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道最经典一幕,无间道错位

说到间谍和卧底的电影,《无间道》是一部绕不过去的经典电影。也因为这部《无间道》,成为了香港卧底片的开端。因此,之后的一系列片子,好人和坏人并不能拥有一个单一的定义。

1991年,18岁的三合会会员刘建明听从大哥韩琛的指示进入警校学习,成为警方卧底。而同时警校中的另一名学生陈永仁,受警方安排表面上将其强迫退学,实际上则是让他进入三合会当卧底。刘建明从警校毕业后顺利的进入警局,并且职位步步高升,已成为刑事情报科A队的一员,在此期间他利用各种机会为韩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而陈永仁在这些年以来已经得到了韩琛的初步信任,但由于韩琛的案件始终没有破,他永远只能呆在黑帮,只有黄警督与他单线联系。

2002年的一个晚上,根据陈永仁卧底情报,获知一批毒品即将交易,而交易的一方为韩琛,但由于当时刘建明及时将消息传给了韩琛使其成功逃脱,不过因此双方发现各自的内部俱有“内鬼”,于是一场激烈的角斗由此展开。在最后的结局中,双方“内鬼”都认出了自己的身份,不过刘建明抢先一步,已经将陈永仁在警察局的档案删除。经过深思,刘建明决定做一个好人,请求陈永仁给他一次机会,陈永仁没有信,拷上了刘建明。最后陈永仁死在了韩琛的另一个警方卧底枪下,刘建明也杀死了那个开枪的卧底。

那么,《无间道》这部电影为什么可以成为经典呢?今天我就从故事情节、“无间”的真正含义来讲述这部电影的魅力之处。而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我会来解析这部电影成为经典的原因。

一步错,步步错的错位人生及悲剧,才是《无间道》的真正含义

01、两个年轻人因为一次巧合成为卧底,最终“好人”和“坏人”都想做好人

这部影片主要讲两个卧底在对方的阵营里为自己的阵营提供情报。可是,并不是谁都一直愿意去当卧底。警察想回归岗位,坏人想重回光明。可是,世界上的事情并不可以如愿:

一步错,步步错的错位人生及悲剧,才是《无间道》的真正含义

1、十几年前,两个年轻小伙子转换身份,这是一条不归路的开始

十几年前,韩琛派了一些卧底当警察。而在这些“警察”中混的最好的就是刘建明。十几年过去了,刘建明渐渐的当上了重案组组长,并且经常利用手中的职权为韩琛传递消息。

同样的,警察也为了调查韩琛,把还在警校的陈永仁假装开除了,而陈永仁根据黄督察的要求,一步步的接近韩琛。也只是为了获取一些对警方有利的情报。以加快韩琛的瓦解速度。

在我看来,虽然两个阵营的想法没错。可是,对于陈永仁和刘建明来说,他们已经开始了“错位”的人生。正如陈永仁无奈的对黄督察喊:“让我记住什么,记住自己是个警察,但是对别人喊我是贼?”

我一直在思考,可能因为电影的原因,我们或许会认为卧底很简单,很酷。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卧底要比我们想的更艰难。因为他们更像是演员,演员演戏不好,最多是被我们骂,可是卧底如果任务失败,那么失去的可能就是一条命。

2、一次意外,让两位卧底曝光

而在一次大行动中,陈永仁一如既往的给警察提供信息,而好不容易抓到人的警察,却因为刘建明的帮助,让混混们逃脱。并且,在众人的眼皮底下,刘建明给韩琛报信,让他们赶快离开。

这件事情发生后,两边都意识到了自己这边混入了卧底。于是开始了大清查,而刘建明和陈永仁得知这个消息,一时间也变得更加的小心翼翼了。因为,若是被查出来,他们很可能失去了性命。

3、最终,陈永仁牺牲,刘建明向往光明

还记得整个《无间道》电影中,最经典的一幕莫过于刘德华和梁朝伟站在天台上较量。陈永仁想回归岗位,可是刘建明却也不想做坏人,想重新回归光明,做好人了。

曾经,我没的选择,只能想尽办法的活着;现在,我有的选择,可不可以给我一次机会。

看到这里,莫名的有些心酸。或许,没有人相当坏人。而当坏人,理由有千百种,而想当好人,理由只有一种:向往光明。特别是身处在黑暗中的人,更是如此。我们只希望,可以如同正常人一样在大街上行走,不会被逼着做一些不好的事情。这,或许就是刘建明想当好人的原因。

