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期食品真的不能吃了吗

“临期不等于过期”临期食品半价,你买吗?

1升装的意大利玉米油31元、1升装的啤酒20元2桶、9元的安慕希酸奶“买一送一”……因为临近保质期,一些食品打折出售,“摇身一变”成了物美价廉的畅销品,吸引了许多消费者。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一些超市发现,针对临期产品有些超市在人流密集的地段设置临期专柜,有些超市则打折出售或者“买一送一”。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时,除了看保质期,还得关注食品的储藏条件,对于冷链食品,最好不要等到临期了才购买。

临期食品:价格通常便宜一半

家住市区银都花园的张大爷是超市折扣食品的老顾客。“超市里打折的牛奶、面包、饼干、蔬菜等商品,我每次都买很多,因为家里人多,两三天就吃完了。”张大爷告诉记者,这些折扣食品的保质期基本都剩两个月左右。

“临近保质期不等于过期,不影响食用,但是价格比原价至少便宜一半。”张大爷说,购买临近保质期的食品比较划算。据了解,一些商场超市为了减少浪费,在一些食品临近保质期时推出打折促销活动,且折扣力度都非常大,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临期食品市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像张大爷一样接受“临期不是过期”的概念,不再一味追求产品的新鲜度,而考虑是否能在保质期内使用完商品,并享受临期商品的优惠。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前来购买临期商品的顾客不仅有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中老年人,还有学生和年轻白领。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消费者,发现价格便宜是她们选择临期食品的主要原因。毛毛是市区一所职高的高二学生,因为生活费有限,购买酸奶等零食时,她会优先选择那些“买一送一”的临期奶制品。“价格便宜一半,而且我喜欢喝酸奶,消耗很快。”毛毛说,临近保质期的食品既满足她的嘴瘾,又兼顾了“荷包”。

市区大润发超市在二楼电梯口设置过临期产品专销区,销售临近保质期的方便面、奶制品、酒水饮料、休闲食品等商品。工作人员介绍说,他们销售的所有临期食品剩余保质期大概在2至3个月,基本在过期前都能售空,个别剩下的做报废处理,不会让消费者买到过期食品。对此,一位食品安全监管从业者也表示,临期食品实际上就是保质期内产品,如果没有破坏储存条件,本质上跟正常销售的食品没有区别。

如何处理临期食品,一直是困扰众多企业的经营难题。据统计,全球每年浪费的食物价值达上万亿美元,重量近14亿吨,而临期食品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临期食品市场的出现,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盘活企业库存,减少浪费。

临期水果:消费者看得多买得少

眼下,商场超市为了减少浪费,在一些商品临近保质期时通过低价促销进行处理。在瑞安市区,水果类的专卖店日益增多,他们是否也会像超市一样处理临近保质期的水果呢?日前,记者走访了一些水果专卖店了解到,临期水果有低价促销的现象,但是消费者却是看得多买得少。

水果先森鲜果专卖店是经济开发区毓蒙路一带有一定规模的水果店,出售各类时令水果和一些进口的高档水果。昨晚8时许,水果店里顾客盈门,在入口显眼位置的水果“折扣专区”也迎来了饕客。小王在折扣专区前挑选了好一会儿,最后拿走一盒打5折的青提葡萄,可是没多久,小王又折回来把它放回了原位。“仔细看了一下,有部分葡萄的皮蔫了,想想还是不要了。”小王说,水果主要就是吃个新鲜,这盒青提葡萄都快是准葡萄干了,感觉这钱没必要花。

据店员透露,小王准备购买的这盒青提上架已一个星期左右。记者在这个折扣专区看到,除了青提外,还有蓝莓、梨、苹果、橘子等多种水果,它们短则已上市四五天,长则十天。店员告诉记者,不同水果的保质期是不一样的,青提是10天左右,苹果、梨是15天左右,柚子最长能达到1个月,折扣专区放的很多水果已快要到保质期,如果这一两天卖不出去就得下架倒掉。

商家:不刻意提醒食品的保质期

“购买时只关注到特价,并未注意到该商品已临近保质期,买回来才发现,这箱酸奶不到一个月就过期了,根本来不及喝完。”近日,市民翁女士在超市购买了两箱促销的品牌酸奶,直到开始饮用时才发现了问题。

记者在市区一家超市发现,该超市奶制品货架上既摆放着正期商品,又摆着“买一送一”的临期商品。在向店员咨询后,记者才了解到哪些是临期商品,哪些是正期商品。一些临期商品的柜台上也未见到明显的保质期提示。

该超市导购员表示,产品上已标有保质期,店内不会再将保质期标注在货架上。“消费者在购买时,有询问我们的话,都会提醒这是临期食品。”该店员说,消费者最好养成主动关注商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据了解,原国家工商总局早在2012年1月27日就发文明确,食品经营者应对食品包装、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关食品储存条件等进行自查自纠,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在经营场所向消费者做出醒目提示。临期食品销售须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然而在实际销售过程中,临期商品通常被打折促销、特价产品等词汇替换。

“现在还有很多消费者认为临期食品是‘品质不好’的东西,再加上近年来过期食品重新包装再印上生产日期的案件时有发生,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更加重视了。”业内人士张明明说,行业和消费者对临期食品的理解还存在误区,需要加强对临期食品的宣传,进一步加深消费者对临期食品的了解。

同时,张明明还呼吁,有关部门要制定临期食品回收、交易规范,并及时进行抽查,同时设立有经营资质的临期食品商店,检查保质期和生产日期的标注情况和进货渠道,防止出现过期食品回收经二次加工后继续上市销售的情况。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62965.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4月14日 上午9:36
下一篇 2023年4月14日 上午9:3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