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蕖的主题,芙蕖的主旨是什么?

《芙蕖》的主题:自嘲“不善养生”,实诉心中不平

主题也叫主旨,是一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亦即李渔所谓“主脑”。李渔在他的《闲情偶记》中说:“古人作文,一篇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他作《芙蕖》一文,其立言之本意何在?

语文教材《教学参考书》说:“‘《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是全文的总起,简明扼要地点明主旨:‘备述’《芙蕖》种种‘可人’之事。”又说:“围绕‘可人’,概括出芙蕖……种植之利甚大的结论,照应第一段的总起,使‘备述’芙蕖种种‘可人’之事的主旨更为突出。”

然而,李渔的“本意”真的在于“备述芙蕖之可人”吗?我以为不是。

《芙蕖》的主题:自嘲“不善养生”,实诉心中不平

《芙蕖》全文共七个自然段落。第一段总起,然后用四个自然段分别写芙蕖之“可目”“可鼻”“可口”“可用”,第六段概括说芙蕖“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若作者“本意”在于“备述芙蕖之可人”的话,至此已是意到言足,首尾圆合,不必再画蛇添足。

然作者并未就此止笔,而是续写了一大段抒发感慨的文字:“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乞天水以救之,殆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因“芙蕖可人”才“酷好一生”。“酷好一生”却“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岂不悲哉!能无怨乎?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李渔把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的悲凉,归结为“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以自嘲,然“世道不公”的愤慨寄寓其中矣。

《芙蕖》的主题:自嘲“不善养生”,实诉心中不平

“善咏物者,妙在即景生情。如前所云《琵琶·赏月》四曲,同一月也,牛氏有牛氏之月,伯喈有伯喈之月。所言者月,所寓者心。”(《闲情偶记》)

李渔生于兰溪,出身寒门,幼在如皋,长在开菜铺的小康之家,三十八九岁时离开家乡,流落杭州,开始“卖赋糊口”,四十八九岁携家庭戏班遨游江湖,以其戏剧取悦于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予生于忧患之中,处落魄之境,自幼至长,自长至老,总无一刻舒眉。”(《闲情偶记》)

明代文学家李贽说:“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为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积已久,势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焚书》卷三《童心说》)

李渔正是借写芙蕖而感世事。先写芙蕖种种之可人皆为铺垫,缘物抒情,卒章显志,自嘲“不善养生”,实诉心中不平。

《芙蕖》的主题:自嘲“不善养生”,实诉心中不平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52599.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4月4日 上午11:26
下一篇 2023年4月4日 上午11:2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