至于陈永仁,对他来说,他的心理折磨比刘建明还大。一边做着坏事,还要安慰自己,自己是警察。永远提醒着自己不要忘记初心。他本就是光明,却落入泥潭。还记得曾有那么一句话: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身处黑暗,而是你看过光明,却又回到黑暗。陈永仁,或许就是如此。

一步错,步步错的错位人生及悲剧,才是《无间道》的真正含义

02、“无间道”的真正含义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无间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开头的佛经和这部电影有什么关系?在我看来,无间道有着下面的几层含义:

一步错,步步错的错位人生及悲剧,才是《无间道》的真正含义

首先,无间道代表着时间的流失

《无间道》系列共分三集,如果从时间的直线上来划分,三部影片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应是2-3-1-3。起点是《无间道2》也就是从前传开始。“在《终极无间》中整部影片实际上是分别穿插在前两集之间。这种“倒装式”的叙事方式,“除了受制于电影的商业原则而在美学旨向上显得散乱之外,《无间道》三部系列影片之间反而倒产生了一种“相互阐释”的心理效果。”影片在时间的交替中极其自然的获得了史诗的意义,使得“时间”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存在。

青年时代的刘建明和陈永仁生命没有太多交集,几乎没有对手戏,所以在演技的要求上自然要降低,挑选两位偶像派演员无可厚非;中年时代的刘建明和陈永仁,历经了无间生涯的折磨与沧桑,处事更加老道,刘德华与梁朝伟两大影帝拿捏得当的演技则让影片加分不少。但是为什么要选择长相上几乎没有相同点的演员饰演同一个角色呢?

如果放在三部曲的整体高度上去考量我们不难发现,导演在整部影片中一直试图呈现“时间”,讲述“时间”,导演在三部曲反复播放蔡琴的那首老歌《被遗忘的时光》,试图透过这首“高音甜、中音准、低音厚”的哀婉乐曲提醒观众时间的存在,“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

而在第一集的开头与第三集的末尾都出现了这样的场景:互不相识的刘建明与陈永仁在音像店第一次碰面,这两个不久就要拔刀相向的男人竟然坐在一起欣赏着这段音乐。时间不断向前演进,时间背后的真相逐渐显得昭然若揭,它与表面看到的往往大相径庭。导演正是用两个不同的演员来暗示着时间的“残酷性”,时间将包括人的面目在内一切曾拥有意义与价值的东西都毁坏的面目全非:这是时间流转、时代变迁的悲剧。

其次,无间道代表着角色的悲剧

《无间道》系列电影,如果要说真正的主角,那应该是“命运”,这是一个讲述命运、宿命论色彩极浓的电影。其实,在这部系列电影里,主要人物的戏份是比较平均的,这正是一种史诗式的叙事方法。

如同刘建明,他曾经因为没得选择,并且因为穷,只能先选择保护好自己的性命,加入韩琛。可是随着当上了警察,他发现他的事业越来越好,也有一个喜欢的女朋友。对他来说,这已经是他梦寐以求的。可是他也知道,如果一旦他真实身份被暴露出来,会有怎么样的结果。因此,他只能想尽办法的洗白自己,想回归好人行列。

如同陈永仁,本来是成绩优异的警校生。却因为爱自己的职业,而当上了混混。一边要想着进入韩琛的核心队伍,另一方面却又要提醒自己是警察,不是贼。这种错位的人生,让他一次次的发火“三年又三年,什么时候是个头。”

最后,陈永仁牺牲了。刘建明暂时安全了。可是,真的可以安全吗?我不清楚。只不过,因为这个错位的人生,这些错位的角色。让每个人的人生截然不同,没有人知道结局是什么,也没人知道悲剧何时来临。

最后,无间道代表着生死悲剧

还记得影片开头,有这么一段佛语:《涅磐经》第十九卷;"八大地狱之最,称为无间地狱。为无间断遭受大苦之意"而在影片结尾,也有着这么一句话:佛曰:受身无间者永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

“天台对决”无疑是《无间道》系列中的标志性情节。导演赋予了“天台”这一场景象征的意义,用陈永仁的话说就是“光明磊落”,因为陈永仁是个真正的“警察”。但是当陈把刘拷起来后说出这句话时,却被刘建明反问一句“谁知道?”的确,刘建明当时有把柄在手:知道陈真实身份的人或许只有他(刘建明)一人。

