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牛杂症和社交牛逼症谁更强

前不久又听到一个新词:社交牛杂症

此牛杂非彼牛杂,这个词是从“社交牛逼症”衍生过来的。因为很多人难以界定自己究竟是“社牛”还是“社恐”,更多是都有一点,所以才诞生了这么一个词来形容自己。

从“社交牛杂症”说起:是个人,都会有点社交焦虑

在社交场合中,我们都会具有两面性:

在陌生人面前我一言不发,在熟人面前我舌灿莲花;

从“社交牛杂症”说起:是个人,都会有点社交焦虑

在不熟悉的话题面前我唯唯诺诺,在自己的话题主场上我重拳出击;

从“社交牛杂症”说起:是个人,都会有点社交焦虑

包括有句话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其实也是“社交牛杂症”的一种体现。

可见这个词的意思,并不新鲜。有意思的是这个词的出现,是让既不完全“社恐”又不完全“社牛”的大多数人也能找到一个新词为自己代言,这背后,同样体现出一种社交焦虑。

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曾说过:“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刻像当下这样,对人们的社交技能有着如此高的要求。”

从“社交牛杂症”说起:是个人,都会有点社交焦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我们更容易和别人打交道了,但我们仿佛更容易焦虑了。

比如在职场上,每天都有十几个群聊狂轰乱炸,要权衡立场,要谨言慎行;

发个朋友圈或者微博动态,一会儿没有人点赞或者评论,就会担心自己是不是说错了什么,或者展现的样子不够好,然后把它删掉;

对话框里的文字,总是有一种冰冷的质感,可能在你看来,对方在屏幕那一头的表情十分冷漠无情,但对方表达的不是这个意思;

可以说,科技降低了我们社交的成本,让我们社交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元,但未曾改变过我们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距离。

从“社交牛杂症”说起:是个人,都会有点社交焦虑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也提到了我们的很多心理困扰都来自人际关系,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正是这种评价体系,造成了人的骄傲和自备。而人们又经常借“爱”之名,行支配和控制之实。

尤其如今,我们活在太多评价当中了:

来自父母或长辈的评价;

来自同学或学校的评价;

来自社会的评价;

来自网络的评价;

……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无论怎么样,现代人或多或少都会活得有些社交焦虑。

从“社交牛杂症”说起:是个人,都会有点社交焦虑

有一本书叫《如何克服社交焦虑》,由波士顿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埃伦·亨德里克森所作,当中对社交焦虑有颇为鞭辟入里的见解。

她认为社交焦虑的本质是怕暴露,怕暴露我们的焦虑、我们的外表、我们的性格、我们的社交技能,这四个东西是我们最担心被别人发现的东西。

想一想是不是这样?我们之所以不敢在公众场合演讲,是怕被别人发现我们说得不好;

我们会对别人的评价耿耿于怀,因为我们会感觉到自我的价值是暴露在别人的舆论环境中的,仿佛他们说我不行,我就真的不行似的;

有些“社恐”之所以想减少和他人、外界的接触,是因为他觉得活在舒适区里就不用担心被暴露。

从“社交牛杂症”说起:是个人,都会有点社交焦虑

此外,社交焦虑与性格外向、内向没有必然联系。内向的人在社交方面不一定有焦虑感,他们可能只是不喜欢社交而已,必要时刻仍然可以与他人正常交谈,甚至可以做得更优秀。

外向的人不一定没有社交焦虑,有的人同样会十分在意别人的看法。

缓解乃至解决社交焦虑,从根本上是要对付我们头脑当中的内在评判。

怕被暴露的一个前提,是我们展现在社交场合之前,自己已经给自己做了评判,告诉自己不行。

社交焦虑的根本来源,是你脑海当中有一个声音,老在评判你:你很糟糕,你这样会被别人嘲笑。而如何应对内在评判,《如何克服社交焦虑》一书中提供了三个维度的建议:

  • 第一个方法叫“替换”

有些时候,我们很难说得清会因为哪个具体事件而感到沮丧、懊恼,但情绪不经意间就自己产生了。因此作者在书中建议我们辨清、指明情绪由来的具体原因。

比如你觉得自己完蛋了,在学校里出了很大的丑,会被很多人取笑。这时候可以一步步问清自己:谁会笑话你?他会怎么说?这种人多吗?有几个?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他会说什么样的话?当你非常认真地去找到那个“指明”的方向,把它具象化的时候,你发现最糟糕的情况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这就是“替换”。

我们总会习惯性地把事情想得很糟糕,但其实这种想法是很模糊的。实际情况是,并没有那么多人在意你,就算有,偶尔的一两个也不会对我们的生活有太多影响。我们没有必要杯弓蛇影。

从“社交牛杂症”说起:是个人,都会有点社交焦虑

  • 第二个方法叫“拥抱”

当我们有内在评判的声音的时候,与其想办法和它对抗,要把它消除,不如尝试着和它和平共处。

必要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会自我同情,能对自己产生一些自我友善的想法,在脑海当中告诉自己:你在不断地进步,这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你已经努力了。而且你已经比上次做得更好了,我相信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

  • 第三个方法是理解人性的共通性

很多时候,我们真要想起身边的朋友有哪些出糗的事,还不一定想得起来。

将心比心,你深以为然的自己最尴尬、最丢脸的时刻,可能别人也根本没有记到脑子里。

有一次,我和朋友说起有一次我被发廊忽悠了,烫了一个不怎么好看的发型,那好几天完全没有想见人的冲动,被其他人包括他见了也被调侃过。他有些懵了,说有这回事吗。

有个心理现象叫“聚光灯效应”。人们倾向于相信有相当多的人关注他们的行为和外表。

我们认为自己处于聚光灯下,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我们身上,但事实上我们到底是什么样子,根本没人在乎。

换句话说,我们完全想多了,我们所做的一切,也许根本就没入别人的法眼。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会发现自我的内在批判是不够客观和准确的,有些时候我们会把自己的缺点给放大了。

从“社交牛杂症”说起:是个人,都会有点社交焦虑

如今的我们,一方面毫无疑问,社交是我们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另一方面我们又需要和自己独处。这不仅是时代的阶段性有关,也和时代发展,我们对于内心的需求更加关注有关。

在这当中,我们无可避免地会产生社交焦虑的情绪,因为面对的信息太大,而内心又不是很坚定,很容易在纷纷扰扰中迷失了自己。

不管如何,希望我们在社交中学会自洽,能与他人平和、平等地对话,能时刻听清楚自己内心的声音。

从“社交牛杂症”说起:是个人,都会有点社交焦虑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8916.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1月12日 上午9:12
下一篇 2023年1月12日 上午9:1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