的画面、人物的情感也都随之被体现出来。

在初步营造氛围、奠定情感色彩以后,诗的承句便进一步对内容进行了补充:私书归梦杳难分;在万般的思念之中,已经分不清妻子的来信与回家的梦境了。

这是作者的真实感受,没有掺杂任何的夸张成分,没有海誓山盟与深情告白。但却显得无比真切动人。

“私书”是实际物象,而“归梦”是虚象,“杳难分”则是对作者神情恍惚之状的一种体现。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分不清现实与梦境?这就引起了读者的思考。这也是作者抛出承句的用意所在,他是想借具体的状态描写,来把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所以经过仔细品味后我们就会发现,承句中的七个字对情感的增强作用十分明显,将作者对妻子、对家的“极深”的思念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首相思诗,道尽人间真情,句句都感动人心

有情感的直接表达还不够,作者在后两句中加入了对画面的勾勒: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梦醒以后,推窗看到梧桐树叶纷纷飘落,水池里的荷花也都谢尽了,但是一夜之间,作者却不曾闻到下雨的声音。

“梧桐”体现着秋天的萧瑟之意,但作者又却偏偏将其与败“荷”相搭配,这就让本就萧条、凄凉的画面显得更加伤感。有人说欧阳修的后两句化用了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意境。

其实细细论来也并非如此,并非是欧阳修刻意去化用了李商隐的句子。世间之物象任人选用,而人间之情感又历来共通,所以“化用”一说倒是显得有些牵强了。

窗外的凋败之象充分说明“昨夜”下雨的事实,但作者却没有听到雨声。这又是此诗的一个特别之处,作者反方向而为之,借“无”道“有”:因为他太想念妻子,所以一直沉醉于梦境之中,这样一来,也就自然没有听到窗外的夜雨声了。

所以通过这样的剖析后,我们就能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作者心中那份深深的相思之情。

从布局与脉络来说,最后两句与前两句紧密相连、相互呼应,不但体现着紧凑感,更体现着稳固性与流畅感。

一首相思诗,道尽人间真情,句句都感动人心

梧桐叶落秋声碎,每教离人不得眠;各位看官,对于欧阳修的这首诗,你认为写得如何?欢迎在评论区简说一二。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35211.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3月15日 下午4:51
下一篇 2023年3月15日 下午4:5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