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所谓吸费电话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揭所谓吸费电话背后的秘密

几乎所有手机用户都接到过骚扰电话,有些用户一天要接好几个甚至十几个,其中有一类骚扰电话所占比例最高,手法也最为隐蔽,就是“响一声”电话。响一声就挂断,来电人用这种方式究竟想达到什么目的?很多人认为这种“蜻蜓点水”式的骚扰是为了诱骗用户回电,进而到达“吸费”的目的,事实真的如此吗?近日,记者多方调查,探寻所谓“吸费手机”背后的秘密。

救命信息疯传实为诱导吸费?

“亲们,帮忙发一条救命信息。急需RH阴性A型血,孩子才8岁,爱心接力,救命之恩必有重谢!”近日,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里都出现这样一则求助信息,信息后面还留有13845672513和15561663350两个电话号码。与此同时,该信息也在微博、论坛上热传。为了尽快帮助这个“孩子”,善良的网友纷纷转发,甚至还留言支招。然而,这条信息很快被揭露为虚假消息。早在今年1月份,与该消息里相同手机号码的“温州消防官兵求助版”、“德州皇明公司同事版”等就被当地媒体证实为虚假信息。

该求助信息被迅速辟谣,然而随之而来的说法引发了更多网友担心。“信息里的两部电话都是吸费电话,一旦你打过去就会被扣高额话费。”“你拨打电话,然后查查你欠费多少,就明白了,如果你不是土豪,拨打需谨慎。”不少网友发出这样的提醒,甚至不乏一些名人“大V”。

此言论一出,再次引发网友热议,一时间有关吸费电话的话题再次充斥于网络,一些网友甚至宣称,网络上经常发布的寻物启事、寻人启事里所留的电话多是这样的吸费电话,一旦拨打便会被扣高额话费。

反复拨打未“吸费”均已关机、停机

一直以来,有关吸费电话的各种消息、说法甚至是新闻报道让人对这种高科技诈骗手段心有忌惮,然而现实生活中往往却只闻吸费名却未见吸费实。为了验证网友的说法,记者做了一番测试。

记者先后拨打了上述信息中所留的两个手机号13845672513和15561663350,前者为移动号码,后者为联通号码,归属地均为黑龙江黑河,拨打后前者提示“已关机”,后者提示“无法接通或已关机”。记者反复拨打多次,并咨询相关网友,并未发现手机话费异常的情况。

“用户接听电话是免费的,拨打电话的费用视情况而定,对方是本地用户、外地用户或者国际长途收费均不同。”电信客服表示,目前没有出现所谓吸费电话的投诉,“如果用户发现被异常扣费,很可能是被来电方定制了相关业务。”“移动用户在接听普通语音电话来电时是免费的,拨打电话也有相应资费标准,不存在恶意吸费的情况。”移动客服人员表示。“接听电话免费,拨打电话国际长途通话费用较高。

客服人员说,某些声讯台在拨打时可能会收取比基本通话费高的费用,但一般都会有提前的提示音,而且一般资费在每分钟两元上下,应该不会出现扣费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情况。

既然不是吸费诈骗,为何这类虚假信息会持续性广泛传播?电信专家项立刚表示,首先是网民防范谣言的能力薄弱,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人云亦云,才让这种破绽百出的谣言广泛传播。而作为谣言传播载体,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论坛,都能因此获得巨大的浏览量和转发量,只要不被明确为犯法,这些平台一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响一声”电话多为“空号检测”

在调查中,与“吸费电话”相伴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就是“响一声”电话。几乎所有的手机用户都曾接到过骚扰电话,其中有一类多发生在深夜,电话响一声就挂断,很多用户都是第二天一早才发现,这类骚扰电话被定义为“响一声”电话。据360公司发布的《2014年手机安全报告》显示,从拦截数量上分析,骚扰电话中“响一声”电话占比高达50%。

在360提供的骚扰电话榜单中,归属地为青岛的“响一声”电话号码有5个,记者回拨发现4个号码无法接通或已关机,1个号码拨通是“寻一健康男子圆我做母亲梦想”的女生电子音。随后记者查询话费发现,只扣除了唯一一次接通的电话话费,费用为0.15元。

记者又按照市民徐先生手机里最近拦截的5个“响一声”电话依次拨打,其中2个无法接通或已关机,1个提示为空号,另外两部接通后均为业务推销电话。记者随后查询发现,除了基本的通话费用外,话费依然没有任何异常。

这种“响一声”电话究竟是想干啥?360移动安全专家陈冲介绍,现在这种响一声式的来电方式并不是广为流传的所谓“吸费电话”,而多是为了查验用户的手机号是否正常使用。“业内管这个叫‘空号检测’,对方通过电话自动呼叫用户,根据用户手机端返回的语音信息,比如等待、占线、关机、传真等等,判断这个号码是否有人使用。”

陈冲介绍,这项业务对从事电话或者短信营销的行业,比如房产、保险、汽车甚至一些非法业务,都非常重要。“所以如果用户留意观察的话,在收到‘响一声’电话后的一两天内,一般都会收到推销电话或者短信。”

记者随后联系上一家名为“空号检测网”的网站,客服人员表示5万个号码起测,充值200元可以检测30万个号码,充值越高优惠越大,充5000元可以检测1000万个号码。“几个小时就可以拿到一份空号名单,你们把空号排除掉,比直接按号段发送信息省钱多了。”

