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词写作的基本技巧(诗词写作有哪些基本技巧)

绝句分为五言、七言。而和中国古诗的分野一样,有是否遵循格律的区别。唐以前包括格律出现以后不遵守近体格律的绝句,我们称之为古绝。而遵守平仄格律的绝句,我们称之为律绝。

绝句的写法其实和大部分文学作品一样,都是讲究“起承转合”,要言之有物,言之有事,言之有景,然后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升华,转换,写出言在诗外的意境。

诗词写作天赋不高怎么办?掌握诀窍才是最重要。七绝实战技法5例

为什么绝句更讲究言在诗外?因为绝句短小,没有足够的字词空间来发挥,像律诗一样从头合到尾。所以七绝的写法一般是“起、承、转、放”,第一句起笔,第二句深化,第三句转开的时候为第四句做好铺垫,就像射箭之前的蓄力。最后一句把感情爆发出去,诗完结,意不完结,就真正做好了余味无穷。

感情的爆发并非就一定是慷慨激昂,而是指发散出去,并不用像律诗一样“起承转合”一定要合回来。能做到格式上的遵守,文法上的大致合体,一首七绝就可以说是合格了,但是不是好诗,咱们得另说。

七绝的起承转合是一种大的战略概念,在此基础上可衍生出很多种可以操作的技战术,上次讲了五种,本文再接着说说另外五种。如何在七绝的写作过程中,把四句用一些特殊字词组合,串联起来,从而捏合成篇,成为有一定意境的诗词。

诗词写作天赋不高怎么办?掌握诀窍才是最重要。七绝实战技法5例

第一法:即七绝前二句与后二句在时间上作今昔的比较。故此前二句多用“前年”、“昨日”等过去时间的字词,描写过去的景物事情。而第三句则用“今日”、“今朝”等现在时间的字词,描写现在的景物与事情,与前两句做对比,然后得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种写法与上次文章所讲的有所不同,主要是前后虽有明显的时间字眼对比,但不以复字作呼应,没有重复的字眼来推波助澜。

例如宋皱浩《仁老寄墨梅》:“前年谪向新州去,岭上寒梅正作花。今日霜缣玩标格,宛然风外数枝斜”。

第一句用前年,交代当年境况,第二句则对境况进行拓展描写。第三句转为目前今日的境况,第四句对描写今日的 场景,与前面进行对比,来做一种强烈的前后画面对比,更显情感冲击。

再看看宋朝朱熹的《水口行舟》“昨日扁舟雨一簔,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一三句作昨日今日的对比,二四也是进行对应的拓展描写刻画,以造成对比冲突,从而表达一种细腻的情怀。

诗词写作天赋不高怎么办?掌握诀窍才是最重要。七绝实战技法5例

第二法:与上一种方法有类似之处,亦是前二句与后二句作今昔的比较,但只是第三句用“今日”、“如今”等目前的时间字词,而前二句则不直接用“昔年”、“去岁”等过去时间字词。但前二句隐含有过去时间的意思,不用字词明面表达,相对隐晦一些。

例如唐朝杜甫《解闷》:“一辞故国十经秋,每见秋瓜忆故丘。今日南湖采薇蕨,何人为觅郑瓜州”。其实,前二句的故字,即表明是讲过去的情景。第三句用今日转为目前。

再如明朝袁凯《扬州逢李十二衍》:“与子相逢俱少年,东吴城郭酒如川。如今白发知多少,风雨扬州共被眠”。 少年即过去,白发即如今,前后两厢的场景描写,作时光轮转的强烈感官触动,故此中间跨度造成一种弯弓射箭之感,情感张力十足。

诗词写作天赋不高怎么办?掌握诀窍才是最重要。七绝实战技法5例

第三法:其实这一方法与上面第二法差不多,只是在第三句用“只今”、“惟有”四字来转,前二句也不用明显的时间字眼。前二句写眼前景物,第三句强调某种特殊事物,第四句以此种事物来对比过去,而产生一种某种时空沧桑或时光流逝。

比如唐李白《苏台怀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一二句写眼前现在的景物,第三句强调现在一种事物,第四句点明现在的这种事物当年如何,来做前后对比,而产生一种时空沧桑感。

明朝王廷相的《芜城歌》:“莫向隋宫问六朝,璚枝玉蕊已烟消。只今唯有湖边柳,犹对春风学舞腰”。 与李白的手法完全相同,这种写法的结构脉络比较特殊,但掌握好后,可很容易制造一种时空变幻的沧桑情感。 

诗词写作天赋不高怎么办?掌握诀窍才是最重要。七绝实战技法5例

第四法:这一法与前面三种皆不同,主要是以第三句后三字放置“如相问”的问答式提问,但其所问何事,不直接回答说明,而是第四句采用情景描写,相对隐晦表明回答意味。

例如唐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前两句描写在干什么,第三句用“如想问”一转,第四句冰心玉壶作回答。不从正面回答,以景物表达情感。

而明朝杨慎的《赠宋文百户石岗舍人》略有区别:“七十从戎鬓已斑,劳君相送出滇关。过家儿子如相问,为报衰翁二月还”。前三句手法与王昌龄的一样,第四句则不是以景物侧面回答,而是直接回答。虽然稍显直露,不够内敛,但也是一种方法。

诗词写作天赋不高怎么办?掌握诀窍才是最重要。七绝实战技法5例

第五法:此法是第三句采用“借问”、“欲问”、“试问”、“为问”等字词转接,在这些字词后面再以“何”、“谁”等字来回应,用以阐明所问之事为何,然后第四句则作相对应的回答。这种结构的联络,气脉比较顺畅,有一气呵成感。

唐朝高适的《塞上闻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第三句问梅花落在何处,第四句回应。

明朝汪本的《舟中有成》:“故乡南望渺无涯,水面云深日又斜。欲问浮生何所似,试来风处看杨花”。第三句是问浮生像什么?第四句回答在风吹来的地方看看那杨花,杨花就是我的浮生。这种一问一答的结构手法,其实最好掌握,不妨借鉴练习。

诗词写作天赋不高怎么办?掌握诀窍才是最重要。七绝实战技法5例

上述五种七绝手法,可以明显看出,关键都在第三句转句的处理上。用一些字词明显的转接勾连,将七绝的起承转合糅合其中,从而整合成篇,诗句的互相关联就很紧密,整首诗就不会显得散。

其实,大家不妨对比各个例子,进行相对应的练习练笔,熟能生巧。类似公式的套用这些字词进行结构练笔,对提高七绝的结构谋篇手法很惯用的,也算是一种捷径吧。

#原创诗词##诗词##唐诗宋词##诗词#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48158.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9日 下午2:35
下一篇 2023年3月29日 下午2:3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