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蝉入诗诗意归纳总结,蝉的散文富有诗意

第一类:高洁明志之蝉。

古人认为蝉高居住枝头,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甘于露水而声高常鸣,可谓是索要少付出高,可用蝉的这个特征来比喻自身心志高洁。

《蝉》[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赏析:虞世南的这首《咏蝉》诗,写蝉饮露水,在高树上叫,所以声音传得很远。作者的思想没有说出,只是从咏蝉中透露出来。“居高”的“高”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跟“饮清露”联系,另一方面跟疏桐相联系。露是清亮的,桐是高洁的,所以沈德潜批其“尊其品格”。这首诗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古代本有凤凰非牾桐不栖的说法,所以这个“高”不光是地位高,还有品格高。品格不高,非常丑恶,即使地位高也不行。品格高而地位高,他的声音的影响才大。这个意思通过蝉的形象来表达,是形象思维。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了一个真理:品格高洁之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诗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咏蝉诗中数这用词最雅正,格调最高远。

《在狱咏蝉》[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赏析:在这首咏蝉诗里,骆宾王把自己的哀伤和迷惑,不被人理解的痛苦,一表无遗。外面西陆的蝉儿自由地放声高歌着,触动了身在异地为囚的人,引发了他心底深深的伤感和沉思。在孤寂中黑鬓的蝉儿放声高唱,而我这牢中的白头人也感伤低吟,阴暗的天际里是四下的露水,蝉儿啊你还能自由的飞翔吗,我们的咏歌声都消沉在无尽的大风中,没有人知道你蝉儿的高洁,更没有人知道我内心的痛苦。

《蝉》[唐]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赏析:李商隐的《蝉》前四句写形象,后四句写思想感情。“高难饱、恨费声”,既是写蝉,也在写自己。“五更疏欲断”,从白天叫到夜里,叫到五更,已经叫不动了,声疏欲断,可是找不到一点同情;“一树碧无情”,把身世遭遇借蝉写出来,不落痕迹。

  诗人仕途坎坷,就像萍梗一样漂流,故乡的荒芜已经平治,可以回去,蝉鸣似相警戒,我亦举家清贫。前四句的写法,同虞世南的《咏蝉》相似。作者长期在地方上当幕僚,有“本以高难饱”的感触。曾经托人引荐,只是徒劳。这种生活中的感触,跟蝉的形象结合,构成了形象思维。后四句用“梗泛”作比喻,联系故园的平整,用拟入化手法写蝉,称它为“君”,他的思想还是和形象相结合。这种写法在诗里比较多见,因为诗以抒情为多,容易抒写自己的感情,把抒情和咏物结合起来。此诗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首尾圆融,意脉连贯。

第二类:悲凉愁绪之蝉。

  蝉往往六七月份生,到秋天便会死去,是等不到冬天的。所以,蝉鸣多在夏末之际,古人也以蝉鸣作为秋天到来的信号。由于蝉鸣多预示秋天将至,古人又多有“悲秋”之感,所以蝉鸣也极易引人悲伤。尤其是在外的游子,闻蝉鸣后往往心中增添愁绪,起羁旅思乡之情。借“蝉”来诉思乡之苦的诗人不在少数。悲秋易思乡也会念友。蝉夏生而秋亡,生命短暂,用蝉这个特征来表达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也不少,特别是对要建功立业的人而未实现的人来说,更容易闻蝉声而愁。蝉的叫声听来凄厉,对有愁之人,闻者伤心,便有诗人借此渲染凄清的氛围。蝉声不停,又似急促,于离别之人听来这蝉声又象催促之声,让人烦厌(开车被身后车不断鸣笛的的感觉)

《柳》[唐]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赏析:曾经的盛况和眼前的清秋相比,不免产生几分悲凉,晚风轻吹,斜阳西下,无限好的夕阳即将逝去,蝉声加重了诗人李商隐的悲秋情绪,是名副其实的断肠天。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赏析: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傍晚时分的长亭,急雨更是渲染了气氛。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柳永把这个悲凉之感写到了极致。

《闻蝉》[唐]杜牧

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

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

时行仍仿佛,度日更分明。

不敢频倾耳,唯忧白发生。

赏析:正因为蝉是夏天的代表,而蝉始鸣是夏至第二候的物候特征,每年到了这个时节,第一声新蝉的鸣叫,特别容易触动诗人敏感的心弦,让他们发出感慨,一来仲夏已至秋将来临,一悲秋来二来悲人亦老。蝉成了游子悲秋与生命短暂愁绪来源。

《题扬州禅智寺》[唐]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赏析: 诗人对时光的流逝十分敏感,虽蝉声依旧,但容颜已衰。而友情永驻,相思之情依然。读者读这种诗自有会在体其中。

《六月三日夜闻蝉》唐 白居易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风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不知池上月,谁为拨船行?

