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文言虚词用法——于、与、则、者、之(四)

1.【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就在朝廷上设了有九个迎宾赞礼官吏的大典。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指南录>后序》) ★大小官员都聚集在左丞相的府中,都想不出办法来。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前一个“于”:从。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抄小路逃走,把宝玉送回赵国。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楚国有多余的土地,人口却不足。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可以悔恨的。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请让我奉命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鲁肃听说刘表已死,(便)对孙权说。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教育他;但对于自己,就以拜师学习为耻。

5.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您被赵王重用。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所以在内为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

1.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三国志·诸葛亮传》) ★亮身高八尺,每每把自己同管仲、乐毅相比。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燕王想和您交朋友。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不如派遣亲信主动去结好东吴,以共建大业。

2.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孔子说:“苛刻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后一个“于”:比)(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口技》) ★在这时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座位。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事情上,我的父亲死在这件事情上。

③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因此我有所感慨。

④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殽之战》) ★于是就穿着黑衣服给晋文公送葬,晋国从此以黑衣服为丧服。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此秦王很不高兴地敲了一下缻。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苏州的老百姓正对他痛恨到极点,于是趁他严厉地高声呵叱的时候,就呼叫着追击他。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于是就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柳宗元《愚溪诗序》) ★可现在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所辱没,这是为什么呢?

2【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沛公驻军霸上,还没有跟项羽见面。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

③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

2.给,替。

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和徐公比较谁相貌好?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他的实际数目要多到百倍。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然而有谋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将士不能不事先培养和选择。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勾践还亲自用船装满了粮食肉类到各地巡视。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一胎生了三个孩子,由官家派给乳母,一胎生了两个孩子,由官家供给口粮。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于是(有人)送给他一只生猪腿。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结盟之国,是不智。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结交秦王嬴政却不帮助五国啊。

3.对付。 ①庞暖易与耳。(《燕召公世家》) ★庞暖容易对付。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蹇叔的儿子也参加了出征的队伍。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论语》) ★我赞同点(点,人名)的主张。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汉书·翟方进传》) ★早上犯错误晚上就改正,君子赞许他。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那就废除祭钟的仪式吧?

【注】古代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每逢祭钟时,不是要杀一头牛,就是要杀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前祈祷。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刘邦说:“他你年龄,谁大谁小?”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哪个厉害?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跟徐公比较,谁美?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与其坐着等死,还不如起来拯救自己。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与其杀了这个小孩,还不如卖了他。

3.【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项王说:“壮士!赐给他一杯酒。”于是(有人)给了他一大杯酒。)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

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到跟前仔细一看,原来小蟋蟀已蹲在鸡冠上用力叮着不放)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政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国的威胁和外来的忧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招致灭亡。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假如)过去我不干这件差事,那么我早就困苦不堪了。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就值得羞耻,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

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

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似于奉承巴结。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对于他们自己呢,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

②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手刚举起,却又远远地跳开了。 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不是死了就是迁徙了。

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不是自己种出来的东西就决不吃。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观的景象。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 ★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登舟离岸了。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①《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 ①以身作则。 ★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给人做出榜样。

(四)动词。效法。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周易正读》) ★遵守后稷、公刘的事业,仿效古公、公季的法则。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公西华侍坐》) ★平时常常听你们说:“没有人了解我的才能.如果有人了解你,你们又将会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呢?

【则是】只当是。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 ★请给我(窦娥)烧一些纸钱,只当是看在你老人家已死去的孩儿的面子吧。

【则则】赞叹的声音。 ①连呼则则。

4【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有谁敢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我一定唾他一脸!。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国自从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从来没有坚守信约的。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这几项都是用兵的禁忌。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或许不同于两者的心理活动,为什么呢?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说这件事情的时候,脸上好像很悲伤的样子。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也没有找到。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霎时间,烟火满天,人马烧死的、淹死的很多。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近来我奉皇帝命令讨伐有罪的人。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黄宗羲《原君》) ★古时把天下人放在主要位置,君主放在从属位置。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矣。(黄宗羲《原君》) ★远的不过几代,近的就在自身,那血肉崩溃的灾祸,便临到他的子孙了。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隆中对》) ★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的原因,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们所以离开家人前来投靠您,就是因为爱慕您的崇高品德啊。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谁给大王献闭关这条计策的?

5.【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太后气冲冲地等着他。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晓得将军宽待我到这个地步啊! 之:我。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我不过是市井中一个宰杀牲畜的人,公子却屡次亲自慰问我。 之:我。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信陵君窃符救赵》) ★况且您即使瞧不起我,抛弃我,让我去投降秦国,难道您就不怜爱您的姐姐吗? 之:我。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 ★然而告诉了你,又恐怕你天天为我担忧。之:你。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那个季孙要这么千,我们两人都不想呢。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秦国承担理屈(的责任)。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儿子想为父母报仇,大臣想为君王报仇。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不担心军队人数的不足,却担心军队士兵不懂什么叫羞耻。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你不要对百姓说您吝啬而感到奇怪。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一个是不通晓断句,一个是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就好象拿肉去投给饿虎,那会有什么成效呢?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

4. 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轰隆隆的擂响战鼓,兵器与兵器相互接触后,有的士兵丢掉盔甲拖着兵器就逃跑了。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霎时间,烟火满天。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那齐人最后走往东城外的墓地,又走向祭扫坟墓的人,讨些残菜剩饭;不够,又东张西望地跑到别处乞讨。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7337.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1月6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3年1月6日 下午4: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