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技术24年后能克隆人类了吗

如今是2020年,距离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已经过去了24年,但是现在似乎已经好久没有关于克隆的大新闻发生了。这是因为克隆技术已经陷入了瓶颈,或是走到头了?还是因为克隆技术早已进入克隆人类的阶段,亦或克隆人早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只不过由于项目的敏感性从而不为大众所知?

实际上,克隆技术一直在发展,而且科学家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只不过,克隆技术还远没到可以克隆人的程度。

从“克隆鱼”到“克隆猴”

多莉并不是第一只被克隆出来的动物。第一只被克隆出来的动物是青蛙,由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布里格斯和托马斯·金于1952年克隆出来。之后到了1963年,中国科学家童第周通过把鲤鱼的细胞核置换到鲫鱼的卵细胞(卵细胞的细胞核会被提取出来)当中,培养出了世界上第一条克隆鱼。

克隆技术24年后,能克隆人类了吗?

之后到了1996年,多莉诞生了。虽然多莉不是第一只被克隆出来的动物,但它是第一只被克隆的哺乳动物。因为人类也是哺乳动物,这在科学史上意义非凡,所以它的名气也就更大一些。随后,克隆技术一直在高速地发展,甚至已经开始应用到普通生活当中。例如,在2007年,韩国科学家以加拿大的优秀警犬为模板,克隆出了天生就带有较为优秀嗅觉的韩国海关缉毒犬。又如在2009年,科学家首次尝试克隆已经灭绝的比利牛斯高地山羊,这种山羊于2000年1月灭绝。遗憾的是,比利牛斯高地山羊的克隆体只存活了7分钟,随后死于肺部缺陷。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只克隆猴“中中”在中国科学院里诞生了;同年的12月5日,在同样的地方,第二只克隆猴“华华”诞生了。中中和华华是首次通过“核转移”的克隆技术克隆而来的灵长类动物。核转移的克隆技术也是当初应用于多莉的克隆技术,这种克隆技术可以简单地分为3步:第一步,将要克隆的物种的卵细胞里的细胞核提取出来;第二步,把要克隆的动物的体细胞核注入到已经没有细胞核的卵细胞当中;第三步,把合成的细胞培养到一定程度,形成胚胎之后,再移入雌性动物的子宫当中,此时,整个克隆过程就完成了。

既然属于灵长类的猕猴(中中和华华属于猕猴)已经成功被克隆出来了,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同样属于灵长类的人类是下一个即将被克隆的物种?

寿命正常与否,全看运气

然而,人类可没那么容易被克隆出来,克隆其实是一项很艰难的科学挑战。相信我们已经看到过不少成功克隆的新闻,但是科学家们克隆失败的案例比成功的要多得多。而且,即使克隆成功了,克隆体的寿命一直是一个问题,克隆体经常会出现多病及早夭的情况。

在排除了实验过程中对细胞造成的损害之后,科学家们起初认为这和DNA上的端粒有关。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端粒控制细胞分裂的周期,细胞每进行一次分裂端粒就会减少一点,当端粒用完之后,细胞就会凋亡。

克隆技术24年后,能克隆人类了吗?

随着动物年龄的增长,动物细胞的分裂次数越来越多,该细胞内染色体的端粒也会越来越短。科学家们认为端粒的长短在某种程度上也控制着动物的寿命,动物的端粒越短,该动物活在世上的时间也就所剩无几。科学家们认为,克隆动物的寿命之所以普遍较短,那是因为它们都由短端粒的成年个体的体细胞核分裂而来。

但是,在多莉诞生的7年后,也就是2003年,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克隆出来的动物的细胞端粒会有3种情况:它们端粒的长度跟克隆母体相比,要么更短、相等,或者是更长,而且这3种情况发生的概率相同。另外,端粒比母体还要长的克隆体的寿命并不比母体更长,其寿命最多只有母体的95%(这些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端粒控制寿命的理论)。

综上所述,这也就是说,按照目前的技术,即使有人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暗地里开始克隆人类,那么他成功的概率可谓是极小。即使他成功了,那么克隆人的寿命最高也就只有母体的95%,而且这还得看运气。

一直以来的伦理问题

有的人或许会想了,为什么科学家克隆人类只能偷偷地来,而不能正大光明地进行实验?从多莉诞生之日起,关于克隆体的伦理问题也随之产生了,特别是关于人类克隆体的,因为根据目前所取得的克隆科学成就,我们自己就可以大胆地预测,人类对于自己的克隆成功与否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未来科学家们能成功克隆人类,那么会发生什么?首先是克隆人的身份问题。无论克隆人最后能不能算做“人”,都避免不了被去人性化和被物化的风险。如果克隆人算作“人”,鉴于克隆人跟正常人一样,需要从婴儿开始成长,那么这就给了母体或者其他人操纵克隆人的机会,然后一些人会利用克隆人行不法之事,接下来再把一切责任推给克隆人就好,毕竟如果克隆人是“人”,那么他就得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如果克隆人不算做“人”,那么跟克隆人DNA相同的母体又算什么?另外,克隆人算做其他东西的话,那么克隆人可能会被用于栽赃嫁祸,战争或者器官移植货源,等等。一个能跟人那样思考,并且有着跟母体一样DNA的东西的“用处”可太多了。

而且,这还会产生“真假美猴王”的问题。如果一对夫妇由于某些原因,在他们自己的孩子刚刚出生、甚至还未出生时,就把孩子给克隆了,那么将来当母体和克隆体的身份混淆时,母体该怎么证明自己的身份,其他人该怎么分辨母体和克隆体?另外,由于母体的“人”的身份只有一个,事情很可能会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即使是健康的克隆体都要面临如此严峻的伦理问题,更不用说残次的克隆体了,而这又引出另一个重要的伦理问题:克隆人该由谁来照顾?

动物的克隆实验表明,克隆动物有较大的概率发生生理上的问题,例如多莉。绵羊的正常寿命为12年左右,而多莉只活了7年,并患上了本该老年绵羊才有的进行性肺炎(不治之症)和关节炎。所以,如果克隆人在中年时期、甚至是幼儿时期就患上母体没有的不治之症,那么,谁该为他(她)的照顾责任负责?

照目前情况来看,克隆人类的弊远大于利。与其寄望于来自于克隆体的第二次机会,人类倒不如好好珍惜自己如今的身体、社会和自然生活。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31879.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3月9日 上午9:26
下一篇 2023年3月9日 上午9:2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