赏析:诗人写自己闲居的心境:新月初上听到第一声新蝉的鸣叫,由此想到自己已经离开繁华之地,有不快。但此时此境诗人似乎又进入了另一种境界:轻轻拨动小舟,到大自然中去消解一切人生痛苦和不幸吧。一般说来白居易的咏蝉之作以写淡淡的乡思乡愁为主。

《早蝉》唐 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赏析:开头交代时间听蝉呜,时逢诗人被贬至当地的愁苦之际,听到蝉声挑起诗人愁绪:人被贬,人已老,在异乡,感年华老去,人生不得志,又起悲秋之愁,继而生恋乡之思。

《早蝉》唐 白居易

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

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

赏析: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感情倾向显而易见,乡愁是永恒的主题。

《答梦得闻蝉见寄》唐 白居易

开缄思浩然,独咐晚风前。

人貌非前日,蝉声似去年。

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

听罢无他计,相思又一篇。

赏析:借蝉声抒发心中离别的愁苦和自己对友人刘禹锡的思念。

《饯韦兵曹》 唐 王勃

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

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

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

亭皋分远望,延想间云涯。

赏析:你远路来到野次得已与你相聚,现在又要在惨江边与将你挥手送别。雨停放晴,原来蒙眬的雨雾和飘浮在水面上的烟雾渐渐地都消散开来,视野一下子通透,远处的山峰变得明亮起来,太阳也慢慢地向西移动,快要落山了(暗示天转晴天已晚要出发了)。犀利的秋风把还没有凋落的残叶吹了下来,缀满露珠的枝头秋蝉在呜咽(秋蝉悲鸣不舍人间而泣,就象我不舍你离去而内心悲伤)。江畔与你分别之后,我伫立岸边,久久不愿离去,远远望去已看不到踪影,想到我们已经是天各一方了。诗句用妥贴的比喻,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出黄昏落照移动,风吹败叶,蝉泣秋枝,一片萧瑟、凄凉的秋天晚景。

第三类:响切衬静之蝉。

《入若耶溪 》南北朝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赏析: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写出满怀的喜悦之情,用“悠悠”一词写出“空水”寥远之态,极有情致。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诗人用一“生”字写云霞,赋予其动态,用一“逐”字写阳光,仿佛阳光有意地追逐着清澈曲折的溪流。把无生命的云霞阳光写得有知有情,诗意盎然。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蝉噪”、“鸟鸣”使笼罩着若耶,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像唐代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而这种表现手法正是王籍的首创。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本诗写作者泛舟若耶溪的所见所闻,并于含长久长久羁留他乡的思归之念。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唐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赏析:黄昏时寒冷的山野变得更加苍翠,秋水日夜缓缓流淌。我拄着拐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迎风细听着那暮蝉的吟唱。渡口一片寂静,只剩斜照的落日,村子里升起缕缕炊烟。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唱歌。

又听秋蝉鸣,这里读来只感山间之寂静、闲居之安逸。

第四类:野趣之蝉

小时候常与伙拌一起捕蝉,还记得当时是怎么样制作工具,记在一起聚精会神抬望眼细找蝉,记得大伙捕蝉时的闭口立动作先静小而后迅猛,记得捕到后的开心鸣叫,记得将战利品装在罐子里……那份美好深存脑海,难以忘怀,有时想起会情不自禁的嘴角上扬,一份温馨自在心头,这份美好如今于我不止是当年的童趣,如也包括着对朋友的想念和对老家的怀念。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初秋行圃》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蝉,属于自然,它是否有趣在于人的心情。

总结:

蝉鸣本无心,听者却有意。各来表情志,异人有异思。

最后还有点空白地,附上罗隐的蝉结束。

《蝉》[唐]罗隐

天地工夫一不遗,与君声调借君緌。

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6349.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1月2日 下午4:16
下一篇 2023年1月2日 下午4:4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