加盟“加值电话”?彻头彻尾的骗局

为了进一步落实“吸费电话”的真实情况,记者转向电话源头进行调查,看看所谓“吸费电话”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记者发现,与外界“吸费电话”俗称不同的是,“业内”称之为“加值电话”。

记者以加盟者的身份联系了两家“加值电话”加盟公司。记者首先登录了一家名为“北京风帆网络通讯公司”的网站,网站醒目位置挂着一个视频,内容为警方提醒手机用户防范吸费电话,同时罗列了大量媒体有关吸费电话的报道,以此作为证明吸费电话存在的铁证。

公司“于经理”介绍,加值电话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话群拨器默认手机号码向外发出群呼,输入号段可瞬间使成千上万个电话号码造成未接来电,当有电话回拨过来时,电话转接器自动将来电转接至美国的高收费电话平台。回拨产生的费用由消费者支付,由签约运营商代收,然后分级分成。“最高级就是外国的电话平台,第二级是国内的运营商,第三级是我们公司,第四级就是你们加盟商,最后一级就是被吸费的用户。”于经理说,“每有电话打入,将扣除对方50元每分钟的话费,其费用由网络运营商代收,你可以提取总话费的25%作为佣金也就是12.5元,其余75%的分配为网络运营商50%我们25% ,形成互惠平台,每天返利一次,打到你的指定账号。”

当然想要获得这种“坐在家里就能发财”的捷径,记者需要支付5000~15000元的设备费。“设备越好,单次拨打电话越多,成功率越高,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来考虑一下。”于经理介绍。

记者最后提出自己确实想要购买相关设备,但想要亲自验证一下手机号码是否能够“吸费”。于经理显得颇为为难,称公司规定不能向未加盟客户透露号码信息。“想看可以到现场来看,具体的原理你一看就明白了,不过相关差旅费要你自己承担。”而且为了证明公司的正规性,公司网站首页上挂了一张模糊的营业执照照片。但记者随后在北京市工商局官网查询发现,根本没有这家所谓“北京风帆网络通讯公司”的注册信息。

“这就跟网上教授诈骗技巧的骗局一样,专骗那些想当骗子的人。”在进一步调查中,记者发现了一些“加值电话”加盟者现身说法,揭露这种所谓一本万利的方式其实就是彻头彻尾的骗局。“其实仔细一想就知道是骗人的,如果真的这么好赚钱,他们自己人为什么不去赚,还把这种好事分享给陌生人?”网友huuwii说。

混淆恶意吸费与高额话费概念

那么坊间盛传的吸费电话是否真的存在呢?

记者发现,这个纠结至今的问题,其实工信部早在2008年已进行了澄清。工信部认为,按照我国的电话计费原则,无论用户所拨打的电话呼转到何地,接通后主叫用户只需要支付从主叫号码到所拨打的号码之间的通信费,而被拨打号码的用户则需要支付从被拨打号码到其设置的呼叫转移号码之间的费用。由此可见,几秒钟的通话要收取高额话费,从我国现行传送信息的命令上和计费规则及法理上,都应该不存在。

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系统部副经理宁宇一直在追踪吸费电话问题,在他看来,“电话回拨吸费”很可能仅是个传言。他在自己博客上公开征集有相关问题的网友提供线索,统计结果发现,200多个可疑号码中,没有一例为回拨吸费现象。

对于很多人认为的骗子是通过把骚扰号码转移到声讯台甚至国外平台上进而赚取高额费用的说法,宁宇表示这种说法没有依据。

宁宇表示,按照我国的移动计费方式,A用户呼叫B,B又将呼叫转移到C号码,而A只需要支付由A到B的费用,不必支付与C有关的费用。也就是说,如果C号码是个声讯台或者海外号码,B进行呼叫转移到C,那么如果A呼叫B号码,又被转移到C的时候,A 是不需要、也不会支付B到C的长途费或信息费的。

360移动安全专家陈冲一直致力于手机安全防护的相关工作,曾对吸费电话这一话题进行过相关研究。“截至目前,我和我周围的同行从来没接触到一例网上盛传的那种所谓电话恶意吸费的案例。”陈冲表示,经过对此前多次“疑似”吸费电话分析,他发现民众对吸费电话的恐惧其实是对恶意吸费与高额话费概念混淆。

■链接

诱导回拨电话两种盈利模式

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系统部副经理宁宇表示,一些诱导回拨的电话其盈利并非通过收取用户高额话费,而是通过其他途径。这种电话有两种盈利模式。

第一种,是单纯的广告电话,用户回拨的那个被叫号码后面挂个IVR(或者别的放音设备),用户接通后放广告录音。这种模式与垃圾广告无异,被叫号码拥有者以此向广告发布方收广告费,但对用户端是没钱可赚的。

第二种,是境外声讯台,其号码是境外号码,寄希望于客户没仔细分辨号码就直接回拨,而产生巨额国际长途费。这些费用的大头被境外运营商拿走,而用户回拨的那个号码拥有者,则与境外运营商分成。工信部提示,在遇到“响一声就挂”的未接陌生来电时,用户应提高警惕,建议不要马上回拨,特别是来电显示号码包含“00”或“+”时,更需谨慎对待,如果回拨可能产生相应的境外电话费用。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53935.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4月5日 下午3:38
下一篇 2023年4月5日 下午3:4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