“警察”这个身份像是陈永仁生活中的一个光明面,一个大的方向,陈永仁会接受黄志诚“三年又三年”的许诺也是有这个身份在其中支撑。比起刘建明一直暗无天日的沉沦在充满不确定的未来中的苦恼,陈永仁显然要幸运的多,故而其悲剧的张力比刘建明要削减稍许。

“我是警察”这句话,道出了陈永仁的生命意义和命运。他要为这个身份而牺牲自己的邪恶背景,也要为寻回这个身份付出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当陈永仁被探员林国平击毙,尸体正好倒在电梯口,电梯门的开开合合正象征着陈永仁对自己警察身份寻回的失败。

刘建明是个彻底的处在绝望环境下的角色。实际上如果说陈永仁选择找到警察中的内鬼然后恢复警察身份这条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刘建明则是无从选择的。他选择自首,那么必然面临牢狱之灾;倘若他选择杀死韩琛等人来“洗底”,则他又必须为他杀死的人付出代价。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刘建明才是真正在“无间地狱”里挣扎的永无法超脱的灵魂。

当刘建明在第三集被围捕,他嘶声力竭的喊着“为什么不给我机会,为什么不给我机会,我只是想做个好人,为什么不给我机会。”实际上刘建明自己也十分清楚,他已经别无选择也不会有所谓的“机会”,因为他的一切都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所作的选择。

总结说来,死去的人未必悲剧,活着的人未必幸福。那么,“无间道”又代表着什么呢?想来不免可笑。死去的警察,生前一直被认为是坏人,而活着的“坏人”,却要饱受折磨。所以,到底是谁幸福?谁不幸呢?

一步错,步步错的错位人生及悲剧,才是《无间道》的真正含义

03、这部电影为什么成为经典

这部电影上映后,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直到现在,评分一直在9.2分。堪称是华语影坛的代表作之一。那么,这部电影为什么可以成为经典呢?

1、大牌明星的云集

这部电影的演员有刘德华、梁朝伟、黄秋生等一系列香港著名的实力派演员。除了有一系列的实力派演员,也有当时香港的年轻偶像:陈冠希、余文乐、陈慧琳等人。新老演员的加入,让这部电影更加的精彩。

有时候在想,为什么现在那么多电影会喜欢用流量偶像。后来,我想明白了,启用观众们喜欢的偶像,会吸引一大波的票房。而在年轻偶像的流量票房保障下,实力演员也可以更好的发挥。这不得不说,是一件互利互惠的事情。

2、故事题材新颖,情节设置紧凑

先说故事题材。《无间道》这部电影是在2002年放映。而那个时候,香港已经有了很多讲述黑帮题材的电影,如:英雄本色系列、古惑仔系列。这些电影大致讲述的是正邪不两立。

可是《无间道》不仅讲述了正邪不两立,还在其中设置了“卧底”这个元素。这个元素应该是根据西方电影《教父》中来的,而导演刘镇伟在这部影片给我们传达的观念大抵应该是: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不仅如此,这部电影大致90分钟,比起现在120分钟以上的电影还要少。而这么短的影片里,结合了两个卧底的心酸之路,经典的“天台”之问,以及大家喜爱的“打斗”元素。这些元素结合起来,也是吸引观众,并且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

3、这部电影是香港的缩影

这部电影上映是在2002年。2002年的香港影坛,处于新旧结合的时间。一方面,香港乐坛随着张国荣、谭咏麟的退出,四大天王的逐渐隐退,谢霆锋暂时还是一个青涩的小伙子。香港乐坛,暂时迎来了青黄不接的阶段。

而香港电影圈同是如此。90年代的香港影坛,大量的经典好片络绎不绝。可是进入了千禧年,似乎并没有什么好片子值得被推荐。很多人都有那么一种预感:香港娱乐圈的黄金时代将要结束了。

而这部电影打破了这个传闻。梁朝伟和刘德华精湛的演技,还告诉着我们,香港娱乐圈还是有人在的。传承,并未结束。而香港娱乐圈的传承,何尝不是我们的传承呢?

一步错,步步错的错位人生及悲剧,才是《无间道》的真正含义

结语:

《无间道》这部电影,虽然表面上讲述了两个卧底的心酸历程。可是,在这部电影中,我们更能了解到:活着的人未必幸福,如同刘建明依然饱受折磨;死去的人未必悲哀,如同陈永仁终于在死后恢复了身份,得到了万人的尊重。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角色的错位,时代的悲剧,或许,这就是“无间道”。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45531.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6日 下午5:04
下一篇 2023年3月26日 下午5:0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