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黍、苞谷、桃黍,其实是同一种来中国比美国建国还早的庄稼

“你这小编咋回事呀?给你说过多次了,蜀黍是高粱,不是玉米,我们这儿早几百年就是这样叫的,多看点书,长长见识吧……”

一位并没有关注@豫西人文摄影 的老粉丝又又又发来私信,质疑作者不听劝告,屡次犯错。倍感无奈,今天就来扒拉扒拉关于“蜀黍”、“苞谷”、“玉谷”或者叫“桃黍”的,它们的历史,至少在作者的认知里,这就是同一种粮食作物,是一种来中国安家比美国建国历史还要早上几百年的美洲原产农作物。

蜀黍、苞谷、桃黍,其实是同一种来中国比美国建国还早的庄稼

河南栾川,2020年玉米丰收

豫西山区主要是指800里伏牛山,包含洛阳、南阳、平顶山3个市多个县,根据作者这些年的走访,在这儿延续传承数百年的大家族几乎没有,大多祖上都是来自山西大槐树,也有的是解放前逃荒至此,因此口音各异,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栾川、卢氏、洛宁几个县的口音差别更大。

例如图中大叔手中拿的玉米棒子,栾川县大部分地区叫“玉谷”,洛宁称之为“桃黍”,嵩县叫“玉蜀黍”,按照现在统一叫法,都是玉米。当然,也许其他省份还有不同的叫法,作者并不了解。

蜀黍、苞谷、桃黍,其实是同一种来中国比美国建国还早的庄稼

河南三门峡,当地农民在树上晾晒玉米

玉米究竟是什么时候被驯化,成为粮食作物的,目前并没有准确的定论,玉米的发源地是美洲大陆,这却是全世界公认的一个事实。一些网络小说里写神农氏在洪水过后的平原,引导远古先人种植玉米,那是纯属扯淡。

蜀黍、苞谷、桃黍,其实是同一种来中国比美国建国还早的庄稼

本文图片全部独家实拍

玉米是什么时候来到中国的,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海上航线说,一种是陆上传播说。

海上路线说的是:16世纪,由葡萄牙人开辟的海上东方航线,他们首先带到了福建,然后传播向了内地。

陆上传播说的是:16世纪,由印度进入我国,然后流传到四川等地被种植后再传遍全国。四川古称蜀,“蜀黍”是从天府之国扩展开来也能说得过去。

蜀黍、苞谷、桃黍,其实是同一种来中国比美国建国还早的庄稼

河南西部被野猪咬过的玉米

根据有据可查的文献资料,明代文学家田艺蘅在1573年撰写的《留青日札》这样说:“御麦出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御,故日御麦。花类稻穗,其苞如拳而长,其须如红绒,其粒如芡实,大而莹白,花开于顶,结实于节,真异谷也。

封建王朝时期,能称之为“御麦”,可见当时也并不是作为常见粮食作物普遍种植的。就连对我国植物了解最多的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说:“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

”通常指的是能进皇宫,皇帝才有资格享用的好东西,“”字也显示出在当时玉米的珍贵,根据资料猜测,玉米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在中国安家之后,慢慢适应中国的气候,逐渐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南至海南岛,北到黑龙江都有种植。

蜀黍、苞谷、桃黍,其实是同一种来中国比美国建国还早的庄稼

云南文山州,一位奶奶背着孙子在玉米地劳作

上世纪50~80年代,玉米曾经作为我国农民的主粮生产,随着小麦、稻米亩产量的提高,逐渐不再作为主粮,而转向饲料作物。但随着青壮年农民大量外出打工,山区无法实现机械化,重体力型的小麦手工种植模式逐渐被山区农民所淘汰,只保留了一年一季玉米种植。尤其是山区,不少农民仍然保持着食用玉米糁饭的习惯。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扩大,加之天气条件适宜,单产尚可,玉米产量明显增加。据农业农村部1月份预估,2021/2022年度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为4332.4万公顷,比上年度增加206万公顷,增幅为4.99%;单产为6291公斤/公顷,比上年度下降26公斤/公顷;总产量为2.7255亿吨,比上年度增加1188万吨。

蜀黍、苞谷、桃黍,其实是同一种来中国比美国建国还早的庄稼

豫西山区的农民普遍认为:相比小麦和稻米,玉米饭更养人。90多岁、100来岁的老人,尤其喜欢吃熬煮粘稠的玉米饭。

山地玉米一般在4月份种植,民间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的说法,因此都是在谷雨之后进行种植,而收割的时间就没法统一了。河南最好喝的玉米糁就是栾川玉米糁,又以冷水、叫河两镇为佳,其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地方温差大、生长周期长、颗粒饱满闻名。栾川山区居民熬煮玉米糁饭,最少也得半个小时以上,因为磨出来的玉米糁都是颗粒,没有粉状的玉米面,熬煮时间短了,根本无法让每一颗玉米颗粒充分饱和变软。

山区农民熬煮玉米饭,还有放碱和树叶的习惯,有人说放碱面是为了中和山区过硬的水质,放青檀叶子或者葛兰叶,则是为了玉米饭更加清香。虽然没有人专门做过研究,根据作者的体验,味道确实比单纯熬煮玉米糁好得多。

蜀黍、苞谷、桃黍,其实是同一种来中国比美国建国还早的庄稼

关于玉米,每个地方叫法不一样,不管是玉蜀黍、玉谷、桃黍、苞米、苞谷或者其他,其实都是同一种植物,而且并不是我国原产的粮食植物,虽然我国玉米产量已经极大,每年仍需要不同程度的进口,这种植物,在人家美洲老家出产量更大。

因此作者认为,正常探讨没问题,没必要硬把自己的认知强加在别人身上,比如在我们豫西地区,上厕所仍然成为“解手”,你总不能说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说法,必须统一成“WC”或者“卫生间”吧?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53015.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4月4日 下午3:12
下一篇 2023年4月4日 下午3:1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