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怎样解释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意思是:见过汹涌的大海,他方的水不值得一提;除却巫山彩云,别处的云就相形失色。

苏轼所说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就是这句诗另一种写照。

西方有一句话:一时可以制造一个富翁,几十年培养不出一个贵族。说的就是一个人的眼界和见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怎样解释图1

如何开阔眼界和增长见识呀?

1、读万卷书。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些古训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不可能事必躬亲,书,尤其是好书,就是前人或当代优秀的人的经验总结和理论阐述,我们通过读书,可以和不同时代的高人去交流去切磋,真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读书,是一本万利的事儿。买一本书,不到一百块钱,你可反复读,读反复,比买任何消费品都经久耐用,还可以收藏,可以传给后代。

读书,可以养颜。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意思。买书,比买任何化妆品都便宜,且不会变质,不会贬值。

读书,读到一定程度,不但养家糊口,还可以日收斗金。如果你能写出100万加的作品,一篇文章就上万元,一个月写五篇,就五万,不是可以发小财了吗?再来到“今日头条”,粉丝上千万,收钱都会收到手软。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怎样解释图2

2、行万里路。

像徐霞客似的,边旅游便写文章。现在,边走边发微头条,把沿途好吃的、好玩的介绍给大家,一不小心,你就成了李子柒了,名利双收,还大开眼界。

3、交高级友。

和有水平的朋友交流,也是大开眼界的一个途径。前提是,你必须读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有了很深的积淀,那些高人才会和你交朋友。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大咖的朋友都是大咖,名人的朋友都是名人,这就叫“人也群分”,没有办法,这就是现实!

讲一个小故事。

溥仪是末代皇帝,他不懂收藏,也不懂鉴别,但却成了“鉴宝大师”。只要有人拿了宝物让他看,问:是不是真的?他说:这和我家的东西不像。这句话是他鉴定文物的秘籍。

什么意思?

见识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怎样解释图3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怎样解释图4

请先看原诗:

《离思五首》其四.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一、诗的第一层意思是表达悼亡之情:游历过沧海,别的水已经不算水了;欣赏过巫山变幻的云彩,别的云没法儿看。仓促经过花丛,却懒得回首;一半理由是修道之人的清心寡欲,另一半是因为心中只有无与伦比的你。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用了以典达意的写法,首句化用了《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难为言;第二句化用了宋玉的《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作者用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比喻曾经的爱情笃厚广深,表达了自己对所钟爱女人的无比爱恋。

这首悼亡诗,一说是纪念亡妻韦丛,一说是怀念恋人崔双文。公元799年,元稹到蒲州当小官,邂逅了才貌双全的崔双文,两情相悦。崔双文家庭富有,但无权无势,这与元稹的理想婚姻差距太大。公元800年,元稹赴京应试,不幸落榜,京兆尹韦夏卿赏识他的才华,把小女儿韦丛嫁给了他。元稹权衡得失,抛弃了崔双文。起初他把韦丛当作晋升的途径,后来被她的温柔体贴感化。元稹不得志时忙于科考,家庭贫穷。出身高贵的韦丛生火做饭、买酒洗衣,无怨无悔地操持家务。公元803年,元稹和白居易同科及第。不久后,长期的贫穷和操劳,使27岁的韦丛病逝。回首前尘往事,为怀念崔双文,元稹写了传体小说《莺莺传》;为了悼念爱妻,元稹写下《离思五首》,当然其中也有怀念崔双文的意味。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怎样解释图5

二、这句诗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比喻经历过大世面,视野开阔,见多识广,对平常的事物根本不放在心上。这句诗和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的是同样的胸襟和气度。由这句诗还衍生出成语“曾经沧海”,形容眼界之高或经历之美,无法超越。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怎样解释图6

原创文章,作者:芒小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shenghuobaike/26086.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食趣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hgg.net/

(0)
上一篇 2023年2月23日 下午2:50
下一篇 2023年2月23日 下午